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新型”艾滋病不是真正的“艾滋病”,我國尚無感染病例

“新型”艾滋病不是真正的“艾滋病”,我國尚無感染病例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來,“新型艾滋病”威脅美洲的消息引發不安。據稱,美洲大陸已有約800萬人感染此病,其中,美國感染人數已達到30萬。

“新型”艾滋病不是真正的“艾滋病”,我國尚無感染病例

病原、治療、傳播方式都不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周曉農教授稱,此消息源自一位美國教授近期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雜誌“被忽視的熱帶病專刊”上的述評文章,文中稱美洲錐蟲病是被全球忽視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爲引起對該病的重視,作者提出其與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處。實際上,美洲錐蟲病在病原、治療手段、傳播方式等方面均與艾滋病明顯不同。

美洲錐蟲病又稱恰加斯病,是由克氏錐蟲引起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美國南部、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等爲主要流行區。該病在臨牀上可引起心臟、消化道及外周神經系統改變,病死率較高,已成爲拉丁美洲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由於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口流動頻率增加等原因,這一疾病正在向世界各地如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擴散。

周曉農教授說,在傳染途徑方面,艾滋病由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不需要媒介,譬如昆蟲。而美洲錐蟲病主要是通過錐蝽(俗稱“臭蟲”)向人傳播。感染了克氏錐蟲的患者是美洲錐蟲病主要傳染源,另外,犬、貓、蝙蝠、雪貂、狐狸、負鼠、松鼠和猴等均可作爲該病的儲存宿主,輸血、母嬰傳播、實驗室意外等也可能成爲感染源;在病原和致病機理方面,艾滋病的病原是病毒,病理是患者的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而致死,而美洲錐蟲病的病原錐蟲是一種“原蟲”,其致病機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瞭,已掌握的致病機理主要是,病原入侵後引發自身抗體而影響心臟、腸道等臟器;在治療方面,艾滋病發病後如不治療,死亡率幾乎爲100%,美洲錐蟲病則可以治癒。

我國尚無感染病例

我國目前仍爲非流行區,但有相類似的錐蝽媒介存在,只是沒有傳播人畜疾病的報道。

周曉農教授說,目前該病的主要預防手段有3種:其一,改善居住條件和房屋結構,如在建築物的牆面塗敷石灰等塗料,修復和更換屋頂等,或室內噴灑殺蟲劑,防止錐蝽在室內滋生和棲息。其二,儘可能消滅動物儲存宿主。旅遊者應避免在簡陋居所睡眠,可使用蚊帳或殺蟲劑。其三,爲避免輸血傳播,血庫應進行血液的克氏錐蟲血清學檢查,亦可在輸血前24小時於血液內加入龍膽紫以殺滅錐蟲。另外,對獻血者、器官提供者及孕婦應及時進行血清學檢查。

目前對於該病的治療包括病原治療和對症治療。在急性期,應及早進行抗錐蟲治療,以縮短臨牀病程,降低急性期死亡率。用於治療的藥品主要有苯硝唑或硝呋莫司。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