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結腸癌中醫輔助更有效!

結腸癌中醫輔助更有效!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越來越多的臨牀醫生在關注腫瘤局部(瘤體)的同時,更注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質量,帶瘤生存甚至長期帶瘤生存也成爲癌症治療的一個主要的研究方向,如此,便凸顯出中醫藥在癌症輔助治療中的特殊作用,結腸癌亦是如此。結腸癌的中醫治療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結腸癌中醫輔助更有效!

1、中醫有很強的整體觀念。中醫往往能從患者全身的特點加以考慮,而不只是侷限在癌症病竈本身。中醫調理能糾正機體的某些失調,去除腫瘤的復發因素,減少轉移的機會;其次,中藥對健康細胞的傷害比較小,一般不會因治療本身的原因對體力產生新的破壞,在癌症好轉的同時,體力也會逐漸得到恢復,逐步增強免疫力。

2、中藥減輕“三板斧”的毒副作用。手術、放療、化療是目前結腸癌常規治療的三板斧,中醫藥的配合可在減輕這三板斧毒副作用上產生特殊的療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質量。結腸癌患者在手術治療後如能及時配合中醫治療,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飲食與睡眠狀況,增強患者的體質,那麼對防止結腸癌的復發和轉移會大有益處。

倘若在結腸癌化療的同時或在化療後配合健脾和胃、益氣生血、補益肝腎、軟堅化瘀等中醫藥治療,則可以較好地緩解化療反應,有助於化療的順利進行,有些中藥(如丹蔘、靈芝、三七等)甚至還可以提高化療的療效;如果在結腸癌放療期間及放療後配合補益氣血等中醫治療,對增加白細胞的數量、增強免疫功能均有較好的效果,從而保證放療順利進行。

3、中醫可扶正祛邪。採用中醫治療結腸癌,應遵循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所採用的西醫治療手段、不同的治療階段以及患者病後的氣血盛衰、臟腑功能的陰陽虛實等進行綜合分析,再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p#副標題#e#

一、腸癌的中醫治療原則

。此病與機體臟腑功能失調,外邪入侵,營衛不和有關。腸癌的病因病機不外乎內外兩方面因素。憂思抑鬱,脾胃失和,致溼熱邪毒蘊結,乘虛下注浸淫腸道,氣滯血瘀,溼毒瘀滯凝結成塊是其內因;寒氣客於腸外,或久坐溼地,寒溫失節,飲食不當,恣食肥膩,醇酒厚味,或誤食不潔之品,損傷脾胃,致運化失司,溼熱內生,熱毒蘊結,流注大腸,蘊毒結於臟腑,火熱注於肛門,結而爲腫是其外因。

(1)、辨證分型及治則治法

大腸癌中醫辨證分爲溼熱型、瘀毒型、脾腎陽虛型、肝腎陰虛型、氣血雙虧型等,但病人所反應的證候往往錯綜複雜,臨牀中可將大腸癌辨證簡化爲熱毒壅滯和脾虛溼聚兩大證型。前者見大便次數增多,便血時常帶有膿血和粘液,腹部脹痛,胃納不佳,苔黃膩,脈細弱和細數。治以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方用黃連解毒、四妙丸、當歸龍薈丸、槐花散、少腹逐瘀湯等加減。益氣健脾多用黃芪、黨蔘、白朮、茯苓,補腎多用補骨脂、肉豆蔻、訶子肉。後者見胸悶不舒,胃納不佳,腹部脹滿作痛,大便粘液時伴膿血,臭穢異常,苔膩或白膩,脈細澀或細濡。治以健運化溼,消腫解毒,方用胃苓湯、藿樸夏苓湯、桂枝桃仁湯、木香通氣散、消癰湯等加減。消腫解毒常用敗醬草、半枝蓮、敗醬草、薏仁米,利溼常用澤瀉、豬苓。同時根據兼證的不同,選擇其他藥物加味。#p#副標題#e#

