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你是否得“艾滋病恐懼症”了?

你是否得“艾滋病恐懼症”了?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艾滋病恐懼症

有些人是身體感染了艾滋病毒,有些人卻是心理感染了艾滋病,準確地說,是患了“艾滋病恐懼症”。這是一種與艾滋病有關的神經症,發“病”人數增加,與艾滋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有關係。

在性病門診,最高記錄是,同一個病人做了。次艾滋病檢測,仍然不放心,最後出現了抑鬱症的症狀。對於這樣的病人,我們也很無奈,我們通常會跟他們說很多有關艾滋病的知識,希望以此消除他們的心理恐懼。對那些“病”情嚴重的,就建議他們去看心理醫生。

你是否得“艾滋病恐懼症”了?

能殺死艾滋病毒的“糖導彈”

作爲醫生來說,我很希望每個健康的市民都有足夠的防範意識,也希望感染了艾滋病的病人不要放棄希望,能配合我們的治療。畢竟,艾滋病的防、治是靠所有人,不單是醫護人員,而且“防”永遠勝於“治”。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這一天,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徐金華教授回顧這一年的工作,感觸良多。

對普通人來說,艾滋病是和生活有點距離的醫學名詞,可對像徐金華這樣奔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艾滋病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兼任“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理事的他,說起接觸過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就像在聊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最理智的病人

這幾年,上海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有所上升,尤其是通過性傳播。

我在門診中查出的感染者中,有不少本身就有性病史。今年1月到10月,被確診爲艾滋病感染的,一共有19人(去年全年是16個)。在這些病人中,有兩個本身是梅毒患者,有4個患有尖銳溼疣——幾乎都是由不潔性行爲導致感染的。

來性病門診看病的,一般都是獨來獨往,也有少數或是夫妻陪伴,或是和性伴侶一起來的。碰上了這種事(疑似性病),任誰都會心情很差。就算是結伴來的患者,通常也是互不理睬,甚至互相指責。我就碰到過一對夫妻,丈夫查實患了性病,妻子在門診直接發作。

這,我也可以理解,得了性病,不僅健康遭到破壞,生命受到威脅,一個家庭的正常生活也會受到影響,說不定就導致婚姻破裂了。

我記得有這麼一個病人,上海人,30歲出頭的樣子,長相很不錯,斯斯文文,一看就知道是高學歷、高收入。

他一個人來看病,眼神飄忽,似乎很緊張。他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醫生,我可能患了艾滋病。”他說,前段時間由於應酬,他和“別人”發生過幾次性行爲,此後,開始有一些發燒低熱的症狀。他不放心,從網上買了艾滋病試劑檢查,結果呈陽性……他詳細敘述了整個過程,說得很有邏輯性。我勸他不用着急,外面購買的試劑不能百分百確診。

門診測試結果出來後,他被確診爲艾滋病感染。看到結果,他的臉色都變了,坐在椅子上很久沒說話。我跟他說,我們這裏也只是初步診斷,必須申報區疾病控制中心,再由市疾控中心作最後確認。他說,他知道,他會配合我們的。

“徐醫生,艾滋病攜帶10年不發病的比率有多少?”他又問。

“這個要看個人,沒有很準確的數字。也有更長時間後才發病的。”

聽了我的話,他沉默了。趁着這個機會,我對他進行了例行(艾滋病)宣教。我心裏明白,這些對他

已經沒有意義,以他的知識水平,不可能不知道如何防治艾滋病,只不過是一時的錯誤,導致了不能扭轉的嚴重後果。

在和他的交流中,我知道,他在公司身居要職。未來幾年裏,就算他沒有發病,艾滋病也會像影子一樣跟着他,事業和婚姻都會受到巨大影響。喪失了健康,前途就無從談起了。不過,算起來,他是我的病人中比較理智的,懂得自己查閱相關資料。

最平靜的病人

在艾滋病感染者中,男同性戀是一個組成部分。男同性戀的“性交”方式,使得他們比較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今年,我們就查出3個同性戀的艾滋病感染者,其中兩人是“情侶”,一起來作檢測,發現雙雙感染。

他們來看門診的時候,就顯得很特別——我們這裏很少有兩個男性結伴看病的。他們也直言不諱,承認自己是同性戀,還說,懷疑他倆都感染了艾滋病。他們中的一個,可能曾和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過性接觸,兩人拿到報告的時候,沒有互相指責,表現得非常平靜。相對瘦弱的那個,已經出現了低燒咳嗽的症狀。我們就將他倆的資料移交給區疾病控制中心,聽說他倆在那裏也很配合(治療)。

