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保健養生 > 老人保健有什麼要點

老人保健有什麼要點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冬意漸濃,天寒欲雪。從屋外帶進的陣陣涼意在老人和暖的笑容中慢慢消融着。84歲高齡,牙齒依然整齊白亮、腰背挺直,歲月彷彿不曾刻意眷顧過,一任老人健康愉悅地演述着晚年的精彩。

老人保健有什麼要點

讀過老人多部回憶作品及醫學著作,從1938年參加抗日起,老人就被一個名字深深吸引着—毛澤東。從輾轉奔赴延安初見主席,到1946年初夏第一次爲主席檢查視力,到1949年8月進入中南海在主席身邊就醫,定期爲主席體檢、診斷,歷經“開國大典”等重大國事,直至1953年因主席授意爲節約伙食開支被江青無端搶白,繼而於1954年含痛離開中南海赴蘇留學……歲月彷彿一幕幕回放的鏡頭,並不曾隨着時光的流逝漸漸變淡,而是伴着晚年的到來,特定的事件更是日漸清晰地定格在人的思緒中,無時或忘。一幅幅山水、花卉,一番番揮毫撥墨,老人對往事的依戀更多地深藏在書畫中,也因此讓一幀幀作品更耐人尋味。

“50多年過去了,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總是陪伴在主席身邊的那些日子—他的平易、他的幽默、他的堅強、他的睿智,尤其是步入晚年後,往事更是歷歷在目……”老人說着開始激動起來。畢竟年事已高,過於激動對身體無益。筆者趕快岔開話題,請老人爲本刊的中老年讀者朋友們在健康方面支支招。因爲老人歷經戰爭、災荒等大段不平靜的人生,晚年依然身體康健、精神矍鑠,除本身從醫外,養生方面必有獨到之處。老人說,多年來自己和其他老朋友一樣,除了適當鍛鍊、作息規律、合理飲食、不近菸酒、心態平和外,沒有什麼特別的養生之道。晚年的健康應該和勤習書畫、勤于思考、寫作不輟有關係。說到身爲醫生,老人思考良久,提醒中老年朋友,有幾個方面不容忽視。

選“藥”須謹慎

王老說,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媒體越來越深入生活,也帶動了醫藥保健品廣告事業的發展,這是有益的一方面。不過也請中老年朋友們在參考這些內容時不要被誤導,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醫藥保健品被宣傳的療效,二是被宣傳的“純中藥製劑無毒副作用”。

凡是用於治療疾病的藥物,多少都會帶有一部分對人體起不良作用的“毒性”。這種毒性,往往是我們所說的藥物的副作用。《淮南子·修務訓》中有這樣的記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雖是一則神話傳說,但卻說明了先人通過親身實踐早已認識到了每一味中藥的治療作用及其毒性。

再有就是對補品的認識。人們大多以爲,造成藥物毒性和副作用的,一般都是那些有毒性的瀉藥,而對人體有“補”類作用的藥物或者貴重的藥,一定就是沒有副作用的好藥,是不會有毒副作用的。其實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清代名醫徐大椿就毫不留情地指出:某些醫家用人蔘,救人的少,殺人的多!而費伯雄在其收錄的醫案中,也介紹過喜歡進補的鄭某,誤用上好人蔘二兩,納入鴨腹煮食,服後導致了雙目失明。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對於老年人來說,還是應該選擇信得過的醫生作爲自己健康顧問,補什麼、服什麼還是多聽專業人士的看法。

切忌祕方“惹禍”

王老說,歷年來不少病人迷信“祕方”,飽受其害後又來找自己“修正”。病人治病心切非常容易理解,不過使用時要特別謹慎,更重要的是當心打着祕方幌子騙取錢財的。對於那些亂搞出來的所謂祕方暫且不論,即便是真正的祕方偏方也要正確看待。其實,從祕方偏方的來源看,並沒有走出祖國醫學的理論體系,也並非獨立於中西醫藥之外的東西。祖國醫藥理論是古代勞動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積累,最早使用的藥物是單味藥,隨着經驗的積累出現了複方,漸漸形成了獨有的理論,然後在理論的指導下又認識理解新的藥物。當發現新的功效或藥物時,又進一步豐富理論知識。

祕方其實就是個人或前人保存下來的有確切療效的單方或複方,或者來自於書本。甚至很多是從傳統經典的中醫著作中流傳並演化而來,是某些經典著作中治療效果特別突出的方子。

由於目前祖國醫學理論已經比較成熟,認識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所以祕方偏方的地位被降到了次要位置,也就是說只要辨證得當,用藥準切,效果都非常突出。

儘管如此,“祕方”還是讓人感覺着它的濃重神祕色彩,很多人往往把其他藥物久治不愈的疾病寄望於此,很多患者往往會因病急亂投醫、不辨真僞。其實,幾乎所有的藥方都是需要辨證施治的,並不是對所有的人都適應。更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祕方含有毒成分,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因此,無論對哪個祕方青睞有加,最好還是請精通醫道的人士加以指點,免遭所謂“祕方”之苦。

不要“考”醫生、“考設備”

一坐到醫生面前,尤其老年朋友遇到中醫,不是先說病情而是先“考”醫生。如果大夫把脈象說得準確,便會眉飛色舞,連連稱奇,信服有加。如果說得不準,便會認爲醫生的醫療水平差。中醫理論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和參,相互印證,當四診都表現出同樣的病症,這樣就能很快確認是什麼病症。如果不統一,就要看哪是真象哪是假象。此時,病人提供的情況,對於診斷病情有極大幫助。病人對自己疾病的感受要比醫生清楚,這一點必須承認。當然有經驗的大夫,的確能瞭解更多信息,而且確實舌脈的診查對於處方有極重要的價值,但也不能因此“隱瞞自己病情”。現實中很多病人就診時因爲大夫沒說出來,自己也不提。

還有些患者是“考”設備,無論自己具體的身體狀況如何,一律信服設備。醫學設備檢查結果說自己沒毛病,那麼即便自己感覺不適也無所謂;而一旦檢查結果顯示有問題,便病急亂投醫,做不到理性對待病情。而長期就診的病人中,有一大部分患者是長年服藥的,尤其是一些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他們所服的很多藥物會對人體的血液循環起到一定的干擾作用,這當然會直接影響到脈象及設備的檢查結果。這樣的話,便不能真正反映出人體中各個器官的運行情況。因此,考醫生和考設備的做法陷入了“寧信度,不自信”的誤區,因此都不足取。

還是東坡先生明鑑:“吾求愈病而已,豈以困醫爲事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