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肺結核飲食調養有哪些

肺結核飲食調養有哪些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肺結核飲食調養有哪些

肺結核病人的飲食調養

肺結核病的飲食調養原則:供給充足熱量,供給優質足量蛋白,補充含鈣的食物,促進鈣化。供給豐富的維生素,幫助機體恢復健康,減少抗癆藥物的副作用及幫助鈣的吸收。適量補充礦物質和水分,如鐵、鉀、鈉和水分。注意飲食調配,患者不需忌口,做到食物多樣化,葷素搭配,還應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食慾,增加飲食量。

在肺結核病人採用化療的同時,飲食必須符合高熱量、高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要求。這是因爲肺結核患者經常低熱、盜汗,甚至咯血,身體日趨消瘦,所消耗的熱能很多,再加上化學藥物的攻邪作用,其毒副作用對體質亦有損害。按照祖國醫學的扶正祛邪的治療法則,理應選營養豐富的飲食。

但由於肺結核患者脾胃虛弱,消化吸收能力低下,故飲食的選擇宜清淡而忌過於甘肥油膩。諸如魚類、蛋類、乳品、瘦肉、老母雞、蜂蜜、花生、蓮子、百合、大棗、慄、梨、柿、芝麻、橘、青菜、冬瓜、藕、西紅柿、胡蘿蔔、蘿蔔、豆類、豆製品等都可選食。

根據中醫對肺結核的辨證施治,多認爲該病屬肺陰虛而虛熱陰傷。其治療應循滋陰降火,對於辛辣香燥之品,因其可助虛熱熾盛,耗傷本已枯竭的肺之津液,理當禁用或慎重用。故凡肺結核在短程化療時,飲食可多選有滋陰退虛熱的鰻魚、鱉、烏龜、黑魚、鴨蛋、鴨、銀耳、甘蔗、菱、黑木耳、海蜇皮、山藥、豆漿、香蕉、梨、西瓜等品。

凡辛辣生痰助火的蔥、韭、洋蔥、辣椒、胡椒、姜、八角及油煎和乾燒等品應不吃或少吃。對肺結核患者的飲食烹調也要注意方法,一般以蒸、煮、燉、氽等爲佳,而煎、炸、爆、燴、炙、炒等法均不宜。

肺結核治療方藥

方藥:圓魚(鱉)1個,百部60克,百合60克,白芨30剋制用法:先將圓魚用麥糠火煨乾,焙焦,和其餘藥共研細末.日三次,每次6--9克,沖服.禁忌:夏季服時忌吃莧菜.

方藥:烏龜1個制用法:烏龜用黃泥包住,糠火燒焦去泥,研細末,開水沖服.每日三次,每次1.5克,連服兩個月.適應證:肺結核禁忌:菸酒.

方藥:百部15克,白芨150克,桃仁75克,五靈脂75克,玄蔘75克,山藥90克,牡蠣90克,蜈蚣30克,厚朴30克,鱉甲60克,冬蟲草60克,阿膠60剋制用法:共爲細末,煉蜜爲丸,每丸重7.5克,每次2丸,每日3次,飯後半小時服.適應證:肺癆(空洞型肺結核),吐血,咳嗽,潮,盜汗,吐黃痰,肺痛. #p#副標題#e#

肺結核的中藥治療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熱、盜汗、消瘦爲其主要臨牀特徵。近年來其發病率明顯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因感染結核桿菌而發病。雖然感染後並非立即發病,但一旦感染,終生有發病危險。

本病屬中醫學“肺癆”、“癆瘵”、“肺疳”等範疇。先天稟賦不強、正氣虧耗爲其內因,外受“癆蟲”所染,邪乘虛而入,而致發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療:

1. 氣陰耗傷型

症見面色不華,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並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方藥:太子參15g,雲苓15g,白朮15g,山藥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棗10g,黃芪20g,蓮子15g,當歸12g,白及20g,功勞葉12g。
 
2. 陰虛火旺型

症見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遺精,月經不調,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方藥:龜板10g,阿膠12g(烊化),冬蟲夏草12g,胡黃連10g,銀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麥冬12g,桔梗12g,貝母12g,當歸12g,青蒿15g,知母12g。

3. 肺陰虧損型

症見乾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紅午後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乾喜冷飲,舌紅脈細數。治宜養陰潤肺。方藥:沙蔘12g,麥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藥30g,雲苓15g,川貝12g,菊花10g,阿膠15g(烊化),三七3g(沖服)。#p#副標題#e#

4. 陰陽兩虛型

症見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音嘶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治宜滋陰補陽。方藥:太子參15g,白朮15g,山藥30g,茯苓20g,黃芪30g,紫河車15g,當歸15g,鹿角膠10g,龜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勞葉12g。

治療肺結核的敷貼療法

(1)藥物:五倍子2~3g,飛辰砂1~1.5g。

製法:五倍子及辰砂均研成細末,加水適量,調成糊狀。

用法:將藥塗在紗布上敷於臍窩,用膠布固定,24小時換1次。用塑料薄膜代替紗布可使藥物保持溼潤,療效更佳。

(2)藥物組成:川烏、乳香、沒藥、續斷各15g,雄黃10g,硃砂15g,麝香0 5g。

製法:先將川烏、續斷烘乾,研爲細末;再將乳香、沒藥、雄黃、硃砂,分別研爲細末,然後混合調均勻,再研一遍,瓶貯備用。

用法:取麝香1/3,納神闕(肚臍)穴,再取藥末15g,撒於麝香上面,蓋以槐樹皮(用中國槐),上放預製的艾絨炷點燃灸之,至病人腹中作響,大便下涎物爲止,灸後,藥末用膠布固定。2天1次,灸後只服米湯,食白粥,飲少量黃酒,以助藥力,至愈爲止。

(3)藥物:五倍子1.5g,飛辰砂0.3g。

製法:共研細末,冷開水調成糊狀。

用法:臨睡前塞肚臍,固定,次晨揭去,連用兩晚。

(4)藥物:五倍子適量。

用法:研細粉,用陳醋調成糊狀敷臍,1天1次,3天1個療程。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百合30克(千百合碾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百合剝皮去須切碎(或幹百合粉)與糯米同入砂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加冰糖即成。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點心,溫熱食。20天爲一療程。

【功效】潤肺止咳,寧心安神。適用於肺燥咳嗽,痰中帶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神志恍惚、心神不定以及婦女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