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育兒必知 爲了孩子請不要再做“隱形爸爸”

育兒必知 爲了孩子請不要再做“隱形爸爸”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育兒必知 爲了孩子請不要再做“隱形爸爸”

隱形爸爸曾說:“你以爲我想這樣嗎?還不是爲了給這個家掙錢!”

隱形爸爸認爲:女人帶孩子不是天經地義嗎?

隱形爸爸覺得:男人帶孩子有失顏面。

於是,他們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撒手不管!

據調查顯示,中國有相當數量的年輕母親正在過着“假性單親媽媽”的生活。年輕爸爸的大量時間被工作佔據,對家庭責任顯得漠不關心!“隱形爸爸”們不僅缺失了對另一半的關心和分擔,更重要的是,父親缺席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將會欠下不可挽回的時光債!

如何扭轉“假性單親媽媽”的局面,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如何喚醒“隱形爸爸”的家庭責任感,讓他們逐漸愛上陪孩子的感覺?改變現狀從這裏開始!

“隱形爸爸”誤區一:帶孩子就應是女人做的事情

男人們往往都會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應該由女人來帶孩子,於是,在家庭教育當中充當了“隱形爸爸”的角色。其實忙只是一個藉口,即使有空,這些爸爸們也更願意在家裏玩玩電腦或者和朋友去打牌,而不是陪孩子做遊戲或者去逛公園。

媽媽如何對應:以情動人,讓爸爸知道父愛對孩子的重要性!

在一次幼兒園的調研中,發現在孩子們眼中媽媽身上都是優點,而爸爸身上缺點真不少。孩子們羅列爸爸的缺點最多爲以下幾種:

1、爸爸只顧上班,很晚纔回家,沒時間陪我玩、陪我說話

2、爸爸回到家老是上網、打牌,有時候還跟我搶電視看

3、爸爸太嚴肅了,脾氣太壞,一點都沒耐心,經常對我發脾氣,還會打我

4、爸爸燒的菜很難吃,也從來沒帶我去吃過肯德基……

從調研結果中不難看出,現在家庭中的“隱形爸爸”並不在少數。爸爸不管孩子,不參與孩子的養育,等於告訴孩子‘你不重要、無足輕重’。爸爸們以爲賺錢讓孩子過好生活、上貴族學校就是愛孩子,但孩子根本不在乎這個,他們只要爸爸在身邊照顧自己。

父愛對孩子的影響母親無法替代

幼兒心理學家格塞爾曾指出:“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親子教育中父親角色的存在,注入了母親不具備的特殊元素。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兒長大後更懂得與異性交往”。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從孩子出生就已經開始,不管是在家裏或是在其他陌生的場合,爸爸的出現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我的英雄來了”。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

男性氣質:他爲孩子提供一言九鼎、有擔當的精神氣質;

社交能力:他比母親更會扮演社會角色,爲孩子引入大度的性格薰陶、成功交流的技巧;

勇氣自信:他還是與孩子手牽手的大孩子,母親更喜歡抱着孩子成長,而父親則牽着孩子成長,教孩子探索、凝視前方。

爸爸和媽媽的關係,將影響孩子的家庭觀念形成

很少有“隱形爸爸”關注到,家庭中夫妻的親密關係具有非常強大的複製性。父母是怎樣的親密關係,孩子也將經歷相同模式的親密關係,如同複印機的複製一樣。

“隱形爸爸”需要注意的是,疏於關心妻子,或者覺得“帶孩子是女人責任”,很容易造成媽媽們內心的委屈抱怨,從而引發一場夫妻大戰。這時候,孩子就成了“家庭戰爭”的旁觀者,造成孩子對“家”、“愛”等概念的負面理解。所以,要想孩子健康發展,父母必須從相互指摘、怨恨中解脫出來,在孩子面前發揮正面的榜樣力量。

“隱形爸爸”誤區二:孩子大些了爸爸來教也不遲

“隱形爸爸”認爲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跟在媽媽身邊,讓媽媽來管吃、管喝、管睡,長大了再由爸爸接過這個教育的責任和擔子,來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但其實等到孩子長大了,父親再來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就爲時太晚了,因爲孩子的許多性格已經定型。

媽媽如何應對:以理服人,讓爸爸知道“孩子不可錯過的關鍵期”!

