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週年 歌劇舞臺再唱《傷逝》

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週年 歌劇舞臺再唱《傷逝》

來源:男爵風    閱讀: 8.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8年5月3日訊,由王泉、韓偉編劇,施光南作曲、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民族抒情歌劇《傷逝》,是我國歌劇歷史舞臺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作曲家施光南爲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週年而創作。昨天,是人民音樂家施光南先生逝世28週年紀念日。爲了表達對先輩的敬意,再現中國當代文化藝術作品的高峯之作,《傷逝》於昨天和今天在北京保利劇院的舞臺上唱響。

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週年 歌劇舞臺再唱《傷逝》

導演陳蔚

記者在演出前採訪了當代中國歌劇和音樂劇導演的領軍人物、著名導演、中國音樂學院表演教研室主任,同時也是歌劇《傷逝》2014全面復排版和2018最新版的總導演陳蔚。她多年來在拓展中國原創歌劇、音樂劇的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上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探索。陳蔚表示,也許對普通觀衆來說,這部作品並不是很熟悉,但這畢竟是一部大師的作品,也是中國歌劇藝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這部小說本身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標誌性作品之一。在魯迅先生誕辰100週年之際,編劇王泉、韓偉,作曲施光南這三位中國歌劇界的大師級人物將這部小說改編成歌劇並搬上了舞臺,我不由得感嘆魯迅之不朽,也爲老先生們的才華所折服,更讚歎中國歌劇的大幸,因爲有這樣一部作品讓不同年代,不同領域的藝術大師能夠有這樣一次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碰撞,從而誕生出這樣一部力作。”

記者:您既是2014版《傷逝》的導演,也是這次2018版的導演,能否介紹一下這部作品?

陳蔚:站在一個歌劇導演的立場上,用專業和客觀的眼光審視這部作品。我可以由衷的說,這部劇的一度創作是相當成功的。通過編劇的每一句精挑細刻過的唱詞,每一個經過仔細推敲的舞臺提示,足以看出編劇對魯迅這部小說的理解是何其到位,更對歌劇這種舞臺藝術樣式的理解何其到位。而通過施光南先生的音樂創作,更能夠看出這位音樂巨匠對待這部劇的創作是何等的用心良苦。劇中的音樂完全是可以稱作教科書式的創作範例。

施先生在音樂創作上非常完整表現了歌劇中各類型的音樂形式:序曲、間奏曲、協奏曲、舞蹈音樂、重唱、合唱、伴唱一應俱全。同時,老先生的對於創作的認真,也在我手中的總譜上顯現出來。在劇中,編劇設計的一段舞蹈場面,從舞臺提示上看這段戲只有短短的7行字,而施光南先生卻爲此整整寫了35頁總譜!

我想特別指出的是,這部戲創作的年代還沒有現代的一些高科技的設備,沒有電腦,也沒有譜面編輯軟件。這部劇所有創作的曲譜均爲手寫完成。爲了復排這部劇,整理當年的這些創作素材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但是經過我們整理,讓我們感嘆的是,雖然當年的條件這樣艱苦,但是這部劇的流水譜、鋼琴譜、總譜全部一應俱全。我們感嘆當年老先生在創作中的嚴謹,也感嘆經過這麼多年的流變,這些手寫的譜子無一散失。就從這個細節上就可足見,這部戲在整個歌劇界創作後輩們心中的地位。經典就是經典,經典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不管這部戲在後來的歲月中上演次數的多寡。

記者:這部作品1981年曾在北京人民劇場首演,曾引起很大的轟動。1983年程志在畢業考試音樂會上與同學殷秀梅聯袂主演《傷逝》,也成爲了二人成名之作。2014年,歌劇《傷逝》被重新復排了完整版,再次得到觀衆和媒體的熱烈反響,當時您是復排導演。那麼今年爲什麼要再次將這部這部作品搬上舞臺?而且您再次擔當導演,排演2018版,會和以往的版本有什麼異同之處呢?

陳蔚:每每談到這個話題,我們都不禁唏噓。這部作品當年是殷秀梅和程志的歌劇成名作。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部劇竟然在長達30年的歲月中沒有再次重新完整演出的機會。儘管每一個學習歌劇的人都將這部作品奉爲圭臬,儘管這部戲幾乎每一個片段都已經成爲了各大音樂學院各個專業的教材。中國音樂學院的於文華老師曾經在課堂上排演過《傷逝》的片段,2004年鄭小瑛老師也曾復排過全劇,但是當時鄭老師的版本對原劇刪減了很多,還是沒有完整的呈現。

這麼多年,很多人都在尋找機會將這部戲重新搬上舞臺,再一次的隆重介紹給廣大的歌劇觀衆,原因爲何?因爲這部劇是對於歌劇藝術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這部劇的創作其實是開創了歌劇創作的一種新的類型。就在當年它上演的時候,這部戲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很“先鋒”的。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的老先生就敢於突破歌劇創作中一些墨守成規的傳統舞臺樣式,進行大膽的創新。在一度創作和二度創作中採用了剛剛在當時看來較爲“先鋒”的“心理現實主義”和“意識流”的創作手段,採用虛實結合的方式來結構舞臺空間。上世界80年代我們的前輩就突破了歌劇創作中的傳統舞臺樣式,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方式來結構舞臺空間,多媒體的運用在當年絕無僅有。我想這也是不同年代的大師經過相互的激盪後,在各自領域實踐者自己對魯迅先生精神的理解。

時隔三十年,今天我終於有幸作爲導演將這部戲完整的搬上舞臺。我們共同決定,不會刪減這部戲裏的任何一個音符,我們有責任將這部鉅著完整的呈現給觀衆,讓老觀衆能夠在時隔三十年後再一次和這部劇重逢,也有義務鄭重地將這部戲完整的介紹給現在歌劇的新觀衆。而作爲歌劇界的後輩,也作爲一爲歌劇導演,在二度創作中我也會努力繼承先輩們的創新理念,在二度創作上尋求突破。不會將這一次的復排變成一次簡單、機械的重複。在視覺呈現上,我會將這部戲作成一部精緻、雅緻、別緻的劇目,讓這部作品,值得一看,值得一演,值得一聽。

記者:能具體談一談您在這次的創作中,最想突出的部分是什麼嗎?

