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藥品 > 老年人用藥不當會使病情更加惡化

老年人用藥不當會使病情更加惡化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年人用藥不當會使病情更加惡化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醫藥費就佔到總醫藥費用的近1/4;而且,這部分人年老體弱,罹患病種較多,治療時應用藥物的品種也相應增加。每四個老人中,就有1人同時用藥4—6種,由此帶來的副作用發生率自然是“水漲船高”。

近日,記者就這些公衆普遍關心的問題採訪了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醫大第四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吳玉波教授,請她就老年人用藥易發生不良反應問題進行了剖析。#p#副標題#e#

吳玉波教授首先給出老年人中最常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名單,主要有:抗菌藥物、抗高血壓藥物、非甾體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苯二氮卓類藥物,其次爲抗帕金森病藥、抗惡性腫瘤藥、精神病藥、地高辛。而長期用藥、每日用藥種類多、劑量大則爲老年人發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

爲什麼同樣一種藥產生的不良反應在老年人身上表現的更明顯?吳玉波教授指出,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以及對藥物吸收代謝等的影響,決定了老年人更要注重用藥安全,避免不規範用藥。這裏,吳教授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控制嗜好與飲食 老年患者用藥期間控制煙、酒、茶等嗜好及日常飲食頗爲重要。喝茶、飲酒或抽菸等習慣均可能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如煙、酒是肝藥酶的誘導劑,吸菸可增強如咖啡因、茶鹼、非那西丁、安替匹林等藥物的代謝,血藥濃度降低,吸菸者的茶鹼血漿清除率較不吸菸者約高1.8 倍。另外,牛奶可干擾四環素、多西環素的吸收,應與藥物分開使用,至少間隔半小時。

合理選擇藥物 根據老年人生理、病理以及藥代動力學特點,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選擇療效肯定、能緩解症狀、糾正病理過程或消除病因的藥物,並遵循“最少數量藥物、最小有效劑量”的原則給藥,一般不推薦4 種以上藥物的配伍使用,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爲保障這一羣體的用藥安全與療效,醫務人員應定時隨訪治療反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及藥物種類;耐心說服患者自覺按醫囑服藥;囑咐家屬密切配合,做好監督工作。避免漏服、錯服或多服藥物,以及影響療效和增加藥物不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掌握最佳用藥時間,達到安全有效的目的。#p#副標題#e#

減少聯合用藥數量 老年患者如果需用多種藥物時,在其病情穩定後應逐漸減藥,並儘量選擇一箭雙鵰的藥物。要避免同時服用具有相同作用或相同副作用的藥物,如不宜同時服用阿司匹林片、感冒通片和布洛芬膠囊;不宜同時使用鎮靜藥、利尿藥、降壓藥和血管擴張藥。

劑量個體化 由於個體差異的存在,每位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也有所不同。老年人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到最佳療效的治療劑量。我國藥典規定60歲以上老年人應用成人劑量的3/4,但一般應根據年齡、體重、體質情況,以成人用量的1/5、1/4、1/2、2/3、3/4 順序用藥,即使採用此法也因老年人個體差異很大,對某些組織敏感性降低的藥物如心得安、異丙腎上腺素等,更應謹慎使用,切不可一味增加劑量,防止藥物蓄積到一定濃度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提高用藥的依從性 部分老年人,尤其是75 歲以上的人,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對醫生交代的服藥法易遺忘或混淆,繼而導致藥物的錯誤使用;或由於同時患有多種疾病,需用藥物種類多且較複雜,易出現不能遵從醫囑用藥,忘記服藥或誤服甚至過量服藥的情況。特別是伴有老年癡呆症、抑鬱症或獨居孤寡者,更易發生上述問題。

日常生活中,還有一個用藥誤區應予重視並糾正。吳教授指出,老年人有着自己的習慣思維,在服藥時常常自作主張,揹着醫生或家人拒服某種藥物,或不按處方劑量,擅自增減用藥劑量或用藥次數;有的認識偏頗,迷信名、貴、新藥或在廣告引導下吃藥;有的大量攝入補益中藥、延緩衰老藥或保健食品,但多數抗衰老藥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僅僅爲了追求延年益壽目的而長期應用此類藥物是不恰當的。

小鏈接:統計資料表明,目前我國老年人的藥物不良反應率爲15.4%,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年輕人的2-7倍。研究顯示,20-29歲年齡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爲3%,51-60歲年齡組爲14.3%,61-70歲年齡組爲15.7%,71-80歲年齡組爲18.3%,81歲以上組爲24%。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者約佔1/3,半數與藥物有關而死亡者發生在年齡大於60歲的老年人。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