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中醫治療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中醫治療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是由多種原因、多種類型組成原發於腎小球的一組疾病。臨牀特點爲病程長,多有一段時間的無症狀期,呈緩慢進行性發展。尿常規檢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沉渣檢查可見到紅細胞,大多數患者有程度不等的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治療困難,預後較差,典型病例多見於青年男性。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中醫治療

1.病因病理

大多數慢性腎炎患者的病因不清楚。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炎遷延不愈,病程在一年以上,可轉入慢性腎炎。但大部分慢性腎炎並非由急性腎炎遷延而來。其它細菌及病毒感染亦可引起慢性腎炎。慢性腎炎大部分是免疫複合物疾病,可由循環內可溶性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腎小球,亦可由腎小球固有抗原或外源性種植性抗原與抗體在腎小球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激活補體,引起組織損傷。也可不通過免疫複合物,而由沉積在腎小球局部的細菌毒素,代謝產物等通過“旁路系統”激活補體,從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應而導致腎小球腎炎。

中醫角度認識慢性腎炎病因有內外兩端,內因多爲稟賦不足,飲食起居失調,以及七情過用,身勞過度和病後體衰等損傷人體正氣,尤易損及脾、肺、腎三髒,致其陰陽失衡,機能失調。外邪乃風、寒、溼、熱及瘡毒等,每易乘虛侵襲人體,內外相引,阻塞氣機,障礙氣化而發爲水腫。一般外邪致病,多數初發爲風水,常因病情遷延,邪氣羈留,使正氣日漸傷殘,形成慢性腎炎;亦可因病邪乘虛侵襲,伏藏體內,未即發病,久致正氣損傷,肺脾腎功能嚴重失調,方顯現水腫、腰痛(慢性腎炎)等臨牀表現,甚至出現關格、溺毒(慢性腎衰)等危重證候。慢性腎炎的病機特點可概爲本虛標實兩個方面。

①內臟虛損,陰陽失調是病機重點:慢性腎炎絕大部分是由外邪入侵,久羈不去,日耗正氣,逐漸發展而來,故內臟虛損在本病中佔有重要位置。首先,腎居下焦,內寓真陰真陽,其氣化以達三焦,推動水液循環流通,蒸騰布化;其氣化下及州都,主司膀胱開闔啓閉,蓄津排濁;當腎氣不足之時,氣化不行,腎不制水,而發生水腫。故《華佗中藏經》曰:“人中百病難療莫過於水也,水者腎之制也,腎氣壯則水還於海,腎氣虛則水散於皮”,可見腎氣不足是水腫發生的關鍵。其次,脾居中焦,主運化水溼,如堤壩之居中以約制下焦水液而不使氾濫。若脾機不運,則水無所制而氾濫;又腎之蟄藏必藉土封,脾土不強則失去堤防封固之力,則精微易於走失失漏泄,誠如《內經》所云:“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及《雜病源流犀燭》所說:“試觀江湖海河,未有不載於土,行於土中者,故其水得土之衝氣,而足爲蛟龍之所潛藏……亦可知腎之蟄藏,必藉土封之力”。肺爲水之上源而主司諸氣,若肺氣不足,宣降失職,則精微不能佈散;水道失於通調,亦可導致精微漏泄,水液停蓄。因此,縱觀慢性腎炎之發病以及病情演變,與內臟虛損,陰陽失調有密切關係。

②水溼內停,瘀水互結是病機關鍵:水溼內停是肺脾腎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其內臟功能不復則水溼終難清除。臨牀上水溼鬱久不化,易於阻滯氣機,從而成爲瘀血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內臟功能失調亦是產生瘀血的主要原因。血之運行由乎氣,氣虛則推血無力,致血行遲滯,留而爲瘀。若真陰不足,血少脈澀,亦可致瘀。瘀血一但形成,血澀水蓄,水瘀互結,可進一步阻礙氣機,使升降出入乖戾,以致肺失通調,肝失疏泄,三焦決瀆失職,水道爲之不利,又可形成水溼,此即張仲景所說的“血不利則爲水”,唐容川所云“瘀血化水,亦發水腫”之意。綜上所述,內臟虛損,功能失調可以生溼產瘀,溼邪阻滯亦可致瘀,而瘀血的停滯,以影響氣機升降,阻礙三焦通路,損傷臟腑陰陽,化溼生水。如此虛、水(溼)、瘀互爲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從而使病情日趨複雜危重,膠結難愈。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