陳蔚:我重讀了小說《傷逝》,重讀了總譜,更感覺魯迅先生偉大,施光南先生亦偉大,希望這次復排,能夠讓觀衆感受到一部文學的歌劇、一部屬於青年的歌劇。它讓我深深的體驗到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中國青年的掙扎和崛起。我們將保留每一頁總譜,不做刪節,讓兩位巨匠的原貌重現舞臺,經典再現,致敬大師。

在這次創作中,我希望觀衆能夠感受到文學的不朽以及這種強大文學性和戲劇性背後的魯迅精神的不朽,所以我們這次的舞臺是“一本書”,並且運用了很多新媒體的舞臺技術,通過不同的舞臺燈光來展現劇中“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我想讓舞臺美術成爲戲劇的一部分,甚至成爲解讀作品內核最關鍵的註腳,以展現當代審美情趣和精神,給予當代觀衆全新的審美愉悅與滿足。

所以說,這次創作,從原著到劇本再到音樂,都體現了中國青年的一種精神;在音樂、樂隊排練、二度創作、舞臺呈現、演唱和表演上等方方面面,都追求“精細”;我們的演出一定要精彩,出一部真正的歌劇精品。

記者:歌劇《傷逝》在音樂形式上包含了詠歎調、宣敘調、對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幾乎所有西洋歌劇的表現形式,且融入了豐富的中國民謠色彩和時尚信息。劇中的《一抹夕陽》《她奪走了我的心》《紫藤花》等經典唱段,一直被作爲聲樂教材使用,劇裏很多詠歎調也都家喻戶曉。您能否再具體介紹一下這部作品的音樂?並且談一談中國歌劇的發展方向呢?

陳蔚:歌劇作爲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必須以音樂爲載體,通過戲劇表演和舞臺技術的高度配合,從視覺和聽覺的整體,達到最好的藝術呈現。這部作品的音樂是施光南先生的作品,可以說音樂本身是經歷了時代的考驗、觀衆的考驗的,可謂是歷久彌新,越聽越好聽,越聽越覺得是自己的東西,它和中國語言特別是詩詞的結合以及中國觀衆審美的結合堪稱完美。

施光南認爲,中國歌劇的發展不能僅限於這一條道,應該走多元融合的發展之路。在《傷逝》中,他一改中國歌劇的傳統,把目光重新放回西洋歌劇身上,廣泛吸收西洋歌劇技法。對施光南來說,迴歸西洋音樂本體,並不等於徹底放棄中國的民族特色。事實上,施光南在《傷逝》中是從具象化入手完成了對中國民族特徵的融入,即從中國民族音樂的具體表現出發,選取其中的幾個點,與《傷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傷逝》中,施光南追求歌劇音樂的交響性和立體化,充分運用各種音樂形式來推動情節發展、展開戲劇衝突、抒發人物的情感、刻畫人物形象,來彰顯歌劇的音樂戲劇本質。事實上,這不僅是施光南的美學追求,也是新時期以來中國歌劇作曲家的藝術理想和實踐目標。我會在更多的表現形式上,讓這個作品更加好看。

記者:今年這版《傷逝》的男女主演,分別邀請了目前學歷最高的美聲專業博士、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瑩飾演子君,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傳越飾演涓生,您怎麼評價他們的表現呢?

陳蔚:這個劇不是一般人可以演的,它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和文化儲備,我對此次演出主創團隊很有信心。王瑩、曲波、劉春美等幾位主演在2014版的基礎上,經過這幾年的消化,對人物和角色的瞭解也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王瑩作爲中國首位美聲女博士,書真的沒白讀,無論是氣質上,還是形體上,都是最貼切原著人物的,她一唱,我就知道美聲博士的水平價值在那兒,她在人物的塑造上,我認爲抓住了靈魂。

這一次有個最大的變化,就是換了一個主要演員——扮演涓生的王傳越。在給他排戲的過程中,他也給了主創班底很多信心,涓生這個角色的塑造可以說是非常的到位。而且這個男高音實在太難了,要從頭唱到尾。王傳越一來,我就對他說:“你要小心了,這個很難!”他上臺之後就沒下去過,別人在唱的時候,他在演,別人在演的時候,他還在演。因爲我的舞臺調度就是這樣,讓大家可以看到什麼叫“人少戲大”,就四個人,但無論是男女歌者,合唱隊,樂隊,在我的處理當中,他們每個人都是涓生和子君,每個人都在人生的漩渦中翻滾,所以我的舞臺處理調度是這樣,非常難,一般男高音拿不下,但一旦拿下的男高音,別的作品也不在話下。

此次排練大家都非常敬業,從下午一點半到晚上九點半,劇組每天的排練都在八小時以上,我要是不說收工,他們還可以繼續排,就像是一個無止境的探索。正如指揮家張崢說的那樣,在這個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裏,和這麼一羣默默無聞的、心甘情願地爲藝術而奉獻的藝術家在一起工作,大家真的是很享受,心也特別近。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