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媒體稱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多發暴露道德風險

媒體稱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多發暴露道德風險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媒體稱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多發暴露道德風險

近些年多發的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已經超出一般的市場違法違規範疇,它也正暴露出社會道德領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除了加強市場監管和法規制裁,也更要從長遠的和根本的道德培養方面採取系統而有力的行動。

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地溝油”菜餚、“染色饅頭”、“蘇丹紅”鴨蛋、“孔雀石綠”魚蝦、“瘦肉精”豬肉、“墨汁石蠟”紅薯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觸目驚心。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的古訓,也是中國傳統道德的歸結之一。“謀財害命”自古以來就爲中國人所唾棄憎恨。而縱觀當前的食品行業,道德倫理問題已處於危險境地。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在今年4月14日指出,當前文化建設特別是道德文化建設,同經濟發展相比仍然是一條短腿……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可以說,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行業誠信道德體系建設滯後,少數企業和從業人員道德缺失、不講誠信,這些是中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

“食品行業領域的道德倫理大滑坡,甚至遠比社會交往中的道德滑坡更可怕。”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政治學教授許耀桐說。

食品安全領域的道德倫理是社會公德的要義之一。食品安全對公衆的身心具有更加直接即時的危害,因此,嚴重威脅公衆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痛心疾首,更讓人迫切期待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固社會道德體系塔基的必要。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趙成根說,屢屢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食品領域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問題令人擔憂,一些企業和個人爲了追求利潤,牟取不義之財,置公衆健康甚至生命於不顧,當然也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領導幹部責任意識缺乏、監管不力。

“法律和制度是剛性的,而道德的培養是根本的。”趙成根說,對於治理食品安全問題,雖然目前來說法律制度很重要,但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還是要加強道德觀念的培養,讓從業者主觀上不願“唯利是圖”。

中國政府上個月發佈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2011-2015年)》要求,食品業者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科學知識和行業道德倫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不得少於40小時,每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每年也要接受不少於40小時的集中專業培訓;要求建立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

201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已於13日啓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批示指出,希望各界積極參與,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維護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無疑,多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是簡單和孤立的,它是當前中國社會公共道德體系中一個令人焦慮和擔憂的不良典型,與中共倡導的“以德治國”理念格格不入,必須採取系統的部署、長遠的規劃加以徹底整治。

2006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要引導樹立包括“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有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胡錦濤今年2月19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設,持之以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全社會的法制意識,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增強社會誠信。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