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兒科 > 嬰幼兒爲什麼會嘔吐?

嬰幼兒爲什麼會嘔吐?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幼兒爲什麼會嘔吐?

嘔吐是由於食管、胃或腸道呈逆蠕動,並伴有腹肌強力痙攣性收縮,迫使食管或胃內容物從口、鼻腔涌出。可分爲:

1.消化道器質性梗阻:食管、胃或腸內容物下行受阻,而被迫逆行以致嘔吐。如先天性消化道發育畸形(不同部位閉鎖或狹窄);稍大的孩子則多爲後天性腸扭轉、腸套疊、腸梗阻(如常見的蛔蟲梗阻)。

2.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腸炎、胃炎、闌尾炎由於炎症對於胃、腸的刺激,可呈反射性嘔吐,常伴有腹痛、噁心、腹瀉、腹脹。

3.身體功能異常:如果發生全身性感染或代謝障礙等情況時,常伴有發熱、食慾減退、噁心、腹脹等中毒症狀。

4.腦神經系統疾病:如發生顱內高壓症狀、腦膜刺激徵或顱內佔位性病變,能引起中樞性噴射性嘔吐,嘔吐前並不噁心,但伴有頭痛、嗜睡、昏迷、驚厥等其他神經性症狀。

5.中毒:毒物對胃腸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而導致嘔吐。

新生兒嘔吐又是怎麼回事呢?

臨牀常見的與內外科疾病有關的新生兒嘔吐如下:

羊水吸入:由於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後不久即出現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於羊水吸入導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水洗胃。#p#副標題#e#

幽門痙攣:新生兒時期由於幽門功能暫時失調常在餵奶後不久出現噴射狀嘔吐,臨牀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塊,時好時壞。對於幽門痙攣,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鐘滴入口內,先從1滴開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過4滴,直到小兒出現面紅爲止,一般能獲得明顯療效。

新生兒便祕:新生兒一般生後10小時內開始排出胎糞,如果生後數日排便極少或胎便排出時間明顯延長,臨牀也可出現腹脹、吐奶。對於新生兒便祕可以用生理鹽水灌腸,一旦大便通暢,腹脹和嘔吐常隨之緩解。

感染因素:是新生兒嘔吐最常見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瀉、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兒嘔吐的發病中常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危害極大,我們應該特別引起重視。

食道閉鎖:新生兒生後即發生劇烈的嘔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狀液體。

幽門肥厚性狹窄:臨牀常常在生後2周左右出現嘔吐,進行性加劇,常表現爲噴射性嘔吐,但吐後仍有飢餓感,由於頻繁嘔吐,新生兒常出現脫水和營養不良,腹部體檢時,可以摸到棗核樣的塊物。

腸閉鎖:生後1天內常出現持續性嘔吐,吐奶後症狀常有所緩解,但吃奶後幾小時又開始嘔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膽汁和糞便樣的液體。

腸旋轉不良:生後數日內常出現間隔性嘔吐,時輕時重,嘔吐物可爲奶汁或膽汁。

先天性巨結腸:生後無胎便或有頑固性的便祕,臨牀常伴有進行性的腹脹、嘔吐。

小兒嘔吐按摩手法——

一、寒吐:喜熱惡寒,神疲肢冷,面色蒼白,食入不化,嘔吐次數多而吐出物少,無酸臭氣,朝食暮吐。 (1)推前臂(推三關)#p#副標題#e#

(2)揉足三裏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手法:以拇指端作按、揉法。

主治:腹脹腹痛,嘔吐泄瀉,下肢萎軟乏力等。

(3)摩中脘

位置: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臍上約4寸)。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端或掌根按揉叫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叫摩中脘;用食、中二指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下向下推至中脘,稱推胃脘。

主治:腹脹,嘔吐,泄瀉,食慾不振,噯氣,腹痛等。

(4)掐右端正

位置:中指甲根兩側赤白肉際處,橈側稱左端正,尺側稱爲右端正。

手法:以左手固定患兒中指,用右手拇指指甲掐或拇指指腹揉右端正。

主治:驚風,嘔吐,泄瀉,痢疾等。

二、熱吐:面赤脣紅,發熱煩躁,口渴飲冷,嘔吐次數少而吐出物多,並有酸餿氣味,小便色赤,大便幹。

(1)推六腑

(2)清板門:其中從板門推向腕橫紋能止瀉;從橫紋推向板門能止嘔。

(3)運手掌心

(4)推天柱骨#p#副標題#e#

位置:頸後髮際正中至大椎穴(第七頸椎下方的空隙處)成一直線。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10~20次。

主治:嘔吐,項強(脖子發硬),發熱、驚風等。

(5)揉涌泉

位置:屈趾足掌心正前方凹陷中。

手法:以左手托住患兒足跟,再以右手拇指向足趾方向推,或用食、中指端揉。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指兩手心,兩足心與心胸處)煩熱。

(6)分推腹陰陽

位置:腹部。

手法: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

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

三、傷食吐:噯(打嗝)氣吞酸,厭食,脘腹脹滿,煩躁不安,嘔吐之物有酸餿之氣味,吐後得安。

(1)分手陰陽

位置:腕背橫紋近小指端爲陽池,靠拇指端稱陰池。

手法:以兩手食指固定患兒掌根之兩側,中指托住患兒手,用兩拇指自腕背橫紋中間,向兩旁分推到陽池、陰池穴,爲分手陰陽;自兩旁(陽池、陰池)向中間合推到掌橫紋處,稱合推陰陽。

主治:寒熱往來,嘔吐食積,腹瀉腹脹,痢疾等。

(2)清板門

(3)揉中脘

(4)分推腹陰陽

(5)按揉足三裏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