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中醫治療舌癌有哪些專業藥方

中醫治療舌癌有哪些專業藥方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舌癌多由心脾毒火或陰虛火毒燻蒸所致,初期多爲實熱之徵,繼則本虛標實,晚期可出現正氣衰敗之象。中醫對本病的治療以清熱瀉火、解毒散結爲原則,或佐以扶正之品,能減輕痛苦,延長生存期、提高存活率。中醫藥除了運用辨證施治外,也可運用單方、驗方及外治法等,可提高療效。

中醫治療舌癌有哪些專業藥方

(1)藥物治療

1)火毒瘀結型。

主證:舌的一側出現結塊,觸之較硬,或伴潰瘍、糜爛,合併感染時伴灼痛,有時流涎,口氣腥臭,間有煩燥,便祕、溲赤、舌質紅或紅紫,苔薄黃,脈細弦。

治法:瀉火清火,化瘀解毒,消腫散結。

方藥①: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犀角地黃湯(《千金方》)加減,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竹葉,犀角(水牛角30g代之),生地黃,白芍,丹皮。

熱甚者加川連、黃柏、黃芩、山梔、竹葉、山豆恨、制川軍等;毒盛者加七葉一枝花、自花蛇舌草、蜀羊泉、石上柏、天葵子、龍葵等抗癌解毒;局部硬結者加夏枯草、山慈姑、貝母、海藻等軟堅散結;不寐加炒棗仁、柏子仨、夜交藤、合歡皮;納少加谷麥芽、焦山楂、佛手片;便溏加茯苓、澤瀉、車前子。

分析:導赤散爲清心火,利小便的方劑,心經熱盛,火炎於上則口舌生瘡。方中生地黃涼血,竹葉清心,木通降心火、利小便;生甘草梢瀉火全方具有清心涼血、利水導熱之功。犀角地黃湯中犀角清熱涼血、並能解毒,(因犀角藥源稀少,價格昂貴,每以水牛角代之)。自芍和營泄熱;丹皮瀉血中伏熱,涼血散瘀。兩方合用適用於火毒瘀結型舌癌。

方藥②:仙方活命飲(《外科發揮》)加減。炮山甲,天花粉,白芷,赤芍,制乳香,制沒藥,皁角刺,當歸尾,陳皮,金銀花,夏枯草,大黃,山慈姑,生甘草。

熱毒熾盛,潰破而成翻花狀者,加蚤休,半枝蓮,馬勃,熱毒蘊結,氣滯血瘀、疼痛難忍者,加全蠍,露蜂房,熱毒陰虛,口乾舌紅,光剝無苔者,加生地,玄蔘,鮮蘆根,;頸項結塊者,加昆布,海藻。

分析:方中炮山甲、皁角刺消腫潰堅;當歸、赤芍、制乳香、制沒藥活血散瘀,通絡止痛;山慈姑、天花粉、夏枯草、白芷、陳皮祛風化痰、軟堅散結;金銀花、大黃、甘草清熱解毒。全方共奏消腫軟堅、活血止痛、清熱解毒之功。爲治療舌癌熱毒蘊結,腫塊日久或頸淋巴結轉移而正氣未衰者。

2)心脾鬱火型。

主證:舌部變厚,或爲硬結,如菌如豆,或有糜爛,流涎穢臭,口渴喜飲,尿黃量少,舌淡苔黃,脈數。

治法:清心瀉脾、解毒散鬱。

方藥: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合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加減。生地,竹葉,木通,石膏(先煎),藿香葉,梔子,黃連,山豆根,蒲公英,藤梨根,天花粉,甘草梢。

便祕、煩中、失眠者,加蓮子芯,酸棗仁,夜交藤,腫處疼痛、焮熱者,加金銀花,夏枯草,白花蛇舌草。

分析:方中生地、竹葉、木通、甘草爲導赤散,具有清心火、利小便之功,使心經實熱得以從小便面出。藿香葉、防風疏散伏火,乃“火鬱發之”之意;石膏、梔子則瀉脾胃之積熱;復加黃連、山豆根、蒲公英、藤梨根、天花粉清熱解毒,抗癌散結。全方清心瀉脾、解毒散鬱,爲治療心脾鬱火型舌癌常用方。

3)熱盛陰虛型。

主證:舌癌硬結不斷增大,侵犯肌層或口底合併感染或因放療後出現口腔粘膜糜爛、口咽乾燥、煩燥發熱、便祕溲赤、舌光質紅紫,脈細弦數。

治法:清熱瀉火,解毒散結,佐以養陰。

方藥:增液湯(《溫病條辨》)合豆根二冬湯(《腫瘤防治康復全書》)加減。生地,玄蔘,麥冬,天冬,石斛,知母,山豆根,絞股藍,黃芩,半枝蓮,豬苓,茯苓,全瓜蔞,川連,白朮,太子參,淮山藥,浙貝,甘草。

分析:方中山豆根、黃芩、川連、半枝蓮清熱瀉火,全瓜蔞、浙貝解毒散結;生地、玄蔘、天冬、麥冬、石斛,知母養陰生津;太子參、淮山藥、白朮、甘草健脾益氣,扶正祛邪,全方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標本兼圖。