1、扶正祛邪相兼顧

本病以正虛爲本,溼熱蘊毒爲標。本病雖然只是大腸的局部病變,但從整體觀念出發,又是全身機能失調的局部表現。治療應首重健脾益氣,扶正培本,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使正勝邪卻。臨牀常選用太子參、炒白朮、茯苓、生黃芪、薏苡仁等。因本病多爲溼熱毒邪,無明顯虛寒之象,一般慎用人蔘、乾薑之類溫補之品,以免助熱生變。祛邪則根據痰、溼、毒、瘀的不同,選用敗醬草,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半枝蓮,草河車,山慈姑,夏枯草,瓜蔞,土貝母,紅藤,白英,白屈菜,龍葵,蛇莓,鴉膽子,大黃,地榆,土鱉蟲等藥。

中醫扶正祛邪法治療腫瘤,除突出辨證施治、整體觀念的特點外,一般認爲 “扶正”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內分泌的調節功能,抵抗和修復放、化療的毒副反應,能增強機體自動控制系統的能力,從而保持內環境的恆定。“祛邪”、“活血化瘀”能改善微循環、改變血液的高凝狀態、增加癌腫的血灌量和氧含量,提高放、化療的敏感性。“清熱解毒”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清解癌毒在體力的淤積,糾正久病傷陰,維持體內平衡。“軟堅散結”能改善或干擾癌細胞的生活環境和增殖條件,抑制或削弱癌細胞的生長。對於手術切除病人,因其仍有不少症狀,又因化療而正氣日虛,體力不支,若繼續化療,或加速惡化重篤。以扶正祛邪爲大法,隨證略作加減,可以收到較好的療效。

2、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從中醫理論體系出發,整體察病,輔以辨證。辨病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辨病位,明確病變位置,腸內癌腫系腫毒性疾病,可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夏枯草、仙鶴草爲治癌主藥。又要根據症狀證侯,辨證選藥,如腫瘤阻塞腸道多辨證爲癌瘀內阻,故加三棱、枳實、旋覆花、玄明粉、荔枝核、海藻、昆布等以化痰滌飲,軟堅破結,散瘀消腫。脹墜者多由於氣滯所致,酌加薤白、桔梗、枳梗、枳殼、烏藥、青皮等以開鬱散結,行氣導滯;便結液幹,則屬陰液不足,無水不能行舟,多加天花粉、玄蔘,麥冬、杏仁、桃仁、火麻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以增液潤燥,滑腸通便;排便無力屬氣血兩虛,輸送無力,用黃芪、當歸、玉竹、沙蔘、甘草、何首烏、蜂蜜、五加皮等以滋補氣血,益陰和陽;便中帶血多屬熱邪內擾,用生地、白芍、地榆、槐角等以止血斂陰。病人有時因便通能食,不守禁忌,則舌苔黃膩濁厚,口味作甜,或口乾味苦,則痰食內積,可用繩頭草、神曲、山楂、炒谷麥芽、萊菔子。#p#副標題#e#

二、辯證治療結腸癌

結腸癌以本虛標實爲特點,本虛多爲脾虛胃弱或脾腎兩虛,標實多屬溼熱、瘀毒爲患。故治當標本兼顧。脾虛、腎虧、正氣不足,甚至說“陽虛”乃結腸癌病之根本,溼熱、火毒、瘀滯乃病之標,所以治療結腸癌方藥應體現出溫陽益腎、健脾理氣之治本原則。

1、脾虛溼毒型

證候:面色萎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或肛門痠痛,大便呈濃血性粘液,便次頻,便形細或扁,或裏急後重,舌質淡,苔薄膩,脈滑數。

治法:健脾利溼,解毒抗癌。

上述主證,屬脾氣已虛,癌毒滯腸。多見於中、晚期有潰瘍的腫塊型和以潰瘍爲主的潰湯型癌。用太子參、蒼朮、薏苡仁、茯苓、山藥益氣健脾利溼,山藥又有保護粘膜之功。馬齒莧、敗醬草、地榆炭、仙鶴草、茜草、槐花炭有涼血止血,解毒抗癌作用。諸藥合之則益氣健脾利溼,涼血止血解毒,以組成抗癌之功。#p#副標題#e#

