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保健養生 > 幼兒口腔護理

幼兒口腔護理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口腔護理的方法

 

幼兒口腔護理

1、當孩子第一顆牙齒萌出後,家長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輕柔、簡短的來回動作清洗幼兒牙齒。每天最少做兩次,一次在早餐後,另一次在睡覺前。若能在幼兒每次吃東西后就清潔牙齒,當然更理想,這樣可使孩子儘早地樹立起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注意事項:一般在牙齒和牙牀交界處及兩顆牙齒之間的區域,特別容易積存黃色乳酪狀粘性物,它是由食物殘屑和細菌堆積而成,一般稱它爲牙垢。它很柔軟,只要稍微擦拭就可以清除掉。要仔細地除去它,要不然很容易從那兒開始蛀牙。

在擦拭嬰兒牙齒時,請不要用牙膏,並要注意上顎乳臼齒的外側和下顎乳臼齒的內側面、上下乳臼齒的咬合面是否徹底擦拭乾淨。伴隨着更多的牙齒萌出,牙縫間的清潔則需要使用牙線。

2、到兩歲半左右,幼兒全口乳牙長齊後,就要開始教幼兒刷牙。

首先,要爲幼兒選擇合適的牙刷。由於孩子的手和嘴與成人不同,需要使用刷毛柔軟、刷頭小巧的兒童牙刷,這樣才能更好地清潔牙齒、保護牙齦。

其次,要選用合適的牙膏。一般孩子的牙齒出齊後纔可以使用牙膏,這樣可以防止孩子誤吞牙膏。使用牙膏時,必須使用含氟素的牙膏。同時,牙膏的份量應大約爲一粒青豆大小,避免寶寶不能把過多的牙膏清洗乾淨。可選用兒童牙膏,因爲兒童牙膏的配方是針對兒童的,而且兒童牙膏通常都有水果香味,可以提高小孩的刷牙興趣。

幼兒口腔護理的誤區

誤區1:畫蛇添足

很多媽媽會用新紗布蘸水給寶寶擦拭口腔黏膜,以爲這樣就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專家指導: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布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黴菌隨着侵入繁殖,引起黴菌性口腔炎,俗稱“雪口”,黴菌在受損的黏膜上繁殖生長,出現一片片的白斑,又稱爲“鵝口瘡”。

正確做法:

寶寶睡醒後,先讓他喝些溫開水,起到滋潤和清潔口腔的作用。如果寶寶吃奶後睡着了,難以喂水,媽媽可用消毒棉籤沾水,輕輕地給寶寶口腔清理一下。

誤區2:自找麻煩

細心的媽媽,經常會觀察寶寶的口腔,生怕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發現。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口腔中的

“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聽從別人的經驗之談,用盡各種方法去除異常情況,結果反而給寶寶增添了痛苦。

Q:什麼是馬牙?

A:“馬牙”是齒齦的上皮細胞脫落不完全而形成的,看上去就像剛剛萌出的牙齒,有的像小馬駒口中的小牙齒。對寶寶沒有什麼任何影響,幾天後就會自行消失,不必處理。

Q:什麼是螳螂嘴?

A:寶寶哭的時候,常常會看見他嘴巴兩邊的頰黏膜處有明顯的鼓起,如糖丸大小,其實是兩塊脂肪墊,寶寶吸吮乳汁時就是靠脂肪墊的吸力造成負壓,使奶汁流出,它有利於寶寶的生理需求,媽媽不需要做任何處理,等寶寶長大一點,自然會消失。

幼兒口腔護理的注意事項

寶寶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寶寶的健康成長都是很關注的,很多人也是都很關注對寶寶的健康的護理的,對於寶寶的口腔護理也是不能忽視的。可是有些家長還沒有意識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甚至也都不知道寶寶口腔護理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1、整個新生兒期(初生至28天),應勤喂寶寶溫開水,以清洗口腔。無論母乳或人工餵養,每次吃完奶,都要養成喝水的習慣,尤其是寶寶發燒、感冒時,更應勤喂溫開水。

2、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者吃吃停停時,媽媽不能用橡皮奶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催促寶寶吸吮,這樣頻繁操作,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3、嚴格保持奶頭、奶具的衛生。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保持乳頭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乳頭,擦試乳頭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餵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後再使用。

