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高齡產婦生二胎

高齡產婦生二胎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齡產婦是多少歲

高齡產婦生二胎

高齡產婦隨着工作壓力的增加,以及情感方面的困擾增多,有一些女性將生育年齡推遲,如果推遲至35歲以上纔有第一胎,那麼這樣的女性羣體就稱爲“高齡產婦”。

隨着一些地區單獨二胎政策的實行,部分高齡媽媽也打算生二胎。高齡產婦是屬於高危人羣,比較容易出現妊娠併發症或其他問題,如妊娠高血壓症、產程延長或難產等。爲了能生出健康的二胎寶寶,高齡產婦尤其要重視產前監測和檢查,包括染色體、血型、基因分析等遺傳方面檢查,子宮體、子宮頸、卵巢等生殖器方面檢查、滴蟲、黴菌,HPV等感染方面檢查,以及內分泌、免疫等方面的檢查,通過這些檢查能夠減少寶寶先天性疾病發生,爲高齡媽媽帶來健康的寶寶。

高齡產婦生二胎做哪些檢查

雙方需要共同做的檢查:

一般內外科的全身體檢及常規輔助檢查,後者包括血、尿常規,空腹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肝炎病毒檢測,結核桿菌、梅毒篩查,艾滋病HIV檢測,支原體、衣原體檢查,心電圖等。最好能對肝、膽、胰、脾、腎等主要臟器做一下超聲檢查。

女方需要加做的檢查:

婦科專項檢查(婦科體檢、陰道分泌物檢查、宮頸病理檢查、婦科超聲檢查)、優生相關檢查(弓形蟲、鉅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皰疹病毒)、乳腺專科檢查和口腔科檢查等。

男方需要加做的檢查:

男性專科體格檢查和精液檢查等。男性的孕前健康檢查也十分重要,因爲健康的寶寶需要優質的“種子”。通過檢查,男性可以獲知自己的生育能力和精子狀況,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尋求醫療專業人士的幫助。

高齡產婦孕前檢查注意事項

1、孕前要進行身體檢查。這是夫妻雙方都要進行的檢查。

2、孕前要提前1個月口服葉酸。服用葉酸可以避免神經系統發育疾病。如果孕前沒有及時吃葉酸,懷孕後要繼續補充,直到懷孕12周爲止。

3、孕期保健要格外 注意,要保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4、懷孕16-20周時,要進行唐氏篩查。這項檢查是提取孕婦的血液,檢測血液中所含有的各種物質的量和濃度,以次來斷定胎兒可能出現的一些病症。

5、懷孕20周以後要做羊水穿刺。這項檢查是正常的年輕孕婦不需要做的。這項檢查可以直接獲得染色體的數量,根據檢查結果可以知道胎兒是否有異常。這項檢查有0.5%的機率會因此導致流產。

6、更多關注血糖、血壓等指標。高齡產婦易患妊娠合併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由於孕婦體內的血容量比非孕期明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原來就患有心臟病的孕婦很可能由於無法耐受而只得提前終止妊娠。

7、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的難度更大,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高齡孕婦剖宮產適應徵較高,通常有90%的高齡產婦選擇剖宮產。高齡孕婦的骨盆比較堅硬,韌帶和軟產道組織彈性較小,子宮收縮力相應減弱,容易導致產程延長,甚至難產、胎兒產傷和窒息。

高齡產婦備孕二胎需做哪些檢查

造成流產的常見因素,除了環境因素外,還有遺傳因素、生殖器官畸形或疾病、感染、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所以建議,30歲以後準備要當媽媽的,最好能夠做做下面的檢查:

遺傳檢查:可抽血檢查染色體、血型、基因分析;

生殖器檢查:可以做B超瞭解子宮體、子宮頸、卵巢、輸卵管的情況;

感染檢查:須做白帶和血液檢查,以排除滴蟲、黴菌,HPV:支原體、風疹病毒、鉅細胞病毒感染;

內分泌檢查:可抽血查甲狀腺功能、血糖、性激素檢查;

免疫檢查:可抽血查抗精子抗體、抗卵磷脂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狼瘡因子等;

環境檢查:可做微量元素檢測或對有異味的環境進行檢測。

此外,建議在準備懷孕的頭3個月開始口服葉酸片,每天0.4毫克,遠離茶、酒、煙、咖啡等,並堅持每天適當的鍛鍊,同時也要請丈夫一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以確保精子的質量。

1、超聲波產前診斷

最常用的產前診斷手段,尤其是近年來採用了先進的b型超聲波掃描儀,使診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優點:無痛苦、快速,可以反覆檢查等。對地明顯的肢體畸形、無腦兒、胎兒內臟畸菜、胚胎髮育異常、小頭畸形、多胎妊娠,以及羊膜腔穿刺時的盈盤定位,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

2、羊膜腔穿刺

羊膜腔穿刺的最佳時間爲懷孕第16-20周。這是一項十分成熟、安全的產前診斷技術,用於確診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神經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來的遺傳性代謝疾病。穿刺時用穿刺針穿過孕婦的腹壁刺入宮腔吸出少許羊水,進行羊水細胞和生物化學方面的檢查。

許多孕婦害怕做此項檢查,但醫生建議做羊膜腔穿刺檢查,是懷疑胎兒不異常,如把出生異常兒的危險性與穿刺可能造成的危險性相比,權衡得失,那麼你就會理智地接受醫生的建議了。

3、絨毛細胞檢查

這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產前診斷技術,也是一種較爲安全的、極有前途的產前診斷技術。