2、癌毒氾濫

證候:精神委軟,面色蒼白,形體消瘦,或呈惡病質,四肢欠溫,腹脹腹痛,或腹部可及多處腫物,或肛門下墜痠痛,下痢膿血,瀉後稍安,舌質淡或光嫩,脈沉弱。

治法:補益氣陰,抑癌解毒。

本證臨牀多見於腸癌晚期,屬氣血津液俱虧,癌細胞廣泛浸潤,其形體特點爲進行性消瘦或呈惡病質。此期治療,應先着重減輕症狀,提高生存功能,務求控制腫瘤的發展,延長生命。故宜用大補氣血陰陽之大法,佐以軟堅散結,健脾和中。用人蔘或紅參、楓斛、阿膠益氣陰,養精血爲主藥,其中阿膠富含膠質和多種氨基酸,配合參、楓斛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是扶正抑癌的主藥;用蛤殼、生牡蠣、生瓦楞能補充生物鈣,改善淋巴通透性,有散瘀消炎,減除水腫,緩解平滑肌痙攣而止痛之效;配用吳茱萸、黃連、炮姜,寒溫並施,有利於改善氣機升降失司;配白朮、薏苡仁、雞內金健脾利溼,可起到中和作用。#p#副標題#e#

三、常用偏方驗方

【方一】

鮮桃花瓣10克(或幹品2克),粳米30克。桃花辦與粳米煮稀粥,隔日服1次,連服7~14天。

本方利水活血通便,適用於直腸癌之症見腹塊刺痛,堅硬不移,腹脹腹瀉,利下紫黑膿血,裏急後重,舌紫、苔黃、脈弦者。

【方二】

黃柏、黃芩、紫草各60克,虎杖120克,藤梨根250克,苦蔘60克,烏梅15克。

濃煎成500毫升,睡前每次用30~5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次。

本方爲民間驗方,適用於結腸癌。

【方三】

石見穿、地榆、黨蔘、茯苓、生薏苡仁、七葉一枝花、苦蔘、昆布、天龍各100克。

每日1劑,水煎服。

本方爲治療直腸癌方,功能軟堅消瘤,健脾化溼。

【方四】

潞黨蔘、黃芪各30克,白朮、茯苓、黃芩、柴胡各9克,丹蔘、熟地、白芍、杜仲、枸杞各15克,升麻6克。

每日1劑,水煎服。

本方爲治療直腸癌驗方,功能補中益氣。#p#副標題#e#

【方五】

厚朴9克,白朮、茯苓各12克,佩蘭9克,肉蔻10克,蒼朮9克,太子參12克,甘草9克。

每日1劑,水煎服。

本方爲治療直腸癌術後泄瀉方,功能化溼健脾。

【方六】

懷山藥、炒白朮、黨蔘、廣木香、炒枳殼、炙雞內金、青陳皮、焦建曲各1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爲治療直腸嗜銀細胞癌驗方,功能健脾和胃。

【方七】

紅藤15克,白頭翁9克,半枝蓮30克,白槿花、苦蔘、草河車各9克。

每日1劑,水煎服。

本方清熱解毒,利溼活血,適用於大腸癌患者。

【方八】

黃芪30克,黃精、枸杞子、雞血藤各15克,槐花12克,敗醬草、馬齒莧、仙鶴草、白英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益氣補血,清熱解毒,適用於大腸癌患者。#p#副標題#e#

