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中醫 > 夏季如何因人而宜防暑

夏季如何因人而宜防暑

來源:男爵風    閱讀: 9.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學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和人體觀,認爲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按照中國的習慣,立夏標誌着夏季的開始,一般在每年陽曆的5月5日左右。入夏後,氣候炎熱,人們食慾減退,攝入營養相對減少,而且白天時間較長,夜晚時間較短,睡眠往往不足,這些都會引起正氣虛衰,容易造成人體虛弱。正當人們渴求保健知識的時候,有不少打着中醫旗號的所謂養生專家,常以驚人之語標新立異,導致人們陷入誤區,亟待正本清源。

夏季如何因人而宜防暑

暑必傷氣 暑必挾溼

中醫認爲,暑爲陽邪,高亢張揚,容易耗傷正氣,且由於炎熱逼蒸,腠理開泄則汗出涔涔,津液耗傷,氣隨津泄可致氣虛。所以天熱容易使人倦怠乏力、心煩口渴、少氣懶言,稍動則汗如雨下,中醫稱之爲“暑必傷氣,生化失司”。因此宜採用一些具有清暑益氣功效的食療或進行“清補”,有助於扶助正氣,預防疾病的發生。盛夏治療老年人感冒,切忌汗之太過,要注意“扶正達邪”的原則,不要隨便購服市場上的一般感冒藥物,以免發散多汗,消耗正氣。

暑必挾溼,溼爲重濁之邪,暑爲燻蒸之氣。夏季天地之氣相交,酷熱當空,溼氣上蒸,特別在梅雨時期,氣溫越高,空氣中水蒸氣越多,故暑熱越重。暑溼內襲人體,可使脾胃運化受制,加之暑溼直接耗傷正氣,困阻清陽氣機,常見倦怠乏力,食慾減少,氣短心悸,肢困頭重,大便溏薄,低熱綿綿,舌苔膩,民間稱之爲“疰夏”,易發於老弱或氣陰不足,脾胃虛弱者。對於久病體質虛實夾雜者,夏季來臨不要恣啖寒涼,以免遏伏溼邪留戀,反致病勢纏綿。

因時制宜 益氣祛溼

一爲金元時代名醫李東垣《脾胃論》中創制的清暑益氣湯,其重在清暑除溼,健脾益氣。方用青陳皮、蒼白朮、澤瀉分消溼熱,祛溼健脾;黃芪、人蔘、麥冬益氣生津;黃柏苦寒瀉火,清熱解暑;升麻一味,升發陽氣,以固根本。此方對於暑熱挾溼,食慾不振,大便溏薄者,頗有效果。

另一方是清代溫病學家王孟英《溫熱經緯》中創制的清暑益氣湯,是治療夏季感受暑熱,氣津不足的常用方劑,它將常用清暑之品如黃連、知母、竹葉、西瓜翠衣、荷梗等與益氣養陰藥物如西洋參、石斛、麥冬、粳米等兩相配合,共成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效,用治“暑傷氣陰,以清暑熱而益元氣,無不應手而取效也”。

我們在長期的臨牀實踐中也擬定了一些防暑效方:

①解暑消渴茶:藿香、佩蘭、菊花與茶葉各6克,沸水沖泡後飲用,常飲此茶能解暑消渴,或加烏梅一枚,效果更佳。

②健胃散:蒼朮9克,姜川樸6克,廣陳皮6克,石菖蒲6克,鬱金9克,佛手柑6克,共爲粗末,每次取9克,水煎三五沸(水開了滾一下即可)去渣服汁,每日2次,適用於納呆、胸悶腹脹、頭重身困等症者。

③蘇脾飲:藿香9克,佩蘭9克,青蒿9克,六一散(包煎)9克,鮮荷葉一角,白豆蔻4.5克,水煎2遍,分2次服,適用於身熱不揚、頭重腳軟、肌肉煩疼、大便溏薄者,兩三劑常能解除疰夏之證。

因人制宜 切勿盲從

中醫講究辨證辨體,人體有陰陽、氣血盛衰之異,肥瘦老幼之殊,如不辨寒、熱、溫、涼,不辨陰虛陽虛,盲目進補,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養生調養亦當“因人制宜”,貫穿“陰陽平衡”指導思想,以藥(食)物之偏性,調整糾正體質之偏頗,切勿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一般而言,對於熱性體質者,夏季可多食西瓜、枇杷、菠蘿、絲瓜、苦瓜、蘆筍、茄子、綠豆、河蚌、蟶子、荸薺等;寒性體質者可多食鱔魚、泥鰍、櫻桃、杏仁、荔枝、楊梅等;溼重體質者可多食扁豆、山藥、赤豆、冬瓜、木瓜、楊桃等。

現在熱炒的一些養生偏方過於絕對,有失偏頗。如綠豆雖有“清熱毒,去浮風,潤膚解渴,利小便以治脹,厚腸胃而和脾”之作用,但古書也記載“胃寒者不宜食”,且它會與藥物的相關成分發生反應,從而降低藥效,正在服用中藥湯劑的人要慎喝綠豆湯。生吃茄子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方法並非人人都適用,且茄子性味甘寒,含有茄鹼,也就是龍葵鹼,長期過多進食,也會引起不良反應。酸的食品,適當吃一點,可以軟化血管,防止或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對心腦血管病有好處,但吃得太多,會增加胃酸,久之可能引發潰瘍病。鹹的食品也一樣,適量進食可以補充暑天因汗出過多而流失的鈉離子,但長期高鹽,容易引發高血壓病,建議每人每天不要超過6克鹽,旨在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

至於在夏季服用人蔘,則需注意有無溼邪阻滯,可觀察一下自己的舌苔,如果發現舌苔很膩,顏色發白或發黃,有時甚至發黑,就說明體內實邪積聚,不宜進補,應先適當調理脾胃。反之,如果發現舌苔薄白,或沒有舌苔,則說明體內無實邪,若需要的話,是可以適當服用一些人蔘的。一般選用白參或西洋參服用,對於紅參,由於其藥性偏於溫熱,就不宜輕易選用。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