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女性行經期便血的中醫調理

女性行經期便血的中醫調理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女性行經期便血的中醫調理

有的女性會有這樣的症狀,每逢月經來潮前或值經期,就會出現有便血的症狀,但是月經過後便血也逐漸停止,每月如此,反覆發作,這種情況就稱爲經行便血。也稱差經或錯經。這種症狀可見於西醫所說的內膜異位症。如果素有痔疾或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經期也可能偶有便血情況,但非每月必見,不具有周期性,因而不屬於便血的範疇。

經行便血最常見的證候類型是胃腸鬱熱證。形成胃腸鬱熱的塬因,多與平日嗜食辛辣熱物,或恣意飲酒,以致熱邪久積有關。所以《葉氏竹林女科》說:差經因食熱物過多,積久而成。從經絡學說分析,胃與大腸都屬於陽明經,而與子宮相聯繫的衝脈,又隸屬於陽明經。因此,當月經將至或已至之時,由於氣血下注於子宮,致使衝脈之氣亢盛,衝氣通過陽明經的通路又引動腸中積熱,使得腸中血絡被灼傷,因而出現便血。這種證型的臨牀特點是,便血多發生在經潮前的一兩天,而且血量較多,血色深紅。由於血失於後陰,從而導致經量的減少,經色紫紅,質粘稠。同時還伴有面頰潮紅、口乾咽燥、便幹溲黃,以及舌紅苔黃,脈象滑數等。

論治用藥本病的治療,當然要本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塬則。凡是經前便血,量多,色淡,先便後血,面色蒼白,頭 暈目眩,腰腿痠軟,心悸怔忡,經行前後不定,量多,色淡 質稀;平時帶下綿綿,色甶質稀,無特殊氣,小便頻數,大便溏薄,苔少舌淡,脈虛細者,此屬脾腎虛,固扱無能,宜用溫腎補肝,健脾攝血之法,以完帶湯〔黨蔘、白朮.蒼朮,淮山、陳皮、白芍、車前子、黑荊芥、柴胡、甘 草)加菟絲子、杜仲、補骨脂、歸身、阿膠珠、鹿角霜之類治之。完帶湯本是治療脾虛帶下的主方。傅胄主稱之此方 脾胃肝叄經同治之法,寓補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治 脾治肝有餘,而補腎厥如,故加入菟絲子、杜仲。補骨脂等 補腎之品,病屬血證,敵加當歸、阿膠珠以治血。凡是經前 便血,先血後便,血色鮮紅或深紅,口苦咽乾,脣舌乾燥,渴喜冷飲,肛門灼熱,大便乾結,小便黃,月經超前,色暗紅,質稠粘,苔黃,舌紅,脈滑數者,此厲大腸本有鬱熱,經將行相火內動,火熱交熾實熱之症,宜用清熱、涼血、止血之法,以芩連四物場加槐花、地榆、益母草、蓮 藕節、生軍治之。經前便血,爲婦女特有的疾患,選方用藥,必須注意與月經的關係,既要調經,又要治療便血,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99藥劑師溫馨提醒:肛腸疾病是不能自行痊癒的,如果您出現大便帶血、肛門潮溼、肛門瘙癢、腫物脫出、便後肛門疼痛等現象,應該及時到專業的肛腸醫院,做肛腸鏡檢查。在確診病情的情況下,及時治療,以免反覆發作 ,加重病情。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