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一根豆芽幾多毒?直擊“毒豆芽”生產黑幕

一根豆芽幾多毒?直擊“毒豆芽”生產黑幕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進入冬季,豆芽又迎來銷售旺季。作爲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見菜,近年來豆芽涉“毒”事件屢屢發生、重複上演,違禁使用添加劑甚至成爲行業“潛規則”。

一根豆芽幾多毒?直擊“毒豆芽”生產黑幕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中發現,容易導致兒童發育早熟、女性生理改變、老年人骨質疏鬆並有致癌可能的AB粉,容易導致黏膜損傷甚至出現高氯血癥的漂白粉,會影響視力、肝臟、腸胃而且長期食用可能造成多種癌變的保鮮粉等,都被一些豆芽加工作坊濫用。

突擊豆芽“黑作坊” 違法添加觸目驚心

白亮水嫩、肥胖無根、稈美莖直……菜市場上很多豆芽因爲“賣相好”受到一些消費者青睞,豈不知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卻“厚味臘毒”。

11月6日,記者根據線人舉報,來到天津薊縣邦均鎮石人莊村公路旁一個無證的豆芽加工作坊。只見一間10平方米的小屋用黑布矇住窗戶,門口搭着厚棉被。進入屋內,只見污水橫流,刺鼻的藥水味撲面而來,數十個大水缸裏裝着滿滿的豆芽,大都沒有根鬚,顏色極白,房間裏擺放着漂白粉和AB粉。

“祖祖輩輩都幹這個,添加這些東西,都是行業心知肚明的現象,沒什麼新鮮的,也沒聽說做個豆芽還要辦證。”作坊主張永貴承認說。

隨後,記者又驅車30多公里來到薊縣馬伸橋鎮北趙各莊村的一處作坊,該作坊距離主幹道不足20米,沒有任何消毒、隔離設施,屋內密密麻麻擺放了70多個大塑料桶用於發制豆芽,清洗豆芽就是在屋前的一口水泥池裏泡一下,裏面的半池水已經污穢不堪。

記者撈起一把已經清洗好即將上市的豆芽,發現每根豆芽都白白胖胖,幾乎有大半根鉛筆一樣粗。在屋內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赫然擺放着無根水(6-苄基腺嘌呤植物生長調節劑)、AB粉、防腐劑等非法添加物。

“添加了這些東西,豆芽光亮粗壯、莖稈筆直,賣相很好,反倒受歡迎。不加就不好賣。”對於生產中的非法添加,作坊主劉興國毫不掩飾,“一天產量要四五百斤,沒見誰吃出毛病來。”

夜幕降臨,在線人的指引下,記者又在薊縣漁陽鎮管驛村發現了一處加工“問題豆芽”的作坊。這個作坊過去三年雖多次被查,但始終未封,日產近300斤豆芽。在這裏記者同樣發現了勇於違法添加的無根水和亮白劑。

在這三處作坊,接到舉報的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天津警方的執法人員共查獲“問題豆芽”約4.2噸、漂白粉1袋、無根水3瓶、AB粉140餘袋、防腐劑10袋、001亮白劑30餘袋。

“潛規則”風行 “毒豆芽”不絕

“毒豆芽”的背後,是不法商人的唯利是圖。劉興國告訴記者,正常情況1斤黃豆能發出7斤黃豆芽,1斤綠豆可發10斤綠豆芽;添加激素等後,一斤黃豆可發豆芽10斤,綠豆則可發14-15斤,產量提升40%,而生產週期大大縮短、腐爛期延長不少,外觀、口感都不錯,到了市場上特別好賣,毛利高出正常豆芽50%以上。“有錢賺,大家自然都這麼幹。”

看到其中“商機”的不僅僅是豆芽生產者。記者發現,“毒豆芽”的生產已經達到了上下游產業聯動的程度,添加劑生產者對使用方法都有詳細說明。例如查獲的“綠豆專用靈”,說明書上寫着,取5克,可處理幹綠豆10市斤,一次性浸種或拌種即可,可配合豆芽無根激素,優質AB粉,豆芽速長王,同時浸泡豆種或拌種。

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巡視員於羚介紹,自從今年5月份以來,天津開展了“食品安全百日行動”和“亮劍行動”,共查處問題豆芽生產作坊25處,這些黑窩點幾乎遍佈整個天津

從天津今年查處的“毒豆芽”窩點情況看,普遍存在着非法添加現象,其添加物包括三大類:即AB粉、198爲代表的生長激素,漂白粉、保鮮粉爲代表的防腐劑,以及頭孢等抗生素等。

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李志勇處長表示,查獲的非法添加物均爲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物質,長期食用對人體危害極大。

中國豆芽產業協會監事沈朝輝說,AB粉主要成分爲6-苄基腺嘌呤和赤黴素,可使豆芽3天就可以長到7釐米的長度,而且口感鮮美。但AB粉會導致兒童發育早熟、女性生理改變、老年人骨質疏鬆等,有致癌可能。漂白粉使豆芽顏色鮮亮,但攝入體內會導致口咽、食道、胃黏膜損傷,嚴重者可出現低血壓、高氯血癥等;保鮮粉讓豆芽長期不腐,但會影響視力、肝臟和腸胃,長期食用可能造成多種癌變。

不僅在天津,作爲極爲大衆化的蔬菜,豆芽近年來在我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的多個地區頻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山東、陝西、遼寧、新疆、浙江、上海等地,均查獲多起“毒豆芽”案。

三個部門爲何管不住一根豆芽?

“毒豆芽”之所以頻頻出現,除了商販本身利慾薰心外,監管的漏洞更讓人揪心。

多位食品安全主管部門人士和行業專家認爲,各地豆芽屢屢被曝出安全問題,監管部門職責劃分不清易相互推諉有直接關係。

豆芽屬於食品和農產品之間的臨界產品,對於臨界產品的屬性是屬於食品還是屬於農產品,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容易存在爭議和推諉。如工商部門認爲只負責商品流通領域,豆芽生產應歸質監管;質監部門認爲豆芽屬於初級農產品,應歸農業部門管;農業部門認爲豆芽不屬於“地裏長出的東西”,而豆芽是初級農產品的加工品,不在他們管轄範圍。

如此一來,一根小小的豆芽菜,看似和這三個部門都有關係,每個部門都能管,但卻誰都不願趟渾水,出現“三不管”的尷尬局面。

檢查監管流於形式也是重要原因。記者調查中瞭解到,有的“黑作坊”鄉鎮工作人員去查過多次,每次都打招呼警告別再亂添加,但沒有采取查封、刑拘等措施,作坊主自然置若罔聞。

與此同時,非法添加物獲取渠道“通暢”,源頭監管不足。記者在購物網站上輸入“豆芽AB粉”“無根豆芽生長劑”等,發現銷售信息非常多。

同時,應加強對非法添加物源頭監管,實行防範環節前移,從源頭上堵截食品生產者的非法添加行爲。並加強檢測力量、檢測設備的配備,加強對農殘、非法添加物的檢測。

“消費者也要掌握鑑別豆芽的訣竅,學會自我保護。”沈朝輝說,一看“根”,一般來說豆芽有多長,根鬚就會有多長,激素催生的豆芽,基本沒有根鬚或根鬚非常短;二看“葉”,正常黃豆芽頂部的黃豆瓣是分開的,問題豆芽則是緊緊包在一起;三看“形狀”,問題豆芽往往又粗又短,容易折斷;四看“色”,問題豆芽會顏色過白,而正常豆芽則是青白或奶白色。“但關鍵還是要加強監管,不要再讓消費者求助‘鑑別訣竅’才能吃上放心豆芽。”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