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孕前男女需知 十種情況下不利於受孕

孕前男女需知 十種情況下不利於受孕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孕前男女需知 十種情況下不利於受孕

男女兩性的結合將會孕育未來的小生命,而優良的嬰兒來自優良的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這就要求夫婦在受孕前的心理和生理必須處於健康狀態。準備懷孕的你,是否注意到了以下與受孕有關的“忌諱”?

一、情緒壓抑時受孕

人一旦處於焦慮抑鬱或有沉重思想負擔的精神狀態,不僅會影響精子或卵子的質量,即使受孕後也會因情緒的刺激而影響母體的激素分泌,使胎兒不安、躁動,影響生長發育,甚至於流產。

二、蜜月時受孕

由於在新婚前後,男女雙方爲操辦婚事、禮節應酬而奔走勞累,體力超負荷消耗,降低了精子和卵子的質量,從而不利於優生。

三、旅行途中受孕

由於人在旅行途中生活起居沒有規律,大腦皮質經常處於興奮狀態,加上過度疲勞和旅途顛簸,可影響胎卵生長或引起受孕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先兆流產。

四、患病期間受孕

因爲疾病會影響體質和受精卵的質量及宮內着牀環境,患病期間服用的藥物也可能對精子和卵子產生不利的影響。

五、高齡受孕

35歲以上的婦女發生染色體畸變而導致畸形胎兒的比例隨年齡增加呈增加的趨勢。

六、停用避孕藥後立即受孕

長期口服避孕藥的婦女,至少在停藥兩個月後纔可受孕;放置避孕環的婦女在取環後,應等來過2~3次正常月經後再受孕。

七、受孕前接觸放射性物質和劇毒性物質

因爲生殖細胞對X線和劇毒物質的反應非常敏感。需要在完全脫離接觸性放射性物質和劇毒性物質環境後一個月以上受孕才較爲妥當,以免生出畸形胎兒。

八、早產、流產和清除葡萄胎後立即受孕

婦女在早產、流產後子宮內膜受到創傷,立即受孕容易再度流產而形成習慣性流產。葡萄胎清除後,至少要定期隨訪兩年,在這段時間內儘可能不要受孕。

九、受孕前抽菸喝酒

經常吸菸飲酒的婦女,最好等戒掉菸酒2~3個月後再受孕。丈夫在妻子受孕前一個月最好也戒掉菸酒。

十、炎熱和嚴寒季節受孕

因爲懷孕早期,正是胎兒的大腦皮質初步形成的階段,天氣炎熱會影響食慾,導致蛋白質攝入量減少,機體消耗量大,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嚴寒季節孕婦多在室內活動,新鮮空氣少,接觸呼吸道病毒的機會增多,容易感冒而損害胎兒。

生育最佳寶寶抓住4大受孕時機

最佳之一:最佳受孕年齡

專家認爲:最佳的受孕年齡,女性一般爲24-30歲,男性爲27-35歲。

因爲這一年齡段,男女雙方不僅精力比較充沛,而且身體各方面的健康狀況都比較好,生殖器官發育也比較完善,精子和卵子的質量比較好,有利於優生優育。女性最好儘量避免在35歲以上懷孕,因爲在這個年齡段流產、死胎、畸形兒的機率比較高。

最佳之二:最佳受孕季節

從季節上來說,5-7月是受孕的最佳時間。

主要依據是:首先,從新生兒方面來說,準媽媽在5-7月懷孕,到來年的3-5月生育,這樣孩子出生正好跨過嚴寒,避開酷暑,孩子的護理相對比較容易。

其次,從準媽媽的角度來說,懷孕早期比較重要,稍不留神,細菌和病毒就有可能侵入體內,造成流產、胎兒畸形。特別在北方,常出現準媽媽因葉酸不足而導致胎兒出現神經管的情況。如果準媽媽選擇在5-7月受孕,這時正值春夏交替,各種水果、蔬菜比較充足,將有利於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

最佳之三:最佳健康條件

爲了生育“優質寶寶”,準爸爸、準媽媽要努力使自己保持最佳的身體、精神狀態,

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身體健康

準爸爸、準媽媽要加強鍛鍊,保持良好的健康善,避免在受孕的期間患上肝炎、心臟病、腎病、糖尿病等急慢性疾病。

2、精神狀態良好

年輕的準爸爸、準媽媽正處於事業的打拼期,工作和社會壓力比較大,所以如果準備要寶寶的話,一定要保持樂觀開朗的精神和心理狀態,避免疲勞。尤其是準爸爸需要特別注意,因爲很多男性不孕問題,都跟精神抑鬱、精神狀態不佳有很大關係。

3、遠離菸酒

菸酒會影響精子活動、降低精子質量或造成精子畸形,因此菸酒對生殖細胞和胚胎髮育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準爸爸最好在受孕前3個月戒菸戒酒。

4、生殖系統衛生健康

準爸爸和準媽媽要特別注意日常生殖系統的護理。尤其是患有宮頸火、子宮內膜炎的準媽媽,患有前列腺炎的準爸爸,更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因爲以上這些疾病對精子在陰道里的生存時間、精子和卵子的結合以及受精卵着牀都有破壞作用。

5、營養補充要適當

爲了保證精子、卵子的質量,準爸爸和準媽媽要適當補充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除了吃大量的蔬菜、水果以外,還可以服用瑪特娜、愛樂維等相當保健品。葉酸的補充也不可忽視,尤其是在北方的準媽媽更要注意補充綠色蔬菜,可避免胎兒神經管畸形的情況產生。

最佳之四:最佳受孕時間

一般來說,從每月排卵前3 天至排卵後1天,是準媽媽最容易受孕的時期,因此醫學上稱爲易孕階段。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