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中醫 > 去看中醫之前 注意七件事

去看中醫之前 注意七件事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技術精湛,很多人都信賴於中國傳統的醫術,中醫利用先人流傳下來的四大診斷方法,再配合治療可以有效瞭解掌握患者病情並進行施治。那麼在我們看中醫前,你有沒有了解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如果你作了這些事情則會導致對患者病情的不準確。因此在看中醫前要及時得知這些不宜。

去看中醫之前 注意七件事

去看中醫之前注意這些事

一、不宜喝牛奶、豆漿。喝這些東西容易使舌苔變白膩,造成醫生誤診。

二、不宜吃橄欖、烏梅、楊梅。這些食物容易使舌苔變黑,造成醫生誤診。

三、不宜飲酒或吃過熱過冷的食物。酒、飲料屬於熱性,易使氣血運行變快,舌質變紅,脈搏增快,影響對疾病的診斷。同樣,過熱過冷的食物也是如此。

四、不宜喝咖啡、吃桔子和黃色食物。吃這些東西令舌苔變黃,造成醫生誤診。

五、不宜吃花生、瓜子、核桃。因爲這些含脂肪多的食品也會使舌苔白膩,使醫生誤診。

六、不宜飯後就診。飯後不但脈多洪緩,而且舌苔變薄,舌質變紅,加上有些食物容易使舌苔變色,這樣會導致醫生誤診(就診時最好飯後1小時爲宜)。

七、不宜在激烈的體力活動後立即就診。這時會影響醫生切脈,掩蓋疾病的其他表現。應該休息半小時左右,患者氣血平靜時才就診。

去看中醫之前 注意七件事 第2張

中醫看病有它的獨特的診斷方法,即“望、聞、問、切”“四診”。

一是望診:主要是望面部、舌(含舌質和舌苔)。望面部主要望神(精神、神氣)、色(皮膚的顏色和光澤)、形(體形)、態(病人的動靜姿態及形體的異常動作)。

例如,望神:能判斷病情的輕重、預後和轉歸。因爲,“得神則昌,失神則亡”。

色:青、赤、黃、白、黑五色代表不同的臟腑病變。青爲肝,赤爲心,黃爲脾,白爲肺,黑爲腎。

形:體形的強弱與臟腑功能的盛衰相統一,觀察外表強弱胖瘦,可知臟腑之虛實、氣血之盛衰、邪正之消長。

態:不同的疾病,可表現出不同的動態。“陽主動,陰主靜”。動者、仰者、伸者,病在表,屬陽,多熱;靜者、弱者、俯者、屈者爲病在裏,屬陰,多寒。

舌診是望診中的重要內容。舌診分舌質和舌苔兩部分,舌質是舌的本體,舌苔是散佈在舌體上的一層苔垢。中醫說:“望舌質可知五臟之虛實,觀舌苔可知六淫之淺深。”

去看中醫之前 注意七件事 第3張

二是聞診:聞診是通過聽聲音和嗅氣味,以測知患者的病況。如語聲高亢宏亮,多言躁動屬實證、熱證、外感病證;語聲低微,少言沉靜,屬虛證、寒證、內傷病證;口臭,多屬胃熱或消化不良。

三是問診:問診是瞭解病情的重要方法,在四診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醫有“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飲食四問便,五問頭身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辯,婦女猶問經、帶、產,小兒當問麻、疹、癍。問診要詳細、全面,包括病人一般情況、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個人生活史、家族史等。問得詳細,瞭解得全面,便於醫生分析病情。有的醫生當病人還在敘述病情時,就自以爲摸準了病情,草率地處方,這既不對病人負責,從醫德講是相悖的。

四是切診:切診即脈診,常人說的“摸脈”。切診有講究,古時講“平旦之時”(天剛亮時)切診爲宜,因此時人未運動,氣血平和,能真實反映病情。現在平旦時切診不現實,但中醫還是講究切診前勿運動、喝酒。切診時醫者的三個手指分別瞭解“寸、關、尺”三部的變化,病人左手寸、關、尺分別反映心、肝、腎變化,右手寸、關、尺反映肺、脾、命門(通常理解爲腎陽)的變化。

中醫古籍上記載有30多種脈象,而今大專院校教科書一般介紹28種,而臨牀常見的脈象僅10多種。分辯脈象,主要是從脈搏跳動的強弱、頻率、部位、形狀等方面來作判斷的。脈診是中醫獨有的診斷方法,在中醫診斷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例如妊娠之脈,其脈象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走盤,稱之爲“滑脈”。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