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全球每年“懶死”300多萬人 不運動致慢性病纏身

全球每年“懶死”300多萬人 不運動致慢性病纏身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汽車就懶得走路;能坐電梯就不爬樓梯;網上聯絡代替當面溝通……種種現代生活催生了很多“懶蟲”。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英國一項近萬人的調查顯示,86%的人出現了比其實際年齡大4歲纔會出現的健康問題。究其原因,懶惰造成的缺乏運動和過度肥胖是罪魁禍首。

全球每年“懶死”300多萬人 不運動致慢性病纏身

世衛組織去年公佈,懶得運動已成爲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據估算,全球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高達320萬人,且逐年增長。而在南京也有調查顯示,近6成的南京人基本不運動,4成的南京人屬於肥胖……讀完這篇報道後,親們請回答一個問題:十一長假就要來臨了,你還想“宅”在家裏嗎?

A 不看不知道

南京成年人,近6成基本不運動

近6成南京人基本不鍛鍊

南京市疾控中心曾經對4萬多18歲以上的南京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60%居民體育鍛煉頻度爲1月1次或者不運動。

4成南京成年人超重

懶得動,變成胖子也不可避免。南京市≥18歲社區居民超重率爲32.0%(男性爲35.4%,女性爲29.2%),肥胖率爲8.7%(男性是8.0%,女性是9.2%),這樣,南京人超重/肥胖率就達到了40.7%。

平均每天看電視2個小時

既然不鍛鍊,那居民又是怎麼消磨時間的呢?調查顯示,居民用在看電視的時間不少,平均每天看電視時間爲2.04(±1.24)小時。除了看電視,很多人會選擇打牌、上網等久坐的娛樂活動。

B 一看嚇一跳

長期“坐沙發看電視”死得快

2012年,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在比對了運動量與涉及糖尿病、心臟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人口統計數據後,推斷在2008年全球總計5700萬去世人口中,“坐沙發、看電視”類型的生活方式每年致死超過530萬人。

南京一個女孩小長假“宅”出婦科病

如今,“宅文化”盛行,不少人喜歡“家——單位”兩點一線式地生活,週末更是整天窩在家裏足不出戶。可這樣的結果你想過嗎?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曾經接診過這樣的病例:一名南京年輕女孩因小長假一直宅在家裏,從早晨就窩在沙發上吃零食玩電腦,持續兩天這種狀態後,突然頭暈腹疼,並伴有發燒症狀,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急診室被診斷爲急性盆腔炎。

懶是一種病!看看你有嗎

懶得動,各類慢性疾病便會找上門。不要小看慢性疾病:統計顯示,2013年,南京全市全年死亡數37315人,其中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數佔總人數的90%。

懶得運動 減壽

“門診中經常遇到一些三高患者,很多都是缺乏運動。”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倪正說,懶得運動的確不利長壽。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它能緩解壓力、強健肌肉、減輕體重等。

懶得做飯 易患慢性病

倪正主任說,很多南京人忙於工作喜歡在外就餐,懶得做飯。其實,在外就餐容易導致營養比例失調,精製澱粉吃得太多,肥胖與血糖不穩很快就會出現。即使是盒飯,長吃也容易誘發多種慢性病。

懶得吃早餐 患消化系統疾病

南京市中醫院曾接診過一名30多歲的年輕人,近20年不吃早餐,結果導致膽囊炎、胃炎,消化系統整個都亂了。該院專家表示,不吃早飯對膽囊傷害比較大,也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引發各種問題。

懶得刷牙 可能致心臟疾病

一個人的口腔裏有500多種細菌。南京市口腔醫院副院長閆福華教授告訴記者,懶得刷牙,一些細菌毒素經傷口進入血液,到達其他部位,就會使這些部位受感染而發炎,甚至導致心臟疾病。

懶得收拾屋子 容易過敏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杜長明介紹說,居室中的過敏原常常聚集在窗簾、傢俱、牀上用品、沙發坐墊等處。如果不經常打掃,這些過敏原很容易誘發過敏。

懶得動腦 容易變傻

神經系統保持一定的緊張性有利於健康,因爲人的大腦和其他器官一樣,都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據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多用腦的人智力水平比懶惰者要高50%。

建議——

每天進行半小時“心跳加速”運動

南京市疾控中心專家建議,每週5—7天,每天累計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活動,如快走或者其他相當於4000步活動量的活動,就足以產生促進健康的作用。一般來說,中等強度運動是指感覺呼吸、心跳有點加快,微微出汗。中等強度活動時,用力,但不吃力,可以隨着呼吸節奏連續說話,但不能唱歌。

第一招是以千步爲尺,以中等速度步行1000步爲一把尺,度量每天的身體活動,各種活動都可以換算爲1000步的活動量,日常生活中的中等速度步行,走1000步大約需要10分鐘;第二招是要不拘形式,步行或者騎自行車等;第三招是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強度和時間;第四招,用力要憑感覺,自己找適度。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