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保健養生 > 養生誤區 辟穀養生法科學嗎

養生誤區 辟穀養生法科學嗎

來源:男爵風    閱讀: 6.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有關媒體報道,復旦大學海歸女博士于娟被確診爲乳腺癌晚期,在與病魔抗爭的一年多時間裏,她用博客記下了8萬多字的抗癌經歷,其抗爭的精神感動過很多人。然而,在多次化療後,2011年3月,于娟突然停止了在醫院的正規治療,接受安徽黃山“楊神醫”的“飢餓療法”,即患者每天不能吃飯,只能吃極少量的葡萄和芋頭,導致最終病情惡化去世。因此,關於“飢餓療法”的觀點衆說紛紜,而另一種類似的“辟穀養生”則悄然興起,甚至還出現《都市人辟穀養生》的書籍來推廣。

養生誤區 辟穀養生法科學嗎

那究竟什麼是“辟穀”?這樣的養生法科學嗎?

“辟穀” ≠ 滴米未進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介紹說,“辟穀”源於中國古代道家的養生之法。“辟穀”從字面理解,即限制米穀食物攝入之意。所以,真正的“辟穀”並不是完全不吃東西,而是限制飲食,可以吃些粥之類的清淡飲食,並少量食用松子、茯苓、白朮等,將人體新陳代謝調節至較低水平,減輕胃腸負擔,讓胃腸得以休息。從而達到養生目的。

現在很多騙子打着“減輕胃腸負擔”的旗號,來號召人們禁食。這是因爲不少人受西方文化影響,膳食結構西方化,經常高熱量飲食,天天吃大魚大肉或吃煎、炸、油膩等高脂肪高熱量的垃圾食物,還有些人則應酬 多多 ,經常暴飲暴食。“減輕胃腸負擔”是必須的,但不是讓你禁食,而是應該回歸中國傳統膳食——以五穀雜糧爲主。“辟穀”應該因人而異。如果平時飲食規律,膳食結構合理,根本無需用禁食的方式來減輕胃腸負擔。

還有人“辟穀”是爲了排毒,其說法是吃得少,排得多,把宿便也排得乾淨,可以減少身體的毒素。甚至還有一種說法說,“辟穀”能治療便祕。事實上,人們將東西吃進去後,食物經過食道、胃、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後,殘餘的廢棄物以稀糊狀送入大腸,大腸再一次吸收水分,才逐漸成爲成形的糞便。這些糞便堆積在直腸到一定量時,受到刺激的中樞纔會發出排便的指令,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便意。

如果禁食,或者只吃果汁,經過消化道的吸收,就沒什麼成形東西到達直腸,或者在直腸的堆積物不足以刺激中樞發出有便意的指令,就便祕。事實上,不少年輕女性患便祕的毛病,原因就是吃的東西太少、太精,腸蠕動慢導致便祕的,排毒作用更無從說起。

“辟穀”時間1天爲宜

許多“辟穀”的人的動機大部分是出於減肥,他們會一兩天或一兩餐不吃肉不吃飯,只喝果汁。這樣能夠健康減肥嗎?

專家說,這些人到最後往往會發現,肚子雖然餓得要命,體重卻沒有下降,或者下降不明顯。這是因爲人體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質三者間是會相互轉化的。雖然你沒有吃肉吃飯,但水果中的糖分會轉化爲脂肪和蛋白質,爲身體提供能量,所以這樣不能減肥或效果不明顯。禁食的目的應該是爲了使身心獲得休息和調節。

人體細胞是由蛋白質構成的,重要臟器心、肝、腎、脾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如果缺少蛋白質,這些臟器功能就會紊亂、退化、衰竭,人就不能活下去。當脂肪不足時,就會動員、消耗身體原有的脂肪,所以營養不良的人會越來越消瘦;然後再動員、消耗蛋白質,身體功能隨之退化,抵抗力下降,動不動就被細菌、病毒感染,健康更無從談起。禁食、節食後,依照“用進廢退”的原則,消化功能逐漸喪失,最後成爲厭食症——一吃東西就吐,只能靠輸液維持小命,或者乾脆就活活餓死。

平時飲食不規律,經常暴飲暴食,每餐的食量都很大,絕對的“肉食動物”,可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嘗試體驗一下“辟穀”禁食。時間一般以1天爲宜,不要超過3天。兩次禁食之間,最好要相隔兩週以上。日常飲食,儘可能不吃肉類食品,多吃瓜果。多喝水,每天喝足2000毫升以上;早晚各運動半小時。

忘餐不是辟穀

清晨起牀,睡眼惺忪時灌杯咖啡,空腹擠車上班;中午業務繁忙,忘記吃飯,用泡麪墊底;夜裏,用香菸、啤酒來應酬別人時,也應酬一下自己;加班到半夜,時間太遲了,就餅乾伺候吧,辟穀一下吧……

如今,都市“上班族”工作節奏快,壓力大,緊張度高,忙起來常常忘了吃飯。調查發現,不少人因工作繁忙減少一日三餐的次數,五成職場人表示偶爾爲之,有一成的人已經成爲常態。還有不少女性因爲“減肥,擔心長胖”而減少主食攝入,甚至中餐或晚餐乾脆“啃根黃瓜”,應付一頓了事。

南京軍區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介紹說,人體有自身的節律,不按點吃飯,經常不吃早餐等習慣很容易讓胃黏膜出現破損。而一旦胃黏膜的破損形成,酸性的“胃液”就變成了我們的“敵人”,開始腐蝕自身的細胞,甚至可能引發了嚴重的出血併發症。

晚餐時間較晚,且持續時間長,往往食物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過高,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不足,危害甚大,一則此時人體吸收能力增強,容易發胖;二則破壞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容易失眠。每天,如果攝入的主食不夠,會給身體造成極大危害,身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的廢物不能及時排除,就會造成膚色暗淡、臉色難看,甚至危害腦健康。

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吐酸水、噯氣、食慾喪失、體重減輕、貧血、嘔吐……副主任醫師說,當出現上述症狀,應當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這可使胃病檢出率達到80%以上。一般來說,胃病發現越早,治療起來效果越好。

“準點回家吃飯最健康。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副主任醫師建議說,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脹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食用溫和飲食,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食物。

“上班族”在飲食搭配上,主食、蔬菜不要少,再在此基礎上選擇肉或魚,午餐、晚餐可儘量選擇不一樣的種類。儘量保證葷素合理,粗細搭配,控油限鹽。另外,由於長期吃快餐,微量元素等可能不足,可適當補充水果和堅果。可上午、下午兩餐中間吃點水果,考慮到消化吸收的問題,建議早上吃堅果,如天然的堅果,如花生、核桃、杏仁、瓜子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