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艾滋病人必須終身服藥

艾滋病人必須終身服藥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艾滋病人必須終身服藥

對艾滋病的認識在加深

過去,艾滋病一直被視爲世紀瘟疫,人人談艾色變,認爲這是不治之症,感染必死。衛生部疾控局副巡視員孫新華表示,感染艾滋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積極治療。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艾滋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被業內人士普遍認定爲慢性病,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治癒,但只要按要求服藥,壽命可以延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終身帶毒終身服藥是可以控制病情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如果懷疑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潛在因素,應該及時到定點機構去檢測。這是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前提條件,一旦確診,可以及時對症治療。有些人來檢測時已經是晚期,治療效果差了很多。

衛生部艾滋病臨牀專家工作組組長張福傑強調,我國目前所有的縣級疾控部門均已具備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能力。今年1至10月,共檢測831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0.9%。如果不接受治療,患者存活期一般僅爲1至2年。

消除艾滋病恐懼和歧視

中國國務院《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屬同時享有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並受法律保護。與此相對的是,固有觀念使艾滋病感染者羣體處境艱難,在不少人的意識中,艾滋病仍意味着罪惡、可恥和危險。

吳尊友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遭受就學就業歧視、家人鄰里疏遠的情況相當普遍。曾有一個艾滋病人對他說,飯桌上只要他一坐下,所有人就都走了。這主要是社會大衆對艾滋病的認識不夠引發的莫名其妙的擔心、恐懼,導致了莫名其妙的歧視。

去年,我國共有1043起艾滋病職業暴露報告,經及時處理,未發生一例感染。吳尊友提醒,在醫務界,因爲有職業暴露風險,這種歧視更爲嚴重。可通過醫療行政部門加強管理,醫務人員提高防範措施,來避免風險,消除恐懼和歧視。

據介紹,2010年我國修改《出入境管理條例》,取消國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入境限制時,曾引發大衆對國人增加艾滋病感染機率的恐慌。一項網絡調查顯示,84%的被訪者表示擔心而堅決反對取消限制。衛生部開展的2012年公衆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的調查顯示,公衆對艾滋病的防治以及相關政策知曉率有所提高。

抗病毒治療機構建立

在我國,艾滋病治療得到高度重視,衛生部曾下發兩個文件,對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及相關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定點治療、實行首診首問負責制;不允許拒絕或推諉病人;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技術支持。

衛生部公佈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國建立了3430個抗病毒治療機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國累計治療成人病人達19.7萬人,符合治療標準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比例目前已達84.0%,接受治療病人的病死率顯著下降。北京已建立中國首個大規模的MSM(男男同性戀)高危人羣動態隨訪隊列,當前人數達6000人,並建立了世界最大最全面的艾滋病(HIV)急性期感染者隊列,這將對艾滋病的研究和防控起重要作用。

我國還有近千家民間防艾組織,官方已明確將其視爲艾滋病防治和消除歧視不可或缺的力量。衛生部官員近期表示,在艾滋病患者就醫遇到推諉或拒絕時,會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受理相關投訴。

專家透露,由於多種原因,目前我國的艾滋病檢查率不高,大約有50%的艾滋病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雖然我國醫療部門和疾控部門合作得非常好,從艾滋病確診到開展抗病毒治療平均只需兩三個月的時間,但是近兩年我國艾滋病死亡病人中約有70%的人沒來得及服用抗病毒藥物。控制艾滋病病情的關鍵還是及早檢測、及早治療。

爲此,衛生部已經增加了檢測服務點,同時動員民間組織積極參與,動員有高危行爲或者懷疑自己被感染的人主動到醫療機構進行檢測。

專家們呼籲,只要公衆重視自身健康,重視艾滋病,及時到醫療機構檢測、診斷,及早發現、及早啓動抗病毒治療,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艾滋病病毒傳播率、降低艾滋病治療花費、提高治療效果。

身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怎麼辦

首先,你不應該歧視他,應在精神上給予鼓勵,讓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戰勝病魔,同時讓他注意自己的行爲,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其次,不必視病人爲洪水猛獸而退避三舍,因爲艾滋病病毒不能通過空氣、一般的社交接觸或公共設施傳播,與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針對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採取以下措施

1、預防經性接觸傳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侶,安全性行爲是預防艾滋病經性途徑傳播的有效措施。

2、預防經血液傳播:遠離毒品,抵制毒品;不接受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合格的血液、血製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鬚刀。

3、預防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要避免懷孕;一旦懷孕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考慮是否終止妊娠。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