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中年男性成爲肝癌的主要人羣

中年男性成爲肝癌的主要人羣

來源:男爵風    閱讀: 9.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統計顯示,近50%的肝癌患者是40至50歲的中年男性,男性發病多於女性,中年男性已成爲肝癌的主要侵襲對象。這些人都正處在事業的頂峯,正是創業打拼的黃金時期,爲什麼會比其他人羣容易患上肝癌呢?專家表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中年男性作爲家庭和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事業發展常常伴隨吸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和長期疲勞緊張,這些都會殃及肝臟成爲誘發肝癌的重要高危因素。

中年男性成爲肝癌的主要人羣

專家建議,40歲以後的中年人應每年定期體檢,特別是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標記物陽性、有慢性肝病臨牀表現者,以及確診的肝硬化患者、有5年以上的酗酒史合併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的人,應3至6個月查體1次,一定要做肝臟B超、甲胎蛋白等檢測。

長期疲勞緊張損傷肝臟

糖尿病者發生肝癌增三倍

常吃可以看到在肝癌病人中,工作勞累、精神緊張、經常熬夜的人佔了相當比例,且有上升趨勢。40至50歲的中年男性正處於事業頂峯,長期過勞、菸酒過度已經成爲他們工作生活的常態。肝臟是人體最敏感、脆弱的器官,勞累、熬夜、酗酒都會傷害肝臟。這種長期的傷害會轉化成慢性肝損傷,極易導致肝癌。此外,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會導致人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造成免疫力低下,容易誘發肝癌。

國內外大量研究已經證實肝癌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首先,長期酗酒是損害肝臟的第一殺手。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可引起肝硬化,並發展爲肝癌。其次糖尿病作爲生活方式病正在成爲肝癌的另一大潛在羣體,糖尿病患者發生肝癌的危險性要比普通人增加兩到三倍。這是由於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島素抵抗所致脂質代謝障礙,其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出現障礙,最終使脂肪酸在肝內存積下來,並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由於身體裏胰島素含量較高,脂肪酸的線粒體b氧化過程被抑制,肝臟被慢性炎症反覆刺激之後,極易癌變最終導致肝癌的發生。如果糖尿病患者合併有肝炎,這一機率還將大大增加。另外,吃黴變的花生、玉米以及用地溝油炸出來的油條也可使肝癌的發生率增加33%至66%。因此,中年男性做到起居有規律,適當鍛鍊和保持樂觀的情緒,保持勞逸結合的工作狀態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肝癌不可或缺的前提。

八成肝癌者有肝病史

監測乙肝丙肝減少癌變機率

肝癌的發生與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這些傳染性疾病密切關聯,再肝癌病人中,有乙肝等肝病史的患者佔80%左右,乙肝感染者發生肝癌的概率較無乙肝感染者高數十倍。而丙型肝炎病毒被認爲是發達國家肝癌發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近年來丙肝感染誘發的肝癌病例在我國有上升趨勢。

專家認爲,預防肝癌必須建立綜合預防體系。首先是加強疫苗接種,預防與控制各類肝炎,這無疑會對肝癌的發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同時建議成年人在確定沒有攜帶乙肝、丙肝病毒的情況下,也要注射肝炎疫苗。

其次要加強對肝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儘管肝病患者比健康人羣肝癌患病率高,但也只有少部分人轉化爲肝癌。只要積極保護肝臟,癌變的機率會大大減少。肝病患者預防肝癌應做到以下幾點:在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肝病;避免使用損害肝臟的藥物;減少X線等放射性物質對肝臟的照射;避免和及早治療各種感染,避免各種創傷和手術,因爲麻醉、手術創傷都對肝臟功能恢復不利,必要時應選擇在肝功能恢復後再做各種手術;同時應戒酒戒菸。

肝癌首次治療很重要

選擇大醫院有經驗的醫生

隨着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肝癌的5年生存率已明顯提高,直徑小於5釐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接近50%,小於2釐米的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更高達70%,肝癌已由“不治之症”轉變爲“部分可治”。

肝癌獲得滿意療效的關鍵是早期發現。患有慢性遷延性肝炎或肝硬化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肝癌高危人羣,應每3至6個月進行一次甲胎蛋白檢測和B超檢查,這是一種經濟、簡便、有效的早期發現肝癌的方法。一旦發現肝癌,應到大醫院就診,首次治療對肝癌的預後有重要意義。腫瘤治療講究科學規範化,在什麼期首選用什麼方式是有規定的,其治療原則是以外科爲中心的綜合治療。在早期沒轉移的時候,通常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案。對於那些有機會手術治療的患者,選擇什麼醫生與疾病的預後很有關係,因此要強調專業的醫院、有經驗的醫生提供的更專業的治療。

如果失去了手術機會,目前比較常用的治療方式有局部治療如介入的血管(封堵)栓塞、射頻、微波、冷凍以及靶向治療等。肝硬化比較嚴重而腫瘤較小的患者,可以選擇酒精注射、微波、射頻消融等微創治療。因腫瘤巨大切除困難或病竈較廣泛的,可選擇介入治療,部分病人腫瘤可能縮小而獲得二次手術切除的機會。對於肝硬化嚴重、無大的管道侵犯的腫瘤、無遠處轉移的情況下也可選擇肝移植治療。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