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14歲女生體育課猝死 運動爲什麼會猝死

14歲女生體育課猝死 運動爲什麼會猝死

來源:男爵風    閱讀: 9.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肚子有點痛。”這,成了劉絲,祁陽縣四中初三69班這名14歲女生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句話。2015年11月26日下午,體育課剛開始幾分鐘,劉絲在學校操場上慢跑了150米以後,突然倒地,很快就沒有了生命體徵。10多分鐘後,學校老師和隨即趕過來的家長一起把劉絲送到了最近的鄉鎮衛生院,醫生宣告劉絲死亡。

14歲女生體育課猝死 運動爲什麼會猝死

事發:劉絲當天來例假 忍痛跑步時倒地

每週四下午第八節課,是劉絲所在的69班的體育課時間。16點45分,已經五十多歲的體育老師曾儉民在操場安排這節課任務:男生由他帶領測800米跑,女生先沿400米的田徑場慢跑一圈,然後到球場測試跳繩。

劉絲的同學小楊告訴記者,出發之前,劉絲告訴她,自己來了例假,感覺肚子有點痛。

隨着隊伍出發,劉絲還是加入到了跑步的陣營中。而另外一位因爲晚出發而跑在劉絲身後的同學小文說,她看見劉絲越跑越慢,很快就掉隊了。到操場的拐角處,也就是在劉絲出發大概150米左右的位置,劉絲的腿突然一拐,身子一攤,直接往前摔倒在地上。“她沒有用手支撐,感覺是臉着地,下巴上還磕出了血印。”

看見劉絲摔倒在地,小文趕緊上前去扶,並且大聲呼叫同伴一起過來幫忙。“劉絲當時就已經神志不清了,我們都以爲她暈倒了。我喊她基本沒有反應,只能發出很微弱的哼哼的聲音。”

隨後,劉絲的四個同班同學迅速把劉絲扶往100多米外的校醫務室行治療。而校醫鍾軍也聞訊迅速跑來接人,並採取急救措施。

“但是她當時沒有意識,我看她眼睛是半睜着的無神狀態,沒有脈搏,感覺不到心跳,我用棉花放在她的鼻尖,也沒有感到有呼吸跡象。”鍾軍說。

第一眼鍾軍就感覺到了事態嚴重,他一邊採取心肺復甦的急救措施,一邊叫人通知了劉絲的班主任陳寶玉。

陳寶玉迅速趕到醫務室,並在16:58分撥通了劉絲的母親蔣百花的電話,說劉絲暈倒了,要她趕緊來學校。

約17:05分,蔣百花趕到學校。這時候,劉絲已經被擡上學校一位老師的私車,正要往離學校最近的黎家坪鎮中心衛生院趕。

“撥打了120,救護車從縣城趕來要近半個小時,但校醫覺得不能等,決定開我的私車先送到最近的衛生院。”學校一位在政教處工作的老師說。

17:24分,120救護車趕到黎家坪鎮中心衛生院參與搶救。

17:54分,醫生宣佈,劉絲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經搶救無效死亡。

延伸閱讀:什麼是運動性猝死

運動性猝死是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即刻出現症狀,6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死亡。

運動性猝死的徵兆

1.疼痛

相比較而言,疼痛反應是猝死的發病徵兆中,最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

2.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裏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現是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整個邊界不是很明確,它的面積會適當大一點兒(跟手掌面積差不多),或者說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悶痛的感覺。心絞痛服藥後,幾分鐘到十幾分鍾症狀就會緩解。而針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覺往往跟心臟關係不大。

3.潛在病因

除了疼痛,還要警惕可能導致猝死的潛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時期內被限制運動,那麼他就容易發生靜脈血栓,而靜脈血栓一旦掉下來,則可能發生肺梗死。

4.憋氣、明顯的紫紺、口脣發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質是久坐或長期站立,血液循環不好,當病情發作時,除了疼痛外,若還有憋氣、明顯的紫紺、口脣發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肺栓塞。

5.重度的血壓升高

對於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徵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學生運動猝死的特點

1.運動猝死發生的季節和時間節律主要爲春秋兩季和下午,這可能與大學學制有關,春秋兩季初期正值學校開學之際,大學生又開始參加體育比賽,然而由於寒暑假期缺乏體育運動,此時機體還不能完全適應高強度、對抗激烈的體育比賽,容易出現運動猝死。

2.運動猝死的案例中女性比率要比男性低,一些調查數據顯示,每年發生的心源性猝死的概率爲百萬分之1.2到1.5,其中97%爲男性。運動員的比例更高。而在我國大衆健身運動人羣中,猝死主要發生在30歲以下和50歲以上人羣。

3.心理應激的影響較大。有幾例運動猝死事件發生在體育加試或者測試中,運動量並不大,可能與當時的考試壓力過大有關;還有一例是在籃球運動結束後打牌興奮過度而死。

4.我國運動猝死年齡的峯值在20歲左右,比國外猝死的高危年齡40-50歲要低很多。

5.具有一定的時間規律,易發月份依次爲3月、11月、7月、4月、10月和12月。

如何預防運動性猝死

1.賽前全面採集病史和體格檢查,篩查猝死高危人羣;

2.運動前充分熱身,適應激烈競爭環境,運動中適量補充水分、能量和電解質,保持身體正常的生理機能;

3.運動中不宜盲目堅持,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早終止運動:面色蒼白、口脣紫紺、大汗淋漓、暈厥、胸痛、胸悶、胸部壓迫感、眩暈、頭痛、極度疲乏等症狀。

4.科學訓練,防患未然:階段遞增運動量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性猝死——初始運動低強度(《3met,步行4公里)運動,達到最大運動心率[(220-現在年齡)×0.8]50%~70%,每週3次;逐漸增加到中強度(3~6met,步行5公里或騎自行車),達到最大運動心率50%~70%,每週5次;最後增至高強度(》6MET,慢跑)的,達最大運動心率70%~85%,每週3~5次。

5.活動組織者借鑑國外的經驗,建立高效的急救系統。每隔3分鐘左右的路程設立急救點,每處急救點配備兩名掌握急救技能的志願者和體外自動心臟除顫器。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