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凍傷的症狀有哪些

凍傷的症狀有哪些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仍處於凍結狀態的患部皮膚冰冷,呈灰、白色或蠟樣,觸之發硬無彈性,可根據以下臨牀指徵對輕或重度凍傷進行估計。寒冷引起的凍傷以四肢和面部局部組織損傷多見,局部凍傷可分爲四度,一、二度爲輕度凍傷,三、四度爲重度凍傷。輕度凍傷區外表具有紅、腫、熱、痛的表現,有明顯的充血和水腫,甚至水皰,主要是由於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凍傷常出現在手指、足趾、耳郭及鼻尖等末梢循環易受影響的部位,其他部位受寒時也可發生凍傷。凍傷局部皮膚冰冷、蒼白或花斑色、疼痛、麻木、腫脹感。

凍傷的症狀有哪些

I度凍傷:傷及表皮層(類似I度燒傷),局部紅、腫、熱、癢、痛。數日後表皮幹脫而愈,不留疤痕。

Ⅱ度凍傷:傷及真皮層(類似淺Ⅱ度燒傷),局部紅腫明顯,且有水皰形成,無感染,2~3周後脫痂癒合,癒合後留有少許疤痕。併發感染創面有潰破者,愈後疤痕更嚴重。

Ⅲ度凍傷:復溫後肢體可明顯水腫,膚色紫紅、青藍,皮膚溫度較低,甚至接近於室溫。傷部皮膚感覺遲鈍,甚至消失,自覺疼痛較Ⅱ度強烈。多數有水皰出現,皰較小,且常不分佈到足趾、手指端,皰壁較厚,皰液爲血性,早期呈紅色,癌底呈灰白或污穢色,隨後皰液轉爲褐色甚至黑色。出現血性水皰是Ⅲ度凍傷與Ⅱ度凍傷的重要區別。由於傷及皮下甚至其下的組織,傷部逐漸形成較厚而硬的黑色痂皮,較難脫落。對於肢體某段深部均已壞死的患部,該部炎症反應可能不很明顯,腫脹較輕,不生水皰或僅有少數小血皰,感覺消失,隨着壞死組織水分不斷蒸發,凍後2~6周該部變幹、變黑,終將脫落。壞死部的分界線在復溫後約2周即有可能出現,但殘端的自動脫落要遷延較長時間,甚至需2個月或更久。重度凍傷的肢體中,通常是各度凍傷並存,由近端向遠端逐漸加重。

Ⅳ度:凍傷累及肌肉,甚至骨骼,是最嚴重的一種凍傷,可以發生乾性壞疽,若處理護理不當可轉爲溼性壞疽,常留傷殘及功能障礙。由於壞死的肢端脫落後成爲殘肢,故可造成殘疾。四度凍傷一般由前三度進行性加重而致。

凍瘡是在凍傷前,身體某些部位出現的疼痛和燒灼感。凍瘡是由於暴露在嚴寒的環境中引起的,有時甚至氣溫不很低也可引起。不易治療,而且可以持續很多年。好發於冷防護較差的部位,如足、指(趾)、耳、鼻、頰。受累部位初期出現麻刺、燒灼感或鈍痛,隨之發生皮膚蠟樣蒼白、變硬和感覺缺失,腫脹僅在復溫後迅速出現。組織損傷的範圍與程度在復溫後比較明顯。輕者僅出現紅斑、水腫和輕微疼痛,持續數小時;重者出現水皰、皮膚或深部組織壞死。

凍僵又稱意外低溫(accidental hypothermia),是寒冷環境引起體溫過低而發生的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凍僵時疾病有一發展過程,初期有不安、頭痛、四肢關節僵硬、皮膚冰冷、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增高等。體溫低於35℃時開始嗜睡、反應遲鈍、呼吸心跳減慢。低於26℃時出現昏迷、血壓下降、心律失常及室顫、心跳停止等。低溫還可引起肝、腎、胃等功能變化。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