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常食用生魚片易罹患膽管癌

常食用生魚片易罹患膽管癌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些年,隨着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吃日本料理,尤其是生魚片更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在這些美食的背後卻是一些致命的陷阱。專家稱,長期食用生魚片的人極易患上膽管癌。

常食用生魚片易罹患膽管癌

今年55歲的周先生,最近因爲嚴重的黃疸和上腹部脹痛被送進了醫院。一經檢查,醫生診斷他已經是膽管癌晚期。據瞭解,周先生是順德人,淡水魚生是他的最愛。“已經吃了十幾年,沒想到真會吃出禍來。”得知自己已經病入膏肓,周先生懊悔不已。

據悉,周先生的膽管癌實際上就是由肝吸蟲引起的。醫生在給周先生動手術的時候發現,大量的肝吸蟲從他的膽管排出。肝吸蟲損害的不僅僅是肝臟,由於蟲體的長期刺激,引起慢性炎症,使膽管出現不典型增生,這種增生從輕到重,最終就可能引起膽管癌。

醫生提醒,要預防肝吸蟲和膽管癌,除了不吃淡水魚生、蝦生之外,還要留意砧板的衛生。有些家庭切生的東西和切熟食的砧板沒有分開,以致交叉污染,在加工一些淡水魚類的時候,肝吸蟲就可能黏附在砧板上。如果砧板未經徹底消毒又去加工其他熟食,那麼就可能感染肝吸蟲病。

多數膽管癌患者無疼痛,誤診率較高

絕大多數膽管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皮膚、鞏膜黃染,而且呈進行性加重、加深,多數患者無疼痛,誤診率較高。根據癌腫不同生長部位,膽管癌分爲肝門部膽管癌、膽管中部癌和膽管下端癌。無論哪種膽管癌,早期並沒有典型症狀。只有很少部分膽管癌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體重減輕、皮膚瘙癢、食慾不振等。

臨牀發現,膽管癌發病人羣以50~70歲的老年人居多,男性高於女性。因此,處在此年齡段且出現腹痛、腹脹、皮膚瘙癢,甚至是黃疸的患者,應立即進行篩查,一般排查膽管癌必做以下四項檢查。

1、腹部B超:該檢查具有無創、方便、費用低、可重複檢查等優點,是診斷膽管癌首選方法。

2、腹部CT:腹部CT對肝門部膽管癌診斷優於B超,可顯示出膽管腫塊部位、大小、局部擴散、血管有無侵犯、膽管擴張程度及腹水等。

3、核磁膽道造影(MRCP): 該檢查屬三維立體成像,可顯示膽道全貌,在判斷腫瘤位置、大小、形態上更直觀。

4、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PTC):PTC檢查可動態觀察造影劑在膽道內流動及分佈情況,判斷膽總管下段開口有無梗阻,對部分梗阻還是完全梗阻診斷較CT準確。對區分腫瘤、結石還是炎症引起的膽道梗阻價值較大。

手術是治膽管癌最根本方法

膽管癌的治療目前主要提倡以手術治療爲主的綜合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內鏡治療、內鏡引流基礎上的放、化療。手術治療仍是目前唯一能治癒膽管癌的方法,對發現較早、一般情況較好的患者都應爭取手術切除。膽管癌的手術方法因腫瘤部位不同而各異。

對於發現較晚,無法行根治手術的患者,應以內鏡微創治療爲主,主要解決膽道梗阻,減輕黃疸,延長病人生命,改善病人生活質量。與開腹手術膽道引流及經皮肝穿引流相比,內鏡治療具有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充分體現了微創的優越性。

隨着內鏡技術的提高和內鏡醫師經驗的積累,內鏡治療膽道惡性梗阻疾病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併發症明顯減少。對合並肝內、肝外轉移患者,在行內鏡下膽汁通暢引流的基礎上,可考慮輔以肝動脈栓塞化療術(TACE)及根治性劑量外放射治療,因其可使癌細胞變性、壞死、抑制其生長,對晚期膽管癌患者有一定的效果,可延長晚期膽管癌病人的生存期。

小編提醒大家,除了不食用生的淡水魚、淡水蝦之外,在吃魚蝦的同時也要注意烹調時間。另外,膽管癌最重要的就是治療時機,如發現腹痛、皮膚瘙癢、食慾減輕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排查,一經確診及時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