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雨水節氣的習俗盤點

雨水節氣的習俗盤點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國有些地區,雨水這一天女婿、女兒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送禮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這稱爲“接壽”,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壽緣” 長,長命百歲。

雨水節氣的習俗盤點

在我國有些地區,雨水這一天女婿、女兒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

送禮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這稱爲“接壽”,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壽緣” 長,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恭敬地給岳父岳母送去。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能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雨水節,在川西民間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節氣。這在川西民間稱爲“撞拜寄”,即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撞着誰就是誰。“撞拜寄”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爲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

雨水節,在川西民間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節氣。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滿一種雨意濛濛的詩情畫意:早晨天剛亮,霧濛濛的大路邊就有一些年輕婦女,手牽了幼小的兒子或女兒,在等待第一個從面前經過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經過,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攔住對方,就把兒子或女兒按捺在地,磕頭拜寄,給對方做乾兒子或乾女兒。

這在川西民間稱爲“撞拜寄”,即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撞着誰就是誰。“撞拜寄”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爲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當然“撞拜寄”現在一般只農村還保留着這一習俗,城裏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學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只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走到一起聚聚……

佔稻色

佔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卜當年稻穀收穫的豐歉。“成色”的好壞,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是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着收成不好,米價將貴。

送雨水

四川成都東山客家雨水節上,有個民俗是女兒給父母、女婿給岳父母送節。女婿送節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稱爲“接壽”,祈求岳父母長命百歲。女兒則是燉了豬腳、雞湯,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由女婿給岳父母送去。這是女婿對辛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母還要回贈雨傘,女婿出門奔波可以遮風擋雨,祝福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

回孃家

在川西一帶,出嫁的女兒這天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爲其縫製一條紅褲子,貼身穿,據說這樣可保儘快懷孕生子。這個習俗現仍在農村流行。

“拉保保”是四川一些地區的民間習俗。舊社會,人們迷信命運,爲兒女求神問卦,看自己的兒女好不好帶,尤獨子者更怕夭折,一定要拜個乾爹,按小兒的生辰年月日時同、金、木、水、火、土,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合相剋的關係,如果命上缺木,拜乾爹取名字時就要帶木字,才能保險兒子長命百歲。此舉一年復一年,久而盛開一方之俗,傳承至今更名拉“保保”。

在正月雨水節拉乾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還有不擇時日地址所謂“拜拉路乾爹”、“上門拜乾爹”者。是日,羅漢寺山門前,古柏森森的道路上人流如潮,巫卜星相、低錢香蠟、小食攤點、流動商販,雲集道旁善男信女,大家閨秀、公子哥兒、山民村姑,三五成羣,拉拉扯扯,擠來擁去,歡聲笑語,熱鬧非常。要拉乾爹的父母手提裝好酒菜香蠟紙錢的篼篼、揹着、抱着、牽着娃娃在人羣中穿來穿去找準乾爹對象,如果顧娃娃長大有常識就拉一個知書識禮有字墨的文人爲乾爹;如果娃娃身體瘦弱就拉一個身材高大強壯的人作乾爹。一旦有人被拉着當“乾爹”,有的扯脫就跑,有的扯也扯不脫身,大都爽快的應允,認爲這是對自己的信任,相信自己的命運也會好起來。而今,雨水節這天由竹溪公園舉辦“拉保保”,已成爲遊園中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

雨水與“二月二”

“二月二”這一節日習俗起源很早,民間流傳“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象徵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它是從上古時期人們對土地的崇拜中產生、發展而來,在南、北地區形成了不同的節俗文化:南方爲“社日”,北方爲“龍擡頭”節。

按照北方地區的舊俗,這一天,人人都要理髮,意味着“龍擡頭”走好運,給小孩理髮叫“剃龍頭”;婦女不許動針線,恐傷“龍睛”;人們也不能從水井裏挑水,要在頭一天就將自家的水甕挑得滿滿當當,否則就觸動了“龍頭”。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麪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麪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類似龍擡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爲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人類產生了對土地的崇拜。進入農業社會後,又把對土地的信仰與農作物的豐歉聯繫在一起。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習俗內容豐富,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