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怎樣與孩子交流

怎樣與孩子交流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準媽媽千萬不要跟自己的寶寶沒完沒了的解釋雖然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談很重要。但是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方法,不然,效果常會適得其反。

怎樣與孩子交流

案例:“寶寶,你不能再吃糖了。知道嗎?這對你的牙齒不好,你會長蛀牙的。而且,馬上就要吃飯了,你吃了糖以後,就沒有胃口吃飯了,再說……”媽媽不停地說呀說,可是她究竟在說什麼,2歲的明明真的不知道!什麼蛀牙,什麼胃口,我只想要一塊巧克力,它的味道實在太好了!“我就要吃!”明明有點兒急了。“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行!你怎麼每次都不聽我的話呢?再這樣,就把你送到奶奶家去,就是因爲你,我什麼都幹不了了……”“什麼,多少次了?我不知道啊,奶奶家怎麼了,我還真想去奶奶家呢,可是,你爲什麼老跟我嚷嚷啊?”明明想。那天,一直等到明明哭得滿地打滾,媽媽才住嘴。可是明明最終還是不明白,媽媽到底在說些什麼。其實,明明在大多數時候還是願意聽媽媽說話的,譬如媽媽給他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或是唱兒歌的時候……可就是有的時候,明明只見媽媽的嘴一張一合,好多他聽不懂的東西從裏面蹦出來,不知道她在說什麼。分析:有些父母常常會高估話語的作用,他們沒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是想通過講道理來說服孩子。其實,在成人世界裏,當你想做或不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會向自己的領導或是家人說明其中的各種理由,力圖做到“以理服人。但是這樣做在孩子身上是不會有效果的,他們理解不了那麼多理由。相反,父母的長篇大論會使孩子感到無聊,說得越多,效果會越差。

方法1:別喋喋不休做解釋

德國的兒童心理學家認爲:“幼兒不要解釋,因爲他們不能理解這些。只有到幼兒園的年齡後,可以給他們作一些簡略的解釋,隨着年齡的增長,才需要父母陳述一些更具體的理由。而此時的孩子,只要一個“不”就能讓孩子接受,譬如媽媽帶孩子去食品店買蛋糕,孩子吃完後就把包裝紙扔在路邊,媽媽只需對孩子說:“把紙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裏。”而不必說:“大家都這樣扔的話,地球就會變髒的,人類就沒有足夠的空氣呼吸”等道理去闡述,過多地理由解釋反而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方法2:要簡單明瞭地告知

對孩子提要求,要清晰明瞭,如果在具體的指令前加上許多和主題無關的內容,這對孩子來說,猶如是在進行一場智力測試。孩子要在二三十個詞彙中尋找到媽媽最想要表達的那一個,這是很爲難孩子的。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孩子暈了,只能給媽媽一個最簡單的答案:“不!”而簡單明瞭的指令常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早上起牀,媽媽鼓勵孩子自己穿衣服。只要對孩子說“寶寶,自己穿襪子和鞋子,我知道你很棒!”孩子就會領會媽媽要自己穿鞋襪的要求。但如果說:“你願不願意自己穿襪子和鞋子,做個乖孩子呢?媽媽沒有時間幫你穿了,因爲媽媽要做早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這樣的指令常會使孩子不知所措。

方法3:時而配合肢體語言

其實孩子打從出生後就試着解讀父母的表情和手勢了,當媽媽的嘴向下時,寶寶就知道媽媽不高興了;當爸爸皺眉頭,孩子就知道可能有不明白的事。身體語言常是無意中流露,最容易被孩子識別和接受。所以,父母應該多采用肢體語言。譬如當孩子在活動場所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時,孩子脫口:“討厭!”媽媽此時應板起臉對孩子說:“不許這樣說!”這樣能強化語言的作用。

溫馨提示: 而不要對孩子說:“你剛纔說什麼了,媽媽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能說這樣的話,你們都是好朋友,有什麼事可以商量啊。”讓孩子難以理解媽媽的話語,更無法執行媽媽的要求。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