【方九】

蜂房、全蠍、蛇蛻、瓦楞子、大麻仁、大黃、銀花、雞內金、山豆根、白扁豆各120克。

共爲細末,水注爲丸,如綠豆大小每服6~9克,每日3次,黃芪煎水或開水送下。

本方功能解毒化瘀,消導和胃,適用於腸癌。

【方十】

烏蛇100克,蜈蚣、全蟲各25克,生苡仁200克,制硇砂10克,皁刺50克,瓜蔞10克。

共爲細末製片,每服2克,每日3次。

本方功能攻毒抗癌,適用於直腸癌。

【方十一】

青蒿、鮮野葡萄根、地榆各60克,鮮蛇莓30克。

各藥洗淨後瀝乾,置熱水瓶內,倒入沸開水浸過藥面,浸泡12小時,濾出藥液即得,每日1劑口服,5天爲1療程。

本方功能清熱解毒抗癌,適用於直腸癌。

【方十二】

海藻30克,水蛭6克。

將2藥分別用微火焙乾,研細混合,每次3克,每日2次,黃酒沖服。

本方功能破瘀散結,適用於直腸癌。#p#副標題#e#

【方十三】

厚朴9克,白朮、茯苓各12克,佩蘭9克,肉蔻10克,蒼朮9克,太子參12克,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健脾止瀉,適用於直腸癌術後瀉下不止者。

【方十四】

火硝、制馬錢子、鬱金、白礬各15克,生甘草3克。

共研爲細粉,水注爲丸,如綠豆大小,每次0.3~0.9克,每日3次,黃芪煎水服或開水送下。

本方功能化痰解毒,消腫散結,適用於腸癌腫塊堅硬疼痛患者。

【方十五】

制馬錢子120克,制乳香、制沒藥、西紅花各15克,麻黃60克,鬱金15克。

共爲細粉,麪糊或米飯爲丸,如綠豆大,每服1~5粒,開水送下,疼痛,劇烈時服,痛止停服。

本方功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用於癌瘤及各種癌瘤劇烈疼痛。

【方十六】

鮮瞿麥根30~60克(幹品24~30克)。用米泔水洗淨,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利溼,適用於腸癌。

【方十七】

薏苡仁粉30~60克,粳米2兩。先將生薏苡仁洗淨曬乾,碾成細粉,每次取薏苡仁粉30~60克,同粳米煮粥。

本方健脾胃,利水溼,抗癌腫,適用於浮腫,脾虛腹瀉,風溼痹痛,筋脈拘攣,並可作防治癌瘤的一種輔助食療措施。#p#副標題#e#

【方十八】

地榆、槐花、黃柏、黃芩、赤芍各9克,白頭翁、仙鶴草、龍葵各15克,敗醬草、薏苡仁、馬齒莧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清熱利溼,健脾理氣,適用於直腸癌溼熱證。

【方十九】

黨蔘15克,黃芪30克,白芍15克,熟地、川芎、升麻、白朮、陳皮、訶子、石榴皮各10克,丹蔘、敗醬草各15克。

水煎服,日1劑。

本方功能補氣益血,適用於直腸癌氣血兩虛型。

【方二十】

炒苡米30克,石榴皮21克,焦山楂30克,訶子肉12克,山豆根9克,瓦楞子15克,黃芪30克,黨蔘15克,料姜石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健脾益氣,收澀止瀉,適用於腸癌。

【方二十一】

黑木耳、白槎花、薺菜花、地棉草、地榆各9克,無花果、甜瓜子、墓頭回各15克,血見愁12克,木賊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清腸解毒,理血止血,適用於直腸癌。#p#副標題#e#

【方二十二】

水楊梅根、藤梨根、半枝蓮各30克,白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虎杖、白頭翁備15克,茯苓、陳香曲各12克,焦白朮、廣木香各9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健脾理腸,解毒抗癌。適用於直腸息肉癌變。

【方二十三】

苦蔘12克,草河車15克,白頭翁12克,白桂花15克,紅藤12克,無花果15克,半枝蓮、生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清熱燥溼,解毒抗癌。

【方二十四】

新鮮馬齒莧150克,綠豆60克。

煎湯服食,每天1~2次,吃蛋喝湯。

本方適用於大腸癌。

【方二十五]

