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狼瘡性腎炎的發病機理

狼瘡性腎炎的發病機理

來源:男爵風    閱讀: 8.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病因

狼瘡性腎炎的發病機理

狼瘡性腎炎迄今病因難以確定,但狼瘡性腎炎的與遺傳、病毒感染、性激素和應激等因素具有很大的相關性。

1.心理因素

一些研究揭示心理應激不僅可以促發狼瘡性腎炎病情活動,而且也可能是引起狼瘡性腎炎的原因。然而應激對個體的反應強度受個體素質、人格特徵和應激性生活事件的強度、持續時間及頻度的影響。

2.遺傳因素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狼瘡性腎炎的發病中起決定作用。狼瘡性腎炎病人可有家庭史,近親患病率較高。HLA﹣DR2檢出率明顯較正常人爲高,HLA﹣DQW1、HLA﹣DQW2、HLA﹣B8、也較多見。此外,C2、C4、Clr、及Cls缺乏易患狼瘡性腎炎。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深化了狼瘡性腎炎免疫遺傳學的研究,提示MHC基因等以外的一些“自身免疫基因”可能在狼瘡性腎炎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性激素

鑑於本病女性顯著多於男性,且多在生育期發病,故認爲雌激素與本病發生有關。妊娠可使半數病人惡化。狼瘡性腎炎實驗動物給以雌激素使病情加重,如給以雄激素可減輕病情。現已發現本病患者無論男女,其雌酮羥基化產物均升高,而睾丸酮則降低。

4.環境因素

(1)病毒感染

許多學者認爲本病與慢病毒(C型RNA病毒)有關。在患狼瘡性腎炎的新西蘭雜交小鼠NZB/NAWF1組織中檢出C型RNA病毒,雖然病人組織中尚未證明存在此種病毒,但血清中可檢出搞RNA﹣DNA抗體。

(2)陽光或紫外線照射

皮膚角細胞受紫外線刺激,分泌白介素1刺激B細胞,並誘發T細胞產生白介素2,刺激免疫系統使病情惡化。有人認爲紫外線使DNA轉化爲胸腺嘧啶二聚體,使抗原性增強。日光過敏見於40%的狼瘡性腎炎患者。寒冷或強烈電光照射亦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此外,某些藥物及食物的變化也可能和狼瘡性腎炎的發生有關。#p#副標題#e#

二、病理

1.發病機理

狼瘡性腎炎發病機理目前尚無肯定的、可重複驗證的、動物實驗與臨牀結果一致的結論。目前多數學者認爲,一些外來抗原(如逆病毒)和內源性抗原(如DNA、免疫還需蛋白、淋巴細胞表面抗原)作用於免疫調節功能異常的患者,使B淋巴細胞高度活躍增殖,產生大量自體抗體,並與相應抗原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沉積於腎小球是狼瘡性腎炎的主要發病機制。DNA與腎小球基底膜結合,並與循環中抗DNA抗體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亦可參與狼瘡性腎炎的發生。一些補體成分的缺陷以紅細胞和吞噬細胞上FC或C3b受體密度減低,對免疫複合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可增加免疫複合物在組織中的沉積,加重組織損害。補體激活,趨化因子形成,白細胞聚集,再釋出一系列炎症介質及細胞因子,導致小血管炎症及腎小球損害。與此同時,腎間質也有明顯白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這與細胞間粘附因子(ICAM)及MHC抗原有關。腎間質病變的嚴重程度通常與腎小球病變相一致。部分病人腎小球病變較輕,而以間質小管病變爲主。

2.病理改變

由於狼瘡性腎炎的發病機制十分複雜,因此其腎臟病理改變也呈多樣化及多變化,每一患者的腎小球、腎小管間質及小血管均可能出現不同的改變。狼瘡性腎炎主要組織學改變在腎小球,但是腎小管間質及小血管的改變同樣也決定患者的預後。腎組織病理的損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抗體沉積的數量和所誘發的炎症反應的強度。持續的抗體沉積,並不斷引發炎症,最終導致不可逆的損害。其腎臟病理改變的特徵爲:“鐵絲圈”病損:由於內皮沉積物而使基膜增厚,電鏡和免疫熒光檢查有大量的內皮下沉積物,是狼瘡性腎炎腎損害的重要特徵;蘇木素小體:一般認爲是抗核體在原位造成細胞損傷所致,由核染色聚集而成;壞死性血管炎: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呈纖維素壞死;電鏡下可見電子緻密物沉積、核碎裂、病毒樣顆粒和包涵物;免疫熒光檢查:有瀰漫性顆粒狀沉積物,以IgG、C3爲主。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