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婦科 > 宮頸糜爛有哪些常識

宮頸糜爛有哪些常識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宮頸糜爛是一種婦科疾病,那麼對於宮頸糜爛應該怎樣正確認識呢?宮頸糜爛是一種嚴重的症狀嗎?它需要怎樣的治療呢?

宮頸糜爛有哪些常識

宮頸糜爛是個聽起來挺嚇人的詞,尤其“糜爛”倆字聽起來感覺好像一個人從裏往外都爛掉了似的。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過時而且錯誤的表述,更糟糕的是,這個錯誤的表述還帶來了一系列錯誤的治療。

激素影響宮頸顏色

100多年前,當醫生觀察到女性的宮頸顏色發紅的時候,因爲覺得看着像皮膚溼疹樣的糜爛,就把這一現象叫作了“宮頸糜爛”。但其實那裏並沒有發生真正的糜爛,只是由於受到激素的影響,宮頸口外部的鱗狀上皮和宮頸內側的柱狀上皮在交界處發生位移——因爲柱狀上皮較薄,所以每當柱狀上皮顯露較多的時候就會露出下面的血管,顯得那裏顏色發紅。

所以說,宮頸糜爛就是由激素引起的,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很多小女嬰剛一出生就有“宮頸糜爛”的現象,可剛出生的孩子哪裏會有宮頸損傷呢,那其實就是受到了母親懷孕時體內激素水平增高的影響,離開母體以後,女嬰的這種“糜爛”也就自然消退了。此外,絕經的女性也不存在宮頸糜爛。這更說明了是激素變化造成的宮頸糜爛。

因此,現在醫學界已經不再使用“宮頸糜爛”這個容易引起誤解的詞,而改用專業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宮頸糜爛不是宮頸癌

既然不是真的發生糜爛,那它需要治療嗎?

傳統教科書上認爲,宮頸糜爛是一定要進行治療的,因爲宮頸糜爛意味着宮頸炎症的存在,而長期的炎症刺激會給女性帶來很多危害,可能引起不孕,甚至宮頸癌。傳統教科書的解釋說,宮頸糜爛在自身修復的過程中,有可能增加上皮異型增生的機會,因此宮頸糜爛可以說是宮頸癌發生的一種內在基礎。

因此,過去的醫生總是會用藥物、微波、激光或者冷凍等各種方法,破壞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使其壞死、脫落,以便於長出新的鱗狀上皮。對於生過孩子的女性則常常採用錐切,就是在宮頸的部位像削蘋果那樣削掉一層。

要處理宮頸癌,錐切確實是現在臨牀上唯一徹底的辦法。然而問題在於,宮頸糜爛等同於宮頸癌嗎?

絕對不是。宮頸糜爛和宮頸癌之間的關係,就在於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HPV(人乳頭狀病毒)感染,而宮頸的鱗柱上皮交界處正是最容易受到HPV感染的地方。因此,HPV感染是聯繫宮頸糜爛和宮頸癌的橋樑,如果在並不存在HPV感染的情況下,便把針對宮頸癌的治療方法用在治療宮頸糜爛上,就屬於過度醫療,是完全錯誤的。

無需特別治療

按照目前的醫學概念,“宮頸糜爛”只是一個症狀學描述,而不是一個臨牀診斷,醫生所要做的是根據這個症狀來判斷它究竟是與宮頸病變有關,還是隻是由於激素變化導致的。

對於後者,醫生會通過詢問月經週期來判斷,完全不需治療;而如果是前者,則需要做宮頸細胞學檢查,檢查是否有炎症、癌前病變等等,若發現問題,再做組織學診斷,確認問題的嚴重程度。

同時,針對HPV的病毒學檢查也是一定要做的。如果僅僅是炎症引起,那不用大驚小怪,因爲就像鼻炎、咽炎一樣,宮頸那裏偶爾發生炎症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要對某些特別的不適症狀進行對症處理就好。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