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白血病如何做好護理措施

白血病如何做好護理措施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若得了白血病應怎樣進行護理呢?

白血病如何做好護理措施

護理措施:

1、休息 白血病患兒常有活動無耐力現象,需臥牀休息,但一般不需絕對臥牀。長期臥牀者。應常更換體位、預防褥瘡。

2、預防感染 感染是導致白血病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兒免疫功能減低,化療藥物對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粒細胞減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粒細胞減少持續時間越久,感染的威脅愈大。預防感染可採取以下措施。

(1)保護性隔離:白血病病人應與其它病種病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細胞及免疫功能明顯低下者,應置單人病室,有條件者置於超淨單人病室、空氣層流室或單人無菌層流牀。普通病室或單人病室需定期進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燻蒸。限制探視者的人數及次數,工作人員及探視者在接觸患兒之前要認真洗手。

(2)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口腔清潔,進食前後用溫開水或口泰液漱口。宜用軟毛牙刷,以免損傷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繼發感染。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塗擦患處。勤換衣褲,每日沐浴有利於汗液排泄,減少發生毛囊炎和皮膚癤腫。保持大便通暢,便後用溫水或鹽水清潔肛門,以防止肛周膿腫形成。

(3)觀察感染的早期表現:每天檢查口腔及咽喉部,有無牙齦腫脹,咽紅、吞嚥疼痛感,皮膚有無破損、紅腫,外陰、肛周有無異常改變等,發現感染先兆時,及時處理。對合並感染者可針對病原選用2~3種有效抗生素口服。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 進行任何穿刺前,必須嚴格消毒。各種管道或傷口敷料應定時更換,以免細菌生長

3、出血護理 出血是白血病患兒死亡的又一主要原因。出血護理參閱本章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護理措施。

4、使用化療藥物時應注意

(1)掌握化療方案、給藥途徑、密切觀察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鞘內注射時,藥物濃度不宜過大,藥液量不宜過多,應緩慢推入,術後需平臥4~6小時以減少不良反應。

(2)熟練穿刺技術。化療藥物多爲靜脈途徑給藥。且有較強的刺激性。藥物滲漏會引起局部疼痛、紅腫及組織壞死。注射時需確認靜脈通暢後方能注入。光照可因起某些藥物分解。如甲氨蝶呤靜脈滴注時需用黑紙包裹避光,以免藥物分解。操作時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護,以免藥液污染操作者。

5、輸血的護理 骨髓暫時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療的必然結果。白血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輸血液成分或輸血進行支持治療。輸注時應嚴格輸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觀察15分鐘,若無不良反應,再按患兒年齡、心肺功能、急慢性貧血及貧血程度調整滴速。輸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輸血引起的不良反應。

6、增加營養,注意飲食衛生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鼓勵患兒進食。食品食具應消毒,水果應洗淨、去皮。

7、消除心理障礙

(1)熱情幫助、關心患兒。讓年長患兒認識珍惜生命的重要意義,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2)向家長及年長患兒介紹白血病有關知識。宣傳兒童白血病的預後已有很大改善。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完全緩解率達95%以上,5年以上存活者達70%左右,部分患兒已獲治癒。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初治完全緩解率已達75%左右。目前已公認白血病不再被認爲是致死性疾病。

(3) 闡述化學藥物治療是治療白血病的重要手段。讓家長了解所用的化療藥物、劑量、副作用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合併感染、出血、血尿、脫髮等)。瞭解定期化驗(血象,骨髓、肝、腎功能、腦脊液等)的必要性,以及患兒所處的治療階段。使患兒能積極接受治療,使治療方案有效進行。

(4)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讓患兒家長交流與護理、治療配合的經驗,講述不堅持治療帶來的危害。

(5)定期召開聯歡會,讓新老患兒家長交流體會。 讓初治者看到已治癒者的健康狀況、從而增加治癒的信心。

8、緩解後的護理 白血病完全緩解後,患者體內仍有殘存的白血細胞(約107個),這是復發的根源,還需堅持化療。化療間歇期可出院,按醫囑給藥及休養。已持續完全緩解1~2年者,化療間歇期可上學,但應監測治療方案執行情況,並教給家長進行護理的技術。

9、健康教育 鼓勵患兒學習,注意體格鍛鍊,增強抗病能力。使患兒的疾病、心理均獲得治癒。持續完全緩解停止化療者,應囑定期隨訪,以便及時發現復發徵象。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