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婦科 > 陰道炎的症狀及如何預防

陰道炎的症狀及如何預防

來源:男爵風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陰道炎的症狀及如何預防

陰道是月經流出的通道,是孩子娩出的路徑,也是夫妻維繫感情的渠道之一。由於陰道的構造非常精巧細緻,女性在不同時期都應該非常細心地呵護。不然就會容易罹患陰道炎。其中比較常見的陰道炎有4種,分別是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

四大類陰道炎的症狀:

一、細菌性陰道病:

1、症狀此病患者臨牀約有10%~50%無症狀,有症狀者多訴有魚腥臭味的灰白色的白帶,陰道灼熱感、瘙癢。

2、體徵分泌物在陰道壁上易於擦掉,陰道粘膜可無充血、無紅腫。

3、常見併發症與婦科宮頸炎、盆腔炎同時發生,也常與滴蟲性陰道炎同時發生,有報道滴蟲培養陽性婦女中有86%的婦女合併本症。此外在妊娠期細菌性陰道病常可引起不良圍產期結局如絨毛膜羊膜炎、羊水感染、胎膜早破、早產及剖宮產後或陰道產後子宮內膜感染等。

二、滴蟲性陰道炎:

1、症狀白帶增多,可爲稀薄漿液狀,灰黃色或黃綠色,有時混有血性,20%白帶中有泡沫。外陰有瘙癢、灼熱,性交痛亦常見,感染累及尿道口時,可有尿痛、尿急,甚至血尿。

2、體徵本病檢查可見陰道與宮頸粘膜充血水腫,常有散在的紅色斑點,或草苺狀突起,後穹隆有多量的白帶。

3、常見併發症滴蟲能消耗上皮內糖原,改變陰道內的pH值,妨礙乳酸桿菌生長,故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此時白帶呈草綠色,有臭氣。#p#副標題#e#

陰道炎的症狀及如何預防 第2張

三、念珠菌性陰道炎:

念珠菌性陰道炎又稱黴菌性陰道炎。其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正常陰道內即有此菌寄生,當局部環境條件改變時就易發病,引起炎症。常見於孕婦、幼女、糖尿病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者。

1、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白帶多,外陰及陰道灼熱瘙癢。波及尿道,也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症。

2、體徵:典型的白帶呈凝乳狀或爲片塊狀,陰道及陰道前庭粘膜高度水腫,覆有白色凝乳狀薄膜,呈點狀或片狀分佈,易剝離,其下爲受損潮紅基底,或形成潰瘍,或留下瘀斑,嚴重者小陰脣腫脹粘連。但白帶並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徵,從水樣直至凝乳樣白帶均可出現,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澈的漿液性滲出物,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狀物。

本病屬於傳統中醫“陰癢”、“帶下病”之範疇。中醫理論認爲其是由於體內溼熱蘊結,並加外受毒邪感染所致。溼熱是內因,而毒邪是外因,內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纏綿。日久溼熱之邪必然要傷陰,出現陰傷、溼熱阻滯的虛實夾雜之證候。中醫治療此病即須從根源入手,採取清熱燥溼、祛除邪毒的治療方針。中藥名方抑黴散正是循此機理來組藥配伍,以傳統中醫內病外治之療法,達到內除溼熱、外祛邪毒、徹底治癒黴菌性陰道炎的效果。

四、老年性陰道炎:

1、症狀:主要爲白帶增多,多爲黃水樣,嚴重者可爲膿性,有臭味,有時爲淡血性,甚至發生少量陰道流血。常伴有下腹及陰道墜脹感或陰道皮膚受炎性分泌物影響,可產生輕度瘙癢。

2、體徵:可見陰道呈老年性改變,皺壁消失,上皮菲薄,粘膜充血,表面常有散在點狀充血,嚴重時上皮剝脫形成表淺潰瘍,子宮頸也有點狀充血。老年性陰道炎如經久不愈,粘膜下結締組織纖維化後,陰道彈性消失,使陰道狹窄,尤以穹隆部多見,以致暴露宮頸困難。#p#副標題#e#

陰道炎的症狀及如何預防 第3張

女性應該如何預防陰道炎呢?

1、養成便前洗手的好習慣

調查發現,人的雙手粘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如衣原體、支原體等,它們可通過解便這一環節侵入尿道引起陰道炎,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預防陰道炎也是至關重要的。

2、充足的睡眠與合理的性生活安排

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否則會降低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把握好性生活頻度,每週性生活超過3次者,陰道感染髮生率大爲增高,在夏季這一特殊階段裏要適當減少次數,避免患上陰道炎。

3、外陰洗劑及衛生巾的選擇

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以免劣質產品破壞人體的正常菌羣,反而降低局部的抵抗力。購買衛生巾要注意產品質量,且不宜久存,以免滋生細菌,引發外陰和陰道感染,當出現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的症狀時應及早去看醫生。

4、掌握正確的外陰和肛門的清洗順序

經常清洗外陰和肛門,清洗時要講究順序,先洗外陰再洗肛門,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毛巾及盆要專人專用,否則細菌很容易侵入尿道口。

5、講究個人衛生

要勤洗澡,不提倡洗盆浴,衣物要單獨存放。要經常換洗內褲,特別是新內褲或長久不穿的內褲,穿之前要清洗晾曬。穿透氣好、吸溼性強的棉織品內褲,儘量少穿緊身褲或牛仔褲,多穿透氣性好的裙裝,這對保護女性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婦女的陰道,對病原體的侵入有天然的防禦功能,不會出現炎症。但是,當陰道的自然防禦功能受到破壞時,病原體易於侵入,從而引發陰道炎。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