核桃枝60克,雞蛋3枚。

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吃蛋喝湯。

本方對大腸癌患者有效。

【方二十六】

白頭翁50克,銀花、木槿花各30克。

煎濃汁200毫升,加白糖30克,溫服,每日3次。

本方爲民間驗方,適用於大腸癌。#p#副標題#e#

四、治療癌痛食療驗方

(1)、青木香橘皮粉

[原料]青木香100克,鮮橘皮100克。

[製法]將青木香、鮮橘皮分別揀雜,洗淨,曬乾或烘乾,青木香切成極薄片並剁碎,鮮橘皮切碎,共研成細末,瓶裝,防潮,備用。

[吃法]每日3次,每次15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行氣止痛,抗癌解毒。本食療方適用於大腸癌患者腹部脹痛。

[評價]青木香爲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馬兜鈴的根,主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泥沙,曬乾,可常年備用。青木香性味辛、苦,寒,擅長行氣止痛、解毒消腫。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用噬菌體法篩選,青木香有抗癌細胞的活性;並對小鼠有鎮靜(止痛)作用。橘皮行氣健脾、和胃止嘔。上二味組成的本食療方,其行氣止痛作用加強,對大腸癌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而且,還可以健脾和胃,提高大腸癌患者的食慾,並可增強其免疫功能,由此可見,本食療方對中老年尤其老年人大腸部患者出現腹部脹痛等症是很適宜的。

(2)、烏藥蜜飲

[原料]烏藥15克,元胡15克,半枝蓮20克,蜂蜜30克。

[製法]先將烏藥、元胡、半枝蓮分別揀雜,洗淨,晾乾或曬乾,烏藥、元胡切成薄片,半枝蓮切成碎小段,同放入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2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汁放入容器,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行氣活血,散寒止痛。本食療方適用於大腸癌寒凝氣滯引起的腹部疼痛。

[評價]烏藥性味辛,溫,功專行氣散寒止痛,對證屬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尤其對小腹部寒性氣痛者尤爲適宜。元胡行氣活血功效明顯,且有辛散通氣血之功,止痛效果十分顯著。上二味配伍有較強抗癌活性的半枝蓮,可發揮抗癌抑癌而止痛的治療作用。有研究報告說,半枝蓮熱水提了物體外實驗,對JTC26有強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90%以上);同時對正常細胞微有影響。本食療方用蜂蜜調和,可減輕其對正常細胞的影響,同時也容易爲中老年大腸癌患者服食。#p#副標題#e#

(3)、大黃紅棗茶

[原料]生大黃6克,紅棗20枚。

[製法]先將生大黃揀雜,洗淨,曬乾或烘乾,切成薄飲片,備用。將紅棗揀雜,淘洗乾淨,放入沙鍋加水足量浸泡片刻,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40分鐘,連同煮沸的大棗煎汁沖泡大黃飲片,或直接將大黃飲片投入大棗煎液中,將沙鍋離火,靜置片刻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飲湯汁,嚼食大黃飲片及紅棗。

[功效]清熱化溼,緩急止痛。本食療方適用於大腸癌熱積氣滯引起的腹脹、腹痛、大便乾結等症。

[評價]大黃爲我國名特產品之一,尤以四川產者爲佳,性味苦,寒,擅長清熱祛瘀、活血解毒、通下攻積、瀉火止痛。現代藥理研究結果表明,大黃的熱水提取物對小鼠肉瘤180抑制率爲48.8%;藥用大黃的粗提物皮下注射,對小鼠肉瘤37有傷害作用。紅棗性味甘,溫,功專補益脾胃、緩和藥性。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紅棗的熱水提取物體外試驗,對JTC26癌細胞生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上二味配伍成的食療方,對中老年大腸癌熱積氣滯所致腹脹、腹痛、大便乾結等症尤爲適宜。需要注意的是,生大黃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不宜入鍋久煮,以免影響食療效果。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