我本人對同性戀的生活狀態不是很清楚,但可以想象的是,他們的“情況”確實比較複雜,有一些人的性行爲也的確比較混亂。並不是歧視他們,但我真的希望他們多瞭解一些性健康的知識。

現在有一些組織,專門幫助同性戀者防治艾滋病,我覺得這就挺好的。防艾要具體實在,纔會有作用,從特殊人羣着手,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我們這裏也辦類似講座和課程,我建議同性戀者可以去聽聽,應該會有幫助。門診接待的艾滋病患者中,大多數是20歲到40歲的男性。不得不承認,男性在性行爲方面比較不節制,很多來就診的,都有過兩個以上性伴侶,還有一些有嫖娼經歷,這些都是感染性病的高發通道。

使用安全套,的確可以防止感染艾滋病毒,但安全套也不能100%保證安全,最安全的方式還是,杜絕不潔性行爲。可偏偏有很多人,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爲,真到感染了艾滋病毒,多麼讓人難過和遺憾啊。一個家庭裏,只要有一個成員感染了艾滋病,可以說整個家就完了。

最多疑的病人

有些人是身體感染了艾滋病毒,有些人卻是心理感染了艾滋病,準確地說,是患了“艾滋病恐懼症”。這是一種與艾滋病有關的神經症,發“病”人數增加,與艾滋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有關係。

在性病門診裏,也有不少是“艾滋病恐懼症”患者。他們一進門診室,就要求做艾滋病檢測。我讓他們先交代症狀,他們不好好回答,就是一口咬定自己得了艾滋病。病人有需要,我們當然安排檢測,大多數檢測結果是陰性,有些人拿到檢測報告就歡天喜地,有些人疑神疑鬼,仍舊不放心。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病人,他先是懷疑自己得了梅毒,檢查結果表明,他身體健康,並沒被感染。過了幾天,他又來了,說自己可能得了艾滋病,於是我們又安排他做了相關檢測,結果各項指標都呈陰性。

他還是不相信,要求再檢查一次,我們只能照辦,結果當然還是陰性。當時,他放下話來:“你們這裏不準的,我要到其他地方(作檢查),查下來如果是的,我要讓你們賠償。”後來,他果真去上海好幾個大醫院檢查,最終總算相信自己沒有被感染艾滋病。不過——前幾天他又來就診了,這次不是杞人憂天,他被確診爲尖銳溼疣。

我們這裏的最高記錄是,同一個病人做了12次艾滋病檢測,仍然不放心,最後出現了抑鬱症的症狀。對於這樣的病人,我們也很無奈,我們通常會跟他們說很多有關艾滋病的知識,希望以此消除他們的心理恐懼。對那些“病”情嚴重的,就建議他們去看心理醫生。

當然,被艾滋病毒感染早期,會有4到12周“窗口”期(指病毒抗原消失,但抗體尚未出現的一段空白時期),此時的艾滋病抗體檢驗,常常呈現陰性。一般直至(被感染)3個月後,(檢測結果)才呈陽性。很多人在發生性行爲後一到兩週就來做檢測,如果第一次測試呈陰性,他們又不放心,我們就會安排他們隔3個月後再做一次檢查。

作爲醫生來說,我很希望每個健康的市民都有足夠的防範意識,也希望感染了艾滋病的病人不要放棄希望,能配合我們的治療。畢竟,艾滋病的防、治是靠所有人,不單是醫護人員,而且“防”永遠勝於“治”。

艾滋病恐懼症是一種混合性神經症,表現爲焦慮、疑病、恐懼、強迫、抑鬱症狀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可伴有與艾滋病相似的臨牀症狀,患者感到痛苦,反覆求醫,嚴重者可出現自殺。

典型症狀:大部分人曾有過與艾滋病有關的高危行爲,一直擔心自己有感染的危險,或者深信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有些甚至表現出與艾滋病非常相似的臨牀症狀。他們不斷地更換就診的醫生,或對檢驗的陰性結果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一般的解釋,很難從根本上說服他們。有的人會因此身心疲憊、精神痛苦走向極端——自殺。

高發人羣:絕大多數爲男性,有過高度危險的婚前或婚外性行爲,性行爲的對象有的是暗娼,有的是酒店三陪女或是髮廊女,還有的是在網上搭識的性關係混亂的女性。發生上述高危行爲後,他們擔心受到社會歧視,害怕失去工作和經濟來源,遭到家人和朋友的拋棄,對於艾滋病的恐懼更甚。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