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你的視疲勞應對方法正確嗎?

你的視疲勞應對方法正確嗎?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活中的壞習慣常常給眼睛額外的負擔。現在就開始改掉你的壞習慣,調整生活,配合使用眼藥水以及精心保養隱形眼鏡,爲你的眼睛減輕包袱。

你的視疲勞應對方法正確嗎?

1.最有效的護眼妙方---睡眠充足

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非常重要。試想一個渾身都疲憊的人眼睛又怎能獨自精力四射呢?覺得眼睛疲倦的時候,趕緊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即使只是短短的一二分鐘,眼球的肌肉停止轉動,讓眼睛獲得充分休息的機會。保持每天睡足7個小時,眼睛自然能夠精力充沛地完成一整天的工作。

ERIC是外院的高材生,畢業後順利地進入一家著名的外企,有着讓同齡人羨慕的豐厚收入。一天的緊張工作後,他總是流連忘返於城市的各個酒吧之間,這是他很多年來嚮往的幸福自由生活。在半夜2、3點的吧檯上時常可以見到ERIC的身影。可這種他心中美麗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在日常使用電腦的時候,他開始頻繁的出現不能久視,易串行,頭暈,記憶力下降等視疲勞的表現。

2. 勞逸結合,各種學習方法結合

在準備研究生考試的小張很苦惱,由於一天13個小時的伏案苦讀,他的眼睛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視疲勞症狀,用了許多的眼藥水也無濟於事。怎麼辦呢?總不能放棄多年的夢想,浪費了這些日子的努力吧?

看看小李的辦法吧,他把政治的複習材料大聲朗讀了一遍,錄成了磁帶,每當看書眼睛累了,他就會帶着自己的隨身聽,一邊聽着政治材料廣播一邊愜意的在美麗的校園裏散散步,這不也是很好嗎?爲什麼要讓自己的眼睛那麼辛苦呢… …

3. 看電腦、電視保持適當距離

“再這樣下去我想我會變成瞎子。禮拜一晚上下班回來就開始對着電腦,一個通宵,禮拜二,一直到禮拜三的凌晨,我都沒有閤眼睛。中途去買了菜,上陽臺看了看風景,吃了幾頓必要的飯。我的暑假作業終於是寫好了。天啊。我想起〈生活秀〉裏來雙揚的口頭禪:崩潰吧。我就處在崩潰的臨界點,精神上,肉體上,主要是眼睛受不了了。我什麼時候才能畢業啊。”——摘自某論壇

* 注意用眼衛生,減少電腦作業時間,每天最好控制在4~6小時,每工作1小時須休息10分鐘左右。

* 改善坐姿條件,座椅穩定,高度以前臂自然彎曲90度恰好平放在桌面上爲宜,操作距離應爲50-60公分,視線向下30度角爲宜。

* 照明的光線要柔和穩定、不產生眩光,避免照明光線或陽光直接射向眼部和視屏上。背景光不能太強,中心視野與周圍環境的亮度對比須低於1∶10。

* 改善屏幕畫質。使用過久的電腦屏幕易發生老化,使畫面質量和清晰度下降,須及時調整和更換。屏幕亮度不易過強或過暗。爲避免反光可在屏幕前置放防反光屏。

4. 要配戴度數合適的眼鏡

王媽媽的眼睛年輕時是1.5,好的很。可最近這兩年卻開始“看不得書、作不得針線”,用小孫子的視力表一查,視力還挺好,所以仍非常自信地認爲自己的眼睛是好的。就不願作進一步的屈光檢查,結果每天模模糊糊,還總有點頭疼,很多事幹不了。

其實卻不知正是這些視力還可以的、有輕度屈光不正,尤其是未得到矯正的遠視散光,最容易引起視疲勞。這是因爲有很大度數屈光不正的眼睛,自身再怎麼調節也看不清,要麼去配眼鏡,要麼根本不指望看清楚,所以會自動放棄劣勢眼企圖的主觀努力,反倒不會使用過多的調節。而當屈光和眼肌缺陷較小時,患者能夠用眼睛自身努力的辦法進行調節和矯正,使視力和眼位達到正常。爲了維持這種正常狀態,我們的雙眼不由自主,持續不斷地努力着,時間長了,眼肌就會疲勞,伴隨而來的眼脹、頭痛、噁心等反射性症候羣也出現了。

當然,一般情況下,輕度的屈光不正和隱斜視等是不需要去理會的,我們的眼睛自身有一定的調節力儲備,能維持正常狀態,可一但失去平衡,有了視疲勞的症狀,就需要好好的進行客觀檢查。如果是屈光和眼肌的問題,一定要進行正確的矯正和治療。需要強調的是,屈光不正的驗光,不光是配付眼鏡,看得清楚就行了。有的人配了眼鏡,當時也看得清,戴久了就會感到不舒服,這很可能就是眼鏡有問題。只有驗光準確,並根據年齡、眼位、眼肌力平衡的情況,全盤考慮,給出恰當的度數,再用質量好的鏡片,經過正確的製作,這樣的眼鏡才能戴得舒適,保護我們的眼睛。

5.昏暗的燈光加重眼睛負擔

在昏暗的屋子裏看東西會加大眼睛的負擔,造成疲勞。乾燥的環境加劇了眼睛水分的蒸發,使眼睛乾澀,容易發生視疲勞。可以在房間裏採取加溼措施,以增加溼度。

醫生提醒

當您發現有視疲勞的症狀應該:

* 先到醫院檢查,以排除眼病和其它疾病引起的視疲勞;

* 消除引起視疲勞的各種因素;

* 中年人出現視疲勞症狀時更應重視,及時到醫院查清原因,及早治療;

* 可適當用一些解除眼疲勞的眼藥水或遵醫囑。與此同時,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也有助於預防視疲勞。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