懷孕40-70天時,胚泡周圍佈滿絨毛,是進行檢查的最佳時間。

它主要用於瞭解胎兒的性別和染色體有無異常,其準確性很高。

4、胎兒鏡檢查

這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產前診斷項目。一般在懷孕第15-20周時時行檢查。

通過這項檢查能對胎和的某些遺傳性代謝疾病、血液病進行產前診治斷。國外一些研究機構還用它給胎兒注射藥物,甚至對胎兒腦積水和尿道梗阻進行外科手術,但目前使用尚不廣泛。

高齡產婦生二胎能順產嗎

一般產婦35歲以上算高齡,高齡初產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是放寬的剖腹產指症,年齡大了以後可能子宮宮縮的協調性和彈性都會差一些,子宮的彈性差,有可能發生宮縮乏力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如果35歲以上,就需要做一個產前診斷,需要做胎兒的染色體檢查,23周可以做一個羊水穿刺,查一下胎兒的染色體。孕婦有多次宮腔操作史,有可能胎盤粘連或者胎盤植入的可能,接下來發生就是產後出血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這種情況就不建議順產。

高齡產婦和雙胞胎產婦一樣屬於妊娠高危人羣,通常建議剖腹產。

但萬事不絕對,很多高齡產婦也是可以順產,只要寶寶不過大,胎位正,孕婦各項指標都無異常,就可以考慮順產。現代人的生理年齡普遍比以前年輕,35歲以上雖是高齡產婦,但是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順產,但是如果超過了40歲還是建議剖腹產了。醫生會根據每位孕婦的具體情況來建議的。

高齡女性如何備孕?

1、一旦打算要孩子最好儘早受孕

在做出要孩子的決定後就不要再拖延下去了,否則身體的組織不斷地在老化,卵子的活力也越來越低,直接影響胚胎的質量。

2、積極治療身體存在的一些疾病

35歲以後妊娠患各種疾病的比率較大,不僅會影響受孕,在妊娠後也會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安危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懷孕之前一定要先去進行積極的治療,徹底治癒後再懷孕。

3、準備懷孕前去做健康檢查

高齡妊娠的女性,身體發生異常的機率比年輕女性要大,因此,在準備懷孕時先去醫院做一下全面的健康體檢,包括丈夫在內。如果存在異常應先積極治療,把身體調整到健康狀態。

4、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強器官組織的機能,特別是生殖系統,有助於形成優質的受精卵。

5、做充足的營養準備

每天注意補充新鮮蔬菜、水果、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做好營養儲備,充足而優良的營養有助於提高卵子的質量。

高齡備孕飲食

1、合理安排飲食。

體重過高者應在膳食營養素平衡的基礎上減少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原則是低熱量,低脂肪,適宜優質蛋白(如魚、雞蛋、豆製品、瘦肉、牛奶等),以減少脂肪(如肥肉、內臟、蛋黃、堅果、植物油等)爲主。體重過低者應糾正厭食、挑食、偏食習慣,減少零食;保證每天膳食營養素的攝取,增加碳水化合物、優質蛋白、新鮮蔬菜水果等,脂肪按需要量攝入,不宜過多;禁菸酒及成癮藥物。

2、糾正營養失衡。

孕媽媽營養失衡會使胎兒發育所需的某些營養素短缺或過多,於優生不利。故孕媽媽在懷孕前應當對自己的營養狀況做全面瞭解,必要時也可向營養師諮詢,有目的地調整飲食,積極儲存平時體內含量偏低的營養素。如機體缺鐵,可適量增加牛肉、動物肝臟、綠色蔬菜、葡萄乾等的攝取。缺鈣可適量增加蝦皮、乳製品和豆製品的攝取。

3、健康飲食行爲。

每餐不要吃得過飽,七八分飽即可,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延長進食時間,按進食計劃把每餐食品計劃好。

高齡備孕飲食禁忌

1、吃“污染”食物

未準媽媽爸爸在飲食方面應儘量選用新鮮天然食物,避免含食品添加劑、色素、香精、調味劑、防腐劑的食品。否則這些物質在體內蓄積會引起慢性中毒,嚴重的甚至導致寶寶畸形。

2、吃醃製食物

這類食品雖然美味,但內含亞硝酸鹽、苯丙芘等,長期食用會導致胚胎畸形,這是想要寶寶的夫妻在孕前必須戒掉的飲食習慣之一,要儘量避免少吃一些臘腸、鹹肉、鹽醃鹹魚、鹹菜等食物

3、吸菸

可想而知,吸菸肯定會是孕前必須戒掉的飲食習慣之一。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殺傷精子的作用,它會影響生殖細胞和胚胎的發育,造成胎寶寶畸形。無論你煙癮有多大,爲了寶寶還是戒掉吧。

建議止步時間:媽媽、爸爸最好在計劃懷孕前3個月或半年改掉吸菸的不良嗜好哦。

4、喝咖啡

在懷孕前就有喝咖啡習慣的媽媽,即每天喝4杯以上的,寶寶的早產率就要上升30%,而發生流產的可能性也會增加20%。同時咖啡也會抑制精子的活躍度,所以,喝咖啡也是孕前必須戒掉的飲食習慣之一,未準爸媽還是少喝爲妙。

建議止步時間:孕前一個月,不過偶爾喝一點也是可以的,千萬別過量哦。

5、飲酒

在孕前必須戒掉的飲食習慣中,飲酒也不例外。較多的酒精能夠影響精子和卵子的質量,酒精中毒的卵細胞可與精子結合形成畸形胎兒。而如果爸爸長期大量飲酒會發生性功能障礙,也會使70%的精子發育不全或遊動能力差,不利於胎寶寶的發育。

建議止步時間:媽媽一般在孕前3~4周戒酒;爸爸在前計劃懷孕前2個月最好不要多喝酒,前一週內絕對別碰酒。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