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小孩意外受傷怎麼辦

小孩意外受傷怎麼辦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歲女童悅悅在佛山接連被兩輛車碾過的新聞成爲市民關注的焦點。悅悅的遭遇在引發人們反思的同時,也再次將兒童意外傷害這一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小孩意外受傷怎麼辦

事實上,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家有孩子的父母們,都可能在某個不期然的時刻成爲某宗兒童意外傷害的目擊者。導致這些意外傷害的原因,可能是車禍,可能是跌倒,也可能是燙傷,意外發生的地點,可能在公路上,可能在遊樂場所,也可能就在自己家中。

當幼小的生命突然遭遇這些意外傷害時,如果你就在現場,應該做些什麼,又應該避免做什麼呢?

●溺水、道路交通傷害和跌倒是目前對我國兒童造成傷害的“三大殺手”

●孩子跌倒頸背受傷嚴重時,最好由受過培訓的院前急救人員搬動

●家長應督促玩自行車、滑板的孩子佩戴好頭盔、護膝等保護器具

孩子遭遇車禍怎麼辦?

移動孩子時要託好頸部

據衛生部統計,溺水、道路交通傷害和跌倒是目前對我國兒童造成傷害的“三大殺手”。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急診科主任秦偉毅教授表示,無論哪種原因造成的嚴重傷害,家長或目擊者應在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對受傷的孩子採取適當的現場保護、止血、心肺復甦等措施,等待專業急救人員的到來。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朱小春表示,發現兒童受傷後,應首先觀察孩子有沒有意識,“可以輕輕搖一搖孩子,叫叫他,看看他的鼻子有沒有呼吸。”與此同時,還要迅速查看孩子是否有大的傷口。如果發現孩子頭部、四肢或背部有大的出血,應就近拿較乾淨的布條摺疊後進行加壓包紮止血。“如果孩子胸部有開放性損傷,還要用乾淨的毛巾等堵住傷口,避免進一步的損傷。”

提醒:儘量整體平移受傷孩子

秦偉毅提醒,孩子遭遇車禍後如果躺在交通路段上,應想辦法把孩子轉移到較安全的地點。移動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頸部和脊柱,儘量把孩子整體平移到路邊。“如果能找到硬板,最好先將孩子移到硬板上,像放在擔架上一樣轉移。”

如果發現孩子有斷肢,一定要先固定好斷肢再移動孩子,“千萬不要讓斷肢來回晃動”。如果自己無法移動孩子或孩子傷勢太重不宜移動,應在孩子周圍放置明顯標誌物,提醒過往車輛不要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心肺復甦也是目擊者可以對孩子採取的一種救援方式。但對因車禍等受到創傷的孩子,不能輕易進行心臟按壓,因爲孩子可能存在肋骨骨折的情況,進行按壓反而會加重損傷。

孩子跌倒怎麼防?

衛生部出臺《指南》教你正確做法

今年9月,衛生部發布《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其中指出,跌倒已成爲我國兒童傷害的主要原因,處於傷害原因構成比的前三位。在世界範圍內,跌倒也是兒童第一位傷害原因。

《指南》指出,骨折、扭傷、拉傷、脫臼、擦傷、腦震盪等都是兒童跌倒後可能遭受的傷害,其中肢體骨折和頭部損傷最常發生,而跌倒後的顱腦損傷、脊柱脊椎損傷可導致兒童死亡或終身殘疾。“兒童有自己的發育特點,不能將他們簡單地理解爲一個小型號的‘大人’。”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王非分析說,兒童的頭部重量和體積都較大,與成人相比,更容易發生跌倒損傷,也可能傷得更重。

指南解讀:

0至3歲:小心學步車、BB椅

《指南》指出,嬰兒易從童車、童牀、車座或樓梯上墜落。1~3歲的兒童,運動和平衡能力較差,更易從樓梯、臺階、學步車、傢俱或遊戲器械上墜落,也可能墜入打樁孔和建築物縫隙等成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王非提醒,對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而言,家長的看護特別重要。“孩子的玩具和生活用品使用不當,也可能造成傷害。比如有些家庭會選用學步車,孩子推着走時,如果速度過快,孩子可能失去重心跌倒。”此外,不少酒樓爲孩子提供的BB坐椅,造型不一,有的存在安全缺陷,孩子可能從BB椅的縫隙中滑落,甚至連人帶椅翻倒。

5歲以上:小心自行車、滑板

5~9歲的兒童開始脫離成人照看,獨自外出活動,自身缺乏安全與危險的體驗,因而容易從運動器械上墜落或被別人推倒或推下。10歲以上兒童的跌倒多發生在運動娛樂時,如與同學追逐打鬧造成碰撞和跌倒,在體育課上跑步時滑倒或被撞倒,滑冰或滑板運動時摔倒等。

王非提醒,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已經看護得不那麼嚴了,他們會在玩滑梯、騎自行車或玩滑板時“發明”一些危險動作。這一階段的孩子,除了進行安全教育外,督促他們佩戴好各種保護器具便顯得尤爲重要。

“孩子從自行車上摔下時,頭部可能撞到路基上,玩滑板時一旦摔跤,則容易造成手、腕、肘、膝等部位的損傷甚至脫臼,因此一定要讓孩子戴好頭盔、護腕、護肘、護膝等保護器具,再進行這類運動。”

專家支招:

受傷部位不同 應對措施有別

1.手腕和前臂:骨折應臨時制動

手、腕、前臂和肘的骨折是兒童跌倒後比較常見的外傷。如果孩子跌倒後疼痛和哭鬧,這些部位出現異常活動或明顯畸形,可以用一本雜誌或一本書卷起托住孩子的手腕或前臂,再用絲巾託掛在胸前,然後去醫院。“家長們不妨買一套小夾板放在家裏,萬一發生骨折,可以用作臨時制動。”

如果孩子的四肢有傷口,斷骨從皮膚裏戳出,最好拿幾塊紗布或其他乾淨的布先蓋上,然後纏上繃帶,進行包紮以壓迫止血。

2.肘部:脫臼後及時找醫生復位

肘部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在1至5歲的兒童中很多見,一旦發現孩子肘痛、不願意活動,要及時找醫生爲孩子檢查。 3.腳踝:扭傷後可用冰水袋鎮痛

孩子腳踝扭傷後,不要對扭傷部位反覆推揉,這樣做會加重孩子軟組織內的出血,“可以用家裏冷藏的袋裝牛奶,或10℃左右的瓶裝水立即壓迫降溫,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疼痛和腫脹。”他提醒,不要直接用冰塊敷在孩子的患處,否則可造成壓傷和凍傷。

4.頸背部:受傷重時別輕易搬動

孩子如果頭部跌傷,出現嘔吐甚至昏迷的情況,應警惕孩子可能有顱內出血,要及時就醫。

如果孩子跌倒後喊脖子或背部疼痛,出現頭或四肢不能動的情況,要警惕可能發生脊柱脊髓損傷。此時最好撥打120,請受過培訓的急救人員來搬動孩子。如果盲目提拽孩子的四肢使背部屈曲,或沒有對受傷的頸部進行保護,斷裂的脊骨可能損傷脊髓,導致癱瘓。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