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癌症治療中常出現的五個誤區

癌症治療中常出現的五個誤區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癌症治療中常出現的五個誤區

10月11日是“世界鎮痛日”。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卻又最難控制的症狀之一。調查顯示,初診的癌症患者,疼痛發生率爲25%,晚期的癌症患者疼痛發生率則升至60%~80%,其中1/3爲重度疼痛患者。在我國,約有一半的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30%的患者臨終前嚴重疼痛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臨牀醫生往往更重視癌症的病因治療而忽略了對癌痛的控制,另一方面,有些醫生和患者對疼痛治療存在的認識誤區也影響了對疾病的及時治療。

誤區一:過度治療

寧錯殺三千,不放過一個,這是我國臨牀治療癌症面臨的普遍問題。我國癌症患者基數很大,許多患者根本無法得到正規的治療與心理輔導。一般患者在專業腫瘤檢測機構被確診時,就要開始配合醫生開展各項檢查。然後醫生會根據每個病人的病情程度選擇私人化治療方案。癌症病人並不能用簡單統一的方式去進行治療,而是應該集百家所長,將傳統中醫、現代新科技、常規化療等結合起來。

誤區二:控制腫瘤比控制疼痛重要

很多醫生錯誤地認爲,癌痛是患者必須要承受的,腫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或者以爲疼痛治療只是治標,只能改善症狀,意義不大;抗腫瘤治療纔是治本。他們認爲控制腫瘤比控制疼痛更重要,只有當疼痛劇烈時才用鎮痛藥,而且鎮痛治療能使疼痛部分緩解即可。但事實上,對於患者而言,控制疼痛與控制腫瘤同樣重要。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最好兩者同步進行。因爲只有把疼痛控制好,患者的狀態纔會好,才更有利於腫瘤的治療。

誤區三:不能服藥就注射杜冷丁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把杜冷丁列爲癌症疼痛治療不推薦使用的藥物。杜冷丁的鎮痛作用強度僅爲嗎啡的1/10。其代謝產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長,完全排出機體約需13個小時,且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與腎毒性。持續使用杜冷丁不僅不會增加止痛效果,反而會使去甲哌替啶在體內大量蓄積,嚴重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出現譫妄、震顫、神志不清、驚厥等精神異常及呼吸困難,特別是對腎功能不全者,其毒副反應更大。有研究顯示,長期使用杜冷丁止痛,患者容易成癮。

誤區四:腫瘤帶來的痛苦是巨大的

癌症所帶來的疼痛時癌症患者最爲懼怕的症狀之一,然而許多患者由於怕止痛藥上癮,破壞身體的神經系統,因此忍着劇痛不願服藥。TAP腫瘤檢測專家指出,止痛對於癌症患者而言是最基本的一種需求。因此對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療不應停止,而是讓他們在生病期間儘量舒適的度過。

誤區五:停藥太快一定會出現戒斷症狀

臨牀實踐證明,只要癌症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或消除,隨時可以減量或停用阿片類鎮痛藥,不會有戒斷症狀。嗎啡日用量爲30毫克~60毫克時,突然停藥一般不會發生意外。對長期大劑量用藥的患者採用逐漸減量停藥的方法,即在最初的兩天內減量25%~50%,以後每兩天減量25%,直至日用量爲30毫克~60毫克時停藥。若出現比較嚴重的疼痛症狀,應緩慢減量。

99熱心醫生溫馨提醒:儘管可以矯正治療中的誤區仍可能還是得接受疾病的痛苦,相比這個,我們更應該在生活中做到預防癌症的工作。只要身體健康,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