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如何與嬰兒做親子交流呢

如何與嬰兒做親子交流呢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與嬰兒做親子交流呢

在子女的成長中,需要父母持續不斷的愛。然而,光是有愛的想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愛的行動,其中以有效的親子溝通最爲重要。

隨着孩子的認知、情感、語言、智力等身心方面的漸趨成熟和發展,親子溝通的內涵也漸進豐富化,變得越來越多彩多姿了。以下我們按照年齡將兒童分爲四個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兒童期、學齡兒童期,並分別從這四個階段探討親子溝通的方式。由於孩子的發展速度有快有慢,個性也有不同,因此,區分孩子的生長階段能更好地對孩子的問題加以說明。希望父母在閱讀時可依自己的心得,先學習模仿,熟練後進而舉一反三地運用,最後創造出自己教養孩子的風格。

嬰兒時期的親子溝通

從嬰兒出生後第一聲啼哭開始,父母就得學習如何用耳朵傾聽。因爲從那一刻起,父母要能分辨孩子的哭聲是肚子餓了、尿布溼了,或是想睡覺、害怕,還是想獲得別人的注意來抱他、哄他。不僅如此,父母也得學會用眼睛來“聽”,因爲嬰兒的肢體語言已漸漸表示出一些意義,如微笑代表高興的心情,身體扭動代表生氣或不安。等他們再長大一點兒,他們會用手指着某個地方表示想要什麼東西,也會發出某個聲音或做某個動作表示期望父母抱他。

1歲以前的嬰兒表面上看似不會溝通,可是不能低估他的潛在學習能力。他雖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別人說話的內容,卻能夠了解別人說話的態度和聲調是否親切友善。此時,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可以使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發生的事情或經過,來幫助孩子學習。舉幾例供參考:

當你抱着孩子去散步時,你可以用愉悅的聲調將自己的心情和沿路的風景告訴他:“媽媽很高興帶你出來走走,今天的天氣真好!公園裏的樹好高,也有許多美麗的花。你看!那邊有好多大哥哥、大姐姐在玩溜滑梯,他們玩得好開心啊!”

當你在家裏一面做家務,一面照顧着搖籃裏的孩子時,你可以用溫柔的態度說明自己正在做的家務:“媽媽現在正在疊剛洗好的衣服。瞧!這件粉紅色的就是你的衣服,漂不漂亮?”

當你幫孩子洗澡時,你可以用興奮的語氣跟他說話:“哇!這盆裏有好多水,讓媽媽幫你脫衣服,洗個好舒服的澡,很好玩呢!”#p#副標題#e#

相對於語言上的溝通,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非語言的溝通,如眼神注視、擁抱、親吻、撫摸等表情和肢體動作。舉例而言,當孩子很乖巧地玩着玩具或聽着音樂時,你可以看着他說:“你好乖啊!”又如,當孩子發出“媽媽”的單音或在地板上努力爬向你時,你可以輕輕拍手鼓掌說:“你好棒哦!”而當孩子作出不當的行爲時,父母可以用平靜堅定的態度和語氣來教導孩子。例如,孩子在地板上爬向電線插座或風扇,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行爲時,父母可以用平靜堅定的態度和語氣,搖搖手告訴他:“不可以!”又如,孩子不知輕重地打父母或別人時,也可用同樣的方式告知。如此孩子會了解和學習不被允許的行爲,進而減少不當的行爲。但要留意的是,父母切勿用嬉笑的態度制止孩子不當的行爲,因爲這樣做容易讓孩子誤解你是在跟他玩遊戲,反而更強化不當行爲的重複出現。

以下是父母常提出的兩個問題,在此我作個簡單的原則性回答,以幫助父母瞭解這一時期的親子溝通原則。

第一個常困擾着父母的問題是:“孩子哭了,是否要去抱他呢?”因爲有人說,常抱起孩子會養成孩子依賴的習慣,不斷哭着要人抱;但也有人說,不去抱起孩子加以安撫,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或感覺不受重視和沒人愛。我認爲較好的處理原則是:孩子哭了,父母應前去探視是否尿布溼了或肚子餓了,若都不是,頂多稍加拍拍安撫即可。至於要不要抱起他,要看父母是否有空閒及心情。如果自己正在忙着重要的事,時間或心情緊張,不妨讓孩子哭一會兒,這沒有什麼害處。從好的方面想,哭泣還能讓他肺部得以活動,有益鍛鍊肺部。重點是,如果父母忙碌或心情不佳,抱着孩子比較容易出現態度不好或語氣不佳的反應,孩子會很快地感受到這負面的反應,這樣反而造成親子雙方更多的衝突不安。

第二個問題是:“餵母乳好,還是牛奶好?”這個問題也常引起爭議。醫學的觀點自然認爲餵母乳較好,這樣做對孩子的先天免疫系統有很大幫助。但有時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困難,如母親身體狀況不適合餵母乳,或由於工作因素做不到親自餵奶等。除了上述的考慮外,心理學研究發現,其實餵母乳或牛奶並沒有差別,如果有差別完全在於餵奶的態度。怎麼說呢?如果餵母乳時,母親由於時間緊張而急着催促孩子趕緊吸奶,甚至出現不耐煩或生氣的態度,那倒不如用奶瓶以溫暖親切且不急躁的態度餵奶,這樣更能有助於孩子安心吸取營養,促進身心健康。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