4)正虛毒瘀型。

主證:形體羸瘦,神疲倦怠,舌菌大如泛蓮或口腔粘膜糜爛,舌紅絳少苔,脈細數。

治法:補氣養血育陰,解毒化瘀散結。

主藥:二參仙鶴草湯(《腫瘤防治康復全書》),黨蔘,沙蔘,雲茯苓,白朮,甘草,當歸,黃芪,生地黃,仙鶴草,知母,竹葉,山豆根,蚤休,青黛(包)。

分析:方中黨蔘、茯苓、白朮、甘草健脾益氣;當歸養血補血;地黃滋陰補血,沙蔘、知母養陰生津;黃芪、仙鶴草補氣託毒;竹葉、山豆根、蚤休、青黛清熱解毒。

(2)外治法

1)北庭丹(《丹溪祕傳》)。

藥物:番硇砂、人中白各,瓦上青苔、瓦松、青雞矢各,麝香、冰片備。

用法:用磁針刺破舌菌(病變部位),以北庭丹少許點之。

2)水澄膏(《醫宗金鑑》)——外敷方1。

藥物:水飛硃砂、白芨、白蘞、五倍子、鬱金、雄黃、乳香。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米醋調後外敷患處。

3)外敷方2。

藥物:佛甲草汁,攻瑰蜜,沒藥,龍腦。

用法:研末攤棉紗布上,貼患處,常常替換。

4)外敷方3。

藥物:黃柏,青黛,肉桂,冰片。

用法:上藥各研爲細末,再共研,瓷罐收貯,用少許敷患處。

5)外敷方4。

藥物:山豆根,冰片。

用法:上藥共研爲細末,外敷患處。

6)外敷方5。

藥物:錦地羅。

用法:醋磨濃汁敷患處。

7)外敷方6。

藥物:金黃膏或玉露膏加斑蝥粉。

用法:每次少許敷貼患處。

8)漱口方1。

藥物:白礬,銅綠。

用法:上藥共研爲細末,敷於患處,並以溫醋漱口。

9)漱口方2。

藥物:50%乙醇浸漬升麻根,製成流浸膏,自英,天葵子。

用法:上藥混合,用適量碘化鉀和水漱口。

10)漱口方3。

藥物:絞股藍若干。

用法:煎湯或開水沖泡漱口。

11)漱口方4。

藥物:庶蟲7枚(微炒),鹽。

用法:用1000ml水煎至250ml,分數次含於口中片刻吐出,勿咽,每日3~5次。

12)外洗方1。

藥物:漏蘆,藜蘆,95%乙醇。

用法:將上2味藥浸泡入乙醇中72小時後過濾即成。用棉花或軟布浸藥後塗洗瘡面。

13)外洗方2。

藥物:地鱉蟲,生薄荷。

用法:上藥研汁,布捻舌下腫處。

(3)單方驗方

1)土貝煎。

藥物:土茯苓,土貝母。

用法:每日1劑,煎汁內服。

2)二豆煎。

藥物:刀豆子,赤小豆,半夏,黃連。

用法:每日1劑,煎汁內服。

3)梅花點舌丹。

藥物:乳香、沒藥、硼砂、熊膽、冰片、雄黃、葶藶子、血竭、沉香、珍珠、牛黃、麝香、硃砂、制蟾酥、白梅花,生石決明。

用法:每丸0.15g,每服3丸,含化用白酒或白開水送下,或醋泡化後敷患處。

4)六神丸。

藥物:牛黃、明雄黃、珍珠、麝香、冰片等。

用法:每丸0.35g,每次10~20丸。曰中徐徐含化。每日5次。

5)小金丹。

藥物:白膠香、草烏、五靈脂、地龍,木鱉子,制乳香、制沒藥、當歸、麝香、古墨炭。

用法:每丸1.46g,腫塊將潰及潰久者,每日服2丸。小兒每次1丸,研碎後以酒調服。

6)敵癌丸。

藥物:白花蛇舌草、穿心蓮、虎杖、金牛根、枝花頭、急性子、水蛭、徐長卿、韓信草、蟾酥、壁虎、蜈蚣、荸薺粉。

用法:每次10g,每日3次,吞服。

7)蜈蚣散。

藥物:蜈蚣若干條。

藥物:蜈蚣洗淨、烘乾研末,每次2~4g,每日1次,用紅花酒沖服。

8)紫草根糖漿。

藥物,紫草根,

用法:每100ml糖漿內含藥量相當於紫草根生藥16g,每次10ml,每日3次。

(4)藥膳療法

1)藥物組成:烏梅乾10g,蜂蜜適量。

用法:烏梅煎湯後,杯中放入1/3的烏梅湯,1/3蜂蜜,1/3涼開水,加少許檸檬汁製成飲料。

2)藥物組成:竹葉,鴿蛋。

用法:把竹葉置入鍋內加水300ml後放入鴿蛋,共煮至熟,把鴿蛋取出擊破其殼後再置入鍋內共煮,另取少許鮮嫩竹葉用開水燙熱,迅速取出置於盆子底部襯底,把鶴蛋放在有鮮竹葉襯底之盆上,服食鴿蛋。

3)藥物組成:薏苡仁,鮮冬瓜,油、鹽各少許。

用法:鮮冬瓜去皮、冼淨後切成方塊待用。薏苡仁淘洗乾淨人鍋內,加水適量煮湯,俟薏苡仁煮開花時,放入冬瓜煮熟,調入油、鹽少許即可食用。喝湯吃薏苡仁及冬瓜,每日1~2次。

4)藥物組成:苦瓜1條、鹽、蔥末少許。

用法:先在鍋內加水1750~2000ml,煮沸後放入苦瓜用小火慢慢燉煮,至苦瓜軟熟,熄火,加少許鹽和蔥末,調勻即可食用。

5)藥物組成:大西瓜的中果1/8個,排骨,鹽少許、冷水2000ml。

用法:將西瓜皮洗淨,削去外皮,切成丁塊;將排骨洗淨,放入鍋內,加入冷水,用大火煮沸,加入西瓜皮丁,再用小火煮20分鐘,加少許鹽,油,即可食用。

6)藥物組成:胡蘿蔔,荸薺,芫荽。

用法:胡蘿蔔切成片,與荸薺一起加水煮沸5分鐘左右,加入蕪荽同煎,煮沸後代茶飲。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