4、衝調的奶粉溫度要適當,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幼兒口腔疾病護理要點

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引起口腔粘膜糜爛、損傷而致病。

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嬰幼兒較多見,可單純發病也可繼發於腹瀉、營養不良、急性感染、久病體弱等全身性疾病時。主要有以下三種:

A、鵝口瘡: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關,此外菌羣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長期濫用抗菌素)。其表現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病。這些白膜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常見於上下脣內側、頰粘膜、舌面、牙齦、軟硬齶上,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

開始爲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不易擦去,若強行擦拭後局部潮紅,可有溢血。一般無全身症狀,重者可出現食慾低下、拒奶、哭鬧不安、低熱、呼吸困難等。

家庭護理要點:

1、一般用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積較大時,可用制黴菌素10萬u加水1-2ml塗患處,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癒。

3、孩子生病時應正規使用抗菌素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4、對於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乃至血液的嚴重病兒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B、皰疹性口炎:是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罹患。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水皰,可爲單個,也可成簇。小水皰破潰後形成很淺的潰瘍,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周圍有紅暈。

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本病終年可以發生,冬春季爲流行高峯,具傳染性,可在托幼機構羣體發病。若不經治療,經過l-2週會自愈,但容易復發,反覆發作者通常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有關。

家庭護理要點:

1、急性期多爲對症處理,如退熱、鎮靜,局部可用皰疹淨(研細塗之)或中藥錫類散。

2、保持口腔清潔,勤喂水,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爲宜,以減少刺激。

3、應補充微量元素鋅,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C、細菌性口炎:它多於急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潔情況下發病。可發生於口腔粘膜各處,以舌、脣內、頰粘膜多見。初起爲粘膜充血水腫,然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上面覆蓋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於擦去,擦拭後創面可見出血。全身反應與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家庭護理要點:

1、如感染嚴重、症狀明顯、口炎範圍大時,應儘早就醫給予抗生素靜滴或肌注。

2、局部可塗金黴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3、加強口腔護理及對症治療。

創傷性口炎

多因外傷、硬物擦傷或新萌出乳牙的創傷,使相應的口腔粘膜損傷。病損無定形,與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關,多爲單個損害。

以下爲兩個嬰幼兒特有的創傷性口炎:

1、嬰兒舌繫帶潰瘍:是由於新萌出的乳牙切嵴銳利,或同時有舌繫帶過短,以致兩者反覆摩擦形成潰瘍,久之進一步形成較硬的纖維瘢痕,影響舌的運動。

2、貝氏口瘡:有的嬰兒經常吮吸拇指、異物(如玩具等),反覆多次後可在粘膜較薄的上頜翼鉤處形成對稱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

家庭護理要點:

1、治療此類疾病關鍵在於去除創傷刺激因素,如糾正不良習慣、磨改過銳的切緣、牙尖等。

2、局部塗抹1%龍膽紫等消毒抗菌藥。

3、如舌繫帶反覆潰瘍已形成瘢痕的,應帶患兒到口腔科行舌繫帶矯正術。

地圖舌

地圖舌又叫剝脫性舌炎、遊走性舌炎,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乳牙萌出期較多見,還可能與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以及口腔內的慢性病竈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常有明顯的家族史。

中醫認爲是脾溼所致。病損開始時,在舌尖、舌背或舌邊緣上出現一個灰白色微凸的小圓形病區,病區周圍是白色或黃色稍微凸起的弧形邊緣,界限明顯。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變成火紅。病區可逐漸擴大,最後融合成爲邊緣不齊的地圖狀,故稱“地圖舌”。病損有自行緩解和癒合的可能。小兒常無不舒服的感覺,有的出現輕度麻、刺等不適感,個別小兒暫時拒食味重的食物。

家庭護理要點:

1、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可補充微量元素鋅,如硫酸鋅、葡萄糖酸鋅、蛋白鋅、鐵鋅氨基酸等。服用中藥,消除脾胃溼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2、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繼發感染。

奶瓶性齲齒

奶瓶性齲齒是幼兒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兒吸吮奶瓶而進入夢鄉,放縱牙齒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習慣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齒髮生嚴重的齲齒,還會造成齒列不整。

家庭護理要點:

1、哺乳完畢後,用紗布或牙刷沾水清潔牙齒表面,建立幼兒喜愛口腔清爽的感覺,儘早戒除奶瓶餵食的方式。

2、照顧好乳牙,讓它不要因嚴重齲齒過早脫落,而導致齒列不整;若發現齒列不整,儘早就醫。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