0-3歲大腦發育就已經完成了60%,著名教育學家卡爾·威特曾說:“孩子成爲天才還是庸才,不是取決於天賦的多少,而是取決於從出生到五六歲這段時間的教育”。0-6歲是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性、個性、行爲習慣六大核心能力將迅速形成,而爸爸錯失孩子任何一個成長關鍵期,都會影響孩子在覈心領域的發展,留下一生難以彌補的缺憾。

0-6歲成長關鍵期,父愛的缺失將會造成:

據美、英、德等國專家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少時患“父愛缺乏綜合徵”的孩子,長大後成窮人的可能要比一般孩子高5倍,中學輟學率高兩倍,犯罪率高兩倍;如果是女孩,長大後成爲單身母親的可能要高出3倍。

一、認知發展受阻:

缺乏父愛的孩子,認知力與完整家庭孩子相比有差異明顯,突出表現爲前者在方塊設計、走迷宮和算術等智力測試中落後,操作分數與全量表智商分數低下。

二、性格缺陷:

缺乏父愛的孩子容易軟弱、膽小,意志力薄弱,缺乏信心和毅力等。

三、面對困難的逆商低下:

缺乏父愛的孩子容易抑鬱、焦慮、自尊心不強,缺乏熱情,自制力弱,有依賴性。

四、身體發育障礙:

缺乏父愛孩子的身高、體重、動作及反應速度均要比同齡兒童落後一大截。

“隱形爸爸”誤區三: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會

一些爸爸也希望陪陪孩子,但是覺得自己毫無經驗,孩子一哭就徹底投降;一些爸爸工作過於繁忙,現實問題如何解決?……其實,爸爸不會的,媽媽們何嘗不是慢慢學會的呢?再忙的工作,也不可能佔滿一天24小時,面對爸爸們提出問題,我們需要給出即時可行的最優計劃!

媽媽如何應對:以招拆招,智慧媽媽來規劃“爸爸時間”!

第一步:劃定寶寶專屬的“爸爸時間”:

再忙的工作也不可能佔滿24小時,與爸爸溝通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可以是上班前早點起,也可以是下班後孩子睡覺前,具體時長跟爸爸一起來定,讓爸爸感覺到容易達成。這個時間稱爲“爸爸時間”,細水長流,哪怕每天只有10分鐘,也能夠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二步:爲“爸爸時間”填充內容:

爸爸們的教育意識可能不如媽媽多,在陪孩子的時候沒有目的性,缺少成就感,所以不容易堅持。智慧媽媽需要爲“爸爸時間”選擇適合閱讀的繪本,提供養料。選擇簡短而系統的故事圖畫書,不僅爲爸爸提供了教材,還讓他們從中體會到樂趣,更有助於天天堅持,形成習慣。寶寶也會對有趣“爸爸時間”充滿期待,讓每一天的這個時刻充滿溫馨互動。

第三步:從“爸爸時間”延展出爸爸形象:

通過固定的“爸爸時間”和讀物形象,建立起孩子和父親的情感通道。爸爸不在的時候,媽媽可以順利的以溫習方式和卡通形象來安撫寶寶。爸爸出差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爸爸是短暫的去“冒險”,派歪歪兔守護你,爸爸相信你勇敢獨立,並且會盡快回來陪你;或者爸爸通過電話的方式,給寶寶講十分鐘的故事,孩子就能感受到爸爸對自己的關注,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

“隱形爸爸”誤區四:陪孩子是個任務,完成就行

爸爸們接受了陪伴孩子成長的觀念,但是缺乏早教知識,容易覺得完成任務即可,認爲帶着孩子看電視、陪孩子玩遊戲,也是陪伴的一種。但是,在0-6歲的成長關鍵期,科學合理的陪伴方式才能利於孩子性格行爲的培養,利於親子感情的建立,選擇具有早教功能的圖畫書,媽媽可以放心啦。

媽媽如何應對:以心交心,讓爸爸愛上陪孩子的感覺!

小貼士:

1—3歲:習慣培養的關鍵期

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1—3歲是習慣培養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模仿,好奇心特別重,自我意識逐漸萌芽發展,並進入人生第一個逆反期。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僅是一種習慣,也將沉澱爲性格,伴隨孩子一生。

3—6歲:情商培養關鍵期

3—6歲是性格培養的關鍵期,孩子的情商大爆發。他們的情緒情感、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怎麼樣?他們會養成什麼樣的性格?隨着孩子進入幼兒園小社會,這些都將開始遇到挑戰,同時也開始得到塑造。在這個階段,情商諸方面能力的培養遠遠重要於具體智力的發展與知識的獲得。此時孩子的任何負面心理情緒如果沒有獲得及時的化解,他會一生都記得,並在今後的行爲中不斷髮揮負面影響。

2—5歲:人生第一個逆反期

隨着自我意識和獨立性的增強,孩子在2歲以後便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這個時期會斷斷續續地持續到4、5歲。這個時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其逆反行爲會持續存在,並使得青春期的逆反更加嚴重。

2—7歲:兒童早期性教育的關鍵期

當你發現孩子半歲時,開始夾腿、撫摸生殖器;2歲時,開始關注異性尿尿;3歲時,開始向你追問他是從哪裏來的;4歲時,說長大要跟你結婚;5歲時,面對可能發生的性侵害……你如何應對這些尷尬而難以啓齒的問題?迴避和錯誤的應對或許會傷害孩子一生。所以,兒童研究者們認爲,對兒童的性關懷應從0歲開始,讓孩子隨着心理成長的步伐,獲得他/她想要知道的有關性的知識,學會自我保護。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