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運動健身 > 健身鍛鍊不可心血來潮

健身鍛鍊不可心血來潮

來源:男爵風    閱讀: 8.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健身成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得到了廣泛的共識,但在我國真正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很多人把健身當時尚,也有的把健身作爲趕潮流。不管他們基於什麼想法,有健身的意願就是好的。但是不注意科學健身很多情況下會適得其反,甚至受到傷害。本期中高崇玄研究員告訴健身愛好者,健身鍛鍊不可心血來潮,他還以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爲大家解讀什麼是有氧代謝運動,值得健身愛好者一讀。

健身鍛鍊不可心血來潮

鍛鍊是不是“有點累”

有氧健身的關鍵在於要控制好運動量和強度。對於運動量來說,可以按照時間來大致控制,一般在20至60分鐘。對於控制運動強度,高崇玄給出了一個小妙招——“跟着感覺走”。他說,在進行走、跑等有氧運動的過程中,感覺“有點累”就夠了。

瑞典的心理學家伯格曾在1961年制定了一份自覺用力評分方法,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掌握有氧運動的強度。他將逐漸增加運動強度過程中人的自我用力感覺分爲6級:很輕鬆→輕鬆→稍累→累→很累→非常累。大量的研究說明,只要運動時自覺“稍累”時,已經達到了適度有氧運動的水平(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70%左右)。所以,在運動時感到“稍累”或“有點累”就夠了。運動時,輕鬆意味着火候不夠,很累則說明強度過大。

高崇玄介紹說,同樣的運動強度,在運動一段時期後,耐力素質增強,以前“有點累”的運動就會變得“輕鬆”起來,這時運動強度就得加大。始終將運動強度保持在“有點累”的水平,心肺功能就能夠不斷得到提高。無論何種運動方式,游泳也好,騎車也好,快步走也好,都可以採用“有點累”作爲是否達到有氧運動水平的標準。

運動需要冷熱身

雖說“熱身”與“冷身”是健身時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進入夏季,由於出汗頻繁,不少人還是容易忽視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對此,高崇玄說,夏季同樣需要“熱身”和“冷身”,而且要做好。按照中等的運動強度來算,鍛鍊者每次堅持30分鐘左右的運動之外,還應在熱身和冷身上各花10至15分鐘,這樣1個小時的運動量比較合適。

熱身的目的是提高身體主要部位的體溫,同時使更多的血液(氧氣)流向肌肉,從而爲身體進行更劇烈的活動做好準備。在運動前稍微跑跑、拉伸肌肉和韌帶等,身體不僅能熱起來,興奮度也會提高。熱好身,對於鍛鍊“正餐”的效果很有幫助。此外,夏季運動一定要從低運動量、短時間開始,讓身體慢慢適應炎熱的天氣,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運動。

剛運動完,往往會出一身汗,如果這時能吹吹空調或洗個涼水澡,感覺一定舒爽暢快。可實際上,千萬不可這麼做。運動之後,一定要先“冷身”,做好整理活動,如慢跑、快走等,適當休息,再沐浴。而且,如果不做整理活動而去直接喝冷飲,反而容易着涼感冒,從而大大降低身體的免疫力。

此外,在酷熱及潮溼的天氣下,運動過程中注意補充水分預防脫水引發的中暑,可以飲用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以補充出汗大量流失的鹽及電解質。

健身不可隨心所欲

夏季人們的穿着較爲輕便,運動起來相對容易,也正因此催生了很多“週末鍛鍊族”。這一人羣平日忙於工作,而到了空閒的週末,來到體育館打球、健身,一練就是半晌甚至一天,往往精疲力竭。有的單位、學校舉辦夏季運動會,有的人臨時被抓差,倉促上陣,參加激烈的比賽。高崇玄說,這種“心血來潮”式的鍛鍊對身體有害,還是要牢牢地記住循序漸進的原則。

此外,高崇玄還強調說,運動雖然有健身的功能,也是預防慢性病的手段之一,但它不是“萬能藥”。不能期待通過體育鍛煉來預防急性傳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反而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這是我們爲什麼十分強調正確控制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慢性病患者,在鍛鍊之前一定要徵求醫生的意見,在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下才能去科學地鍛鍊。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