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父母苛求導致青少年患強迫症

父母苛求導致青少年患強迫症

來源:男爵風    閱讀: 6.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苛求導致青少年患強迫症
 

強迫症的誘發因素有很多。以往,心理醫生將關注的目光過多地放在了患者自身性格上,認爲他們過於敏感、過分追求完美。但通過多年來的醫療實踐,臨牀心理學家們發現,很多未成年強迫症患者的發病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的要求過於嚴苛,動不動就吹毛求疵,就很容易給孩子的心靈增加過大的壓力,孩子爲了避免出現錯誤,做完事後就會反覆檢查,最終染上強迫症。

父母的“促膝長談”讓他反覆檢查門是否關好

小光是一個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雖然是個男孩,但給人的感覺卻像一個“大家閨秀”,在班級中也不大說話,甚至從不與人爭執。他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性格,和父母苛刻的要求有很大的關係。從小到大,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他都不能犯什麼過錯,否則,等待他的就是劈頭蓋臉的呵斥,有時甚至還有體罰。因此,他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小心謹慎,唯恐出現差錯。

一天早晨,小光起牀晚了,早飯都沒顧上吃就急急忙忙往學校趕,匆忙間門忘了鎖了,而父母在他之前就出門了。就這樣,大門一直洞開到晚上。母親晚上下班回到家發現這一情況幾乎暈倒,萬幸的是並沒有樑上君子來光顧,一家人總算鬆了口氣。但當天夜裏,父母對他做了足足3個小時的“思想工作”。雖然他們沒有使用尖刻的措辭,但這種氣氛已經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讓他覺得透不過氣來。第二天早上,小光剛走到樓下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似乎門沒有關,他連忙再奔上6樓,發現門是鎖好的,心裏這才稍稍放鬆了些。接下來的幾天仍舊如此這般,但情況卻越發嚴重了,明明已經檢查過一次,但在下樓的時候又對剛纔的結論產生了懷疑,結果便是再上去看一次。就這樣反反覆覆,小光再也擺脫不了心中的檢查衝動,甚至有一天在學校裏課上得好好的,突然向老師提出要回家看門有沒有鎖好的請求。就這樣,強迫症嚴重影響了小光的日常生活與學習。

“森田療法”——治療強迫症的有效途徑

對於像小光這樣的患者,單純使用藥物治療或認知療法可能收不到良好的療效。關鍵是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古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呢?在對孩子寬容的同時,家長應該積極協助心理諮詢師進行森田療法,這是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在上世紀20年代創造的一種心理治療手段,對強迫症、抑鬱症等神經症有良好的療效。

該理論認爲,強迫症之類的神經症主要是患者對人、對己、對事過分敏感所致,患者雖有克服這些症狀的強烈願望,但苦於無法擺脫,以致給生活、學習、工作造成障礙。這類患者多有疑病素質和強烈的求生慾望及追求完美、舒適感,起初是由於過分注意自己所做事情的完善程度,卻又對自己的能力心存疑慮,於是進行反覆檢驗,從而導致一種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就產生一種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反過來又強化了上述主觀症狀,並固定而形成病症。所以,該療法把打破上述惡性循環作爲治療的關鍵,主張患者接受症狀,順其自然。森田療法治療以強迫思維爲主的強迫症的要領概括爲七個字,即“不怕,不理,不對抗”。不怕,就是要消除患者各種脫離實際、毫無根據的恐懼心理,因爲“怕”是患者主觀歪曲的認識造成的不良心態,完全是不必要的;不理,就是不去注意那些症狀,不談論,不聽,患者要帶着症狀乃至不適、痛苦去從事生活、工作、學習;不對抗,就是不要企圖排斥並接受這些症狀,做到“忍受痛苦,爲所當爲”。實際上,只要患者不糾纏在字面的理解而真正去做,症狀便可很快消除,否則療效就差。所以,治療強迫症只能說是“難者難,易者易”,不是取決於醫生,而是取決於患者自己。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