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兒科 > 天熱防中暑 兒童度夏有高招

天熱防中暑 兒童度夏有高招

來源:男爵風    閱讀: 6.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伏天到來,氣溫一路攀升,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避開高溫,清涼度夏,中暑很可能會找上你。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出現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症狀的總稱,是熱平衡機能紊亂而發生的一種急症。夏季除了要注意身體狀況、環境、飲食和常備一些防暑藥品外,瞭解一些中暑後的救治知識也是十分必要的。

天熱防中暑 兒童度夏有高招

原因:環境、自身雙重“烤”驗

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或烈日下,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散熱機能發生障礙,致使熱能積累所致的以高熱、無汗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爲主的綜合徵。造成中暑的原因可分爲環境和自身兩方面。

環境因素:發生中暑的外界因素主要爲高溫、高溼、風速小。在高溫輻射作業環境(乾熱環境)和高溫高溼作業環境(溼熱環境)中易發生。同時也要注意,有時雖然氣溫不高,溼度不大,但由於環境通風較差,也易發生中暑。

自身因素:產熱增加。如從事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以及患有發熱、甲亢等代謝增加的疾病。

熱適應差。如營養不良、年老體弱、孕產婦、過度疲勞、缺乏體育鍛煉、睡眠不足、飲酒、飢餓以及突然進入旅遊熱區和高溫環境。

散熱障礙。如過度肥胖、穿緊身、透氣性差的衣褲、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積燒傷病人恢復的瘢痕。

症狀:輕重有別 儘早發現

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頭暈、眼花、無力,噁心、心慌,氣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礙。體溫常常小於37.5攝氏度。在離開高溫作業環境進入陰涼通風的環境時,短時即可恢復正常。

輕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狀外,有的表現爲體溫升高至38攝氏度以上,皮膚灼熱、面色潮紅;面色蒼白,嘔吐,皮膚溼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通常休息後體溫可在4小時內恢復正常。

重症中暑:上述症狀進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現爲皮膚蒼白,出冷汗,肢體軟弱無力,脈細速。血壓下降(收縮壓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淺快,體溫正常或變化較小,意識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現爲劇烈頭痛、頭暈、耳鳴、嘔吐、面色潮紅、頭溫40攝氏度以上,體溫一般正常,嚴重者昏迷。中暑高熱主要表現爲高熱,體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伴有暈厥,皮膚乾燥灼熱,頭痛、噁心、全身乏力,脈快,神志模糊,嚴重時引起臟器損害而死亡。#p#副標題#e#

預防:注意飲食 避開高溫

夏季,從飲食起居上做好預防工作,中暑是可以避免的。

飲水方面: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着水分的蒸發被帶走,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飲容易中暑,因爲人體局部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外出方面: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帶上充足的水。此外,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就可服用所帶藥品緩解病情。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睡眠方面:高溫天氣體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助預防中暑。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救治:牢記“四字訣”

如果早期發現中暑及時救治,就很容易恢復。如出現頭暈、耳鳴、噁心、胸悶、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體溫不超過37.5度,這是中暑前期的表現,要引起警惕。而輕度中暑,則表現爲面色潮紅或蒼白、氣短、大汗、皮膚灼熱或溼冷、心率增快、脈搏細弱。如果中暑特別嚴重,則表現爲高熱、神志障礙、抽搐,甚至昏迷、猝死。當身邊人出現中暑症狀時,要儘快用“四字訣”進行救治。

搬:迅速將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電扇爲他扇風,解開其衣領褲帶,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熱。

擦:用冷水或稀釋的酒精幫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溼的毛巾或冰袋、冰塊放在患者頸部、腋窩或大腿根部腹股溝處等大動脈血管部位,幫助患者散熱。

服:感到不適時,及時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並多喝些淡鹽水,以補充流失的體液。

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壓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後的患者,必須在涼爽通風處靜臥休息,如果回到炎熱的環境,會引發比之前更嚴重的後果。

需要提醒的是,如有人出現暈倒或昏迷,並有不明原因的高熱,簡單處理後,應立即打120就醫。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