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醫療“怪現象”期待遏制

醫療“怪現象”期待遏制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醫療“怪現象”期待遏制

    一號難求、藥價虛高、醫患糾紛……這些醫療領域真實存在的“怪現象”如何消除?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捨近求遠:

    擠在“三甲”看感冒

    儘管社區衛生服務站費用低、離家近,但在全國各地的三甲醫院門診大廳裏,仍然擠着執著的患者及其家屬。他們寧可長時間等候專家診斷感冒,也不願走進家門口的社區醫院。“說穿了,就是因爲缺乏信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趙平說。

    近年來,伴隨着醫改的深入,社區醫院和基層衛生院在硬件上得到了加強,然而,人才、設備等醫療資源的配置仍然不均衡。對於這些問題,最近公佈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思路:公立醫院通過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等多種方式,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在着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同時,發揮價格、基本醫療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其間,國家還將重點培養全科臨牀醫師,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走出人才困境。#p#副標題#e#

    “炮打蚊子”:

    頭疼就給上核磁

    杭州的田女士頭頸部有些不舒服,去一家專科醫院檢查,醫生讓她做了一個頭部核磁共振檢查,花費1600多元,結果爲正常。不管是否必要,小病大治、大病豪治、無病濫檢的過度醫療仍然存在。“要遏制過度醫療,一方面需要衛生行政部門嚴格管理、規範,另一方面要求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心臟病診療專家葛均波說。

    對此,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指出,將通過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增設藥事服務費、調整部分技術服務收費標準等,改革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減少其營利的動機。一位公立醫院的藥劑師告訴記者,“大處方”現象近年正在好轉,其中有醫院的努力,同時也需要患者走出一個心理上的誤區:價格不是服務水平高低的標誌,用藥是否合理纔是關鍵。

    中醫西化:放着“便宜”不撿

    一邊是“看病貴”的呼聲日益高漲,一邊是“簡、便、廉、驗”的中藥日趨式微。老百姓爲何放着“便宜”不撿?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中醫收費便宜、醫保能報銷的項目較少,制約了中醫服務的推廣和發展。

    成都第一骨科醫院院長高巍告訴記者,曾有病患要求取消還沒做的幾次中醫手法治療,原因是“別的醫院可以直接外科手術,還能報銷。中醫治療是自費,不划算”。

    全國政協委員李鈾說,爲了生存,中醫院難免大量使用西藥、多開展手術治療,既加重了醫療負擔,又丟失了中醫藥的優勢。他建議,國家應建立《中醫藥診療服務價格規範》,把常用的中醫特色療法全部納入服務價格規範,促進中醫醫療機構因病施治、合理用藥;將現行規定的中醫診療項目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並提高支付比例。

    越招越貴:藥品招標暗藏玄機

    2009年,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夏績恩曾抽選醫院經政府藥品招標後使用的51種藥品,與藥店裏同廠家、同規格的藥品進行對比。結果發現醫院只有一種藥品比藥店便宜,有的甚至比藥店貴了近一倍。夏績恩認爲,如此大的差價表明我國的藥品集中採購制度尚待完善,流通環節的腐敗現象不可忽視。

    2009年8月,我國啓動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並首先在全國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目前,各地又陸續啓動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工作。夏績恩指出,應加強對藥品集中招標監管,防止深化醫改政策與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惠民成果被腐敗“掏空”。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