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男子切除喉嚨後靠學習“腹語”恢復發聲

男子切除喉嚨後靠學習“腹語”恢復發聲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像何朝華一樣曾患喉癌,靠學習“食道語”恢復了發聲能力的,我市約有30人。昨日,他們相聚重醫附一院無喉者語言康復中心,唱歌、吟詩、擺龍門陣。

男子切除喉嚨後靠學習“腹語”恢復發聲

他們吟詩唱歌,說話像打嗝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昨上午,重醫附一院一間會議室,68歲的柴光棟一口氣朗誦了兩首詩,又唱了一首《打靶歸來》,在場觀衆都紛紛叫好。他們的聲音聽起來音調高低差別較小,帶着濃重的爆破音。

“他們都用食道說話,和打嗝的方式差不多。”在場的10餘名觀衆和表演者,都是曾經罹患喉癌、做過全喉切除手術的病人。切除喉嚨後,無法再說話,一部分人通過安裝電子喉發聲,但並不自然。“若學習用食道發聲,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就能發出聲音。”

患喉癌,手術後靠寫字交流

何朝華是市公交五公司職工。8年前,38歲的他查出喉癌。做全喉切除手術後,他成了“啞巴”。“以前和同事有說有笑,後來只有一個人躲在一邊,好像被社會拋棄了。”他說。

在家裏,賢淑的妻子每天都通過寫字來和他交流,這樣的情況持續了3年。在妻子鼓勵下,他挺了過來。

做過全喉切除手術的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經歷。“從一個正常人變成殘疾人,工作、家庭、生活都會隨之變化,有時候很殘酷。”一個患者用不太清晰的“食道語”對記者說。他剛學習了半個月。

學會“食道語”,教會30人

2006年,聽說株洲有種食道發聲訓練,何朝華便過去拜師學藝。“先練習打嗝,再學着發a、o、e。”每天早晚,他都花半小時練習,一開始,喉嚨不適應,有些疼痛,一個月後不適感消失了。半年後,他終於能開口說話了。“當時感覺就像是從外星迴到了地球。”何朝華說。

在一次複查中,胡國華髮現何朝華的“食道語”水平不錯。醫院立刻將他和另一名患者柴光棟送往北京學習,希望他們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當時,國內只有北京和株洲有“食道語”訓練機構。兩人學習回來後成了志願者。一年來,幫助了近30人開口說話。

想學“食道語” 請到這裏來

無喉者語言康復中心於去年成立,是西南地區首個訓練“食道語”的機構,而且是一個公益性組織。目前每期培訓時間爲一個月,參加培訓的患者要繳納一定費用,用於志願者老師的補貼以及他們聚會的花費。醫院正積極與市殘聯等部門聯繫,今後將免費向患者開放。

聽起怎樣

就像患了感冒

“食道語”和正常喉發出的聲音較爲接近,一般初學者都可以和他人正常交流。學習得較好的,打電話也沒問題。

記者發現,使用“食道語”聽起來音調高低差別較小,爆破音較重。醫生說,說得好的,有點甕聲甕氣,“聽起來就像普通人得了感冒。”

好不好學

八旬老都在學

“食道語”好不好學?據介紹,20~40歲的患者,成功率爲100%;40~60歲的患者,成功率爲93%。在我市參加食道發聲訓練的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是一位80歲的老人。

有啥好處

自然省錢安全

據介紹,全喉切除後,“食道語”被認爲是最便利和人性化的發聲方式。“食道語”不用輔助工具,容易掌握,接近正常喉發出的聲音,但需要老師專門培訓。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