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朝代 > 文學轉載:當日本人在改變

文學轉載:當日本人在改變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學轉載:當日本人在改變

文章來自:南都週刊專欄

2003年3月,在巴格達採訪,在外國記者聚集的酒店,看到幾個日本老人。很好奇,因爲美軍正在轟炸,所以這個時候不太可能還有遊客,而且,就算是平常,選擇到伊拉克旅行,也算是很特別的選擇。

走上去和他們聊天,才知道原來他們是來做人盾的,都是反戰人士。他們每天,會輪流到巴格達的一些重要設施,比如發電廠,醫院,學校等,抗議美軍的轟炸,抗議這場戰爭。

現代戰爭,轟炸已經非常的精準,除非情報有誤,把非軍事設施標註成軍事設施,也因爲這樣,他們去做人盾的地方,相對還算安全,就好像記者們聚集的酒店,當時是大家心目中默認的最安全的地方,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的炸彈不會把這個地方當成目標。

儘管這樣,還是很驚訝於他們的行動,主要是因爲,做人盾的,主要都是歐美人,而我對日本人一直抱着一種刻板印象,總覺得他們個人和國際政治很遙遠,尤其是這種算是小衆團體的行爲,和他們沒有關聯,更不要說,還是日本的老人。

薩達姆倒臺,在廣場上遇到一個會講中文的日本年輕人,聊起來,原來他是復旦大學的留學生。開戰之後,他去了約旦,在一個教堂做起了志願者,等待着進入巴格達的機會。現在,他和教會的其他志願者一起,每天在廣場上,爲巴格達人收集信件,因爲這個時候,通訊中斷,裏面的人急於和外面聯繫,外面的人,也焦急的想知道里面的人的音訊,志願者的工作,就是把收集的信件,代爲送到國外。

這對於我來說,又是很驚訝的事情,讓我開始反省和提醒自己,不要再用先入爲主的方法,來看待日本人。

一個老同事是北京人,移居日本之後,娶了一個日本老婆,每次談到南京大屠殺問題,這個老同事總是會和飯桌上的大家爭執起來,因爲他總是堅持自己的不相信,不相信發生過南京大屠殺。他的理由很簡單,去日本看看那些日本人。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我很理解他的這種想法,每次到日本,看到日本的秩序,感受到日本人的那種彬彬有禮之後,實在無法想象,就在幾十年前,軍國主義下的日本,日本人是那樣兇殘。但是,事實就是事實,即便現在的日本社會改變了,透過政府和社會以及日本人的共同努力,日本終於告別了軍國主義,日本的價值觀和現代文明社會接軌了,日本人不再像以前,會陷入以愛國爲名義的瘋狂,歷史就在那裏,現在的好,無法否定過去的邪惡。

前段時間採訪一些日本勞工和慰安婦,原來當年最早幫助這些人羣像日本政府和企業提出索賠的,正是幾個日本人。一名一直和日本律師一起幫助這些人羣的中國律師認爲,這些日本人這樣做,也是爲了國家利益,他們很想向國際社會展示一個負責任,遵守國際規則,尊重人權的日本,而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大國,這沒有任何問題。

在節目中和一個內地保釣人士聊起這點,他很不屑:“日本人幫我們,是爲了讓自己好過一些,不是真的爲了幫我們。”我突然不知道如何迴應對方,因爲如果形容對方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在有點政治不正確,尤其是在目前這個風口浪尖,會被視爲親日,不愛國。

激進的反日人士,往往會讓我想起日本的那些右翼分子,因爲思維方式很類似。每次去採訪中國領導人訪問日本,酒店還有一些活動場所的外圍,總是會有幾輛右翼組織的卡車,還有酒店附近右翼人士的集會。最驚險的一次,是在早稻田大學門口,我們好幾家香港媒體在拍攝和做直播,幾個右翼人士站到我們面前開始謾罵,阻礙我們的工作,最終驚動警察。爲了避免事態惡化,警察勸我們先離開。這次近距離的接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原來這些右翼人士裏面,有不少中國人,那幾個情緒最激烈的,都帶着閩南口音,年紀都已經不輕。

2011年,太平洋戰爭70週年的時候,日本電視臺NHK向日本民衆徵集戰爭證言,當被問到,是否願意爲國捐軀的時候,年輕人們回絕的異口同聲,其中那句:‘要人家爲它而死的國家,就讓它滅亡好了”,這段時間,又開始在中國網絡上傳播。

因爲曾經的軍國主義歷史,很多人認同日本年輕人們這樣的姿態,但是如果有中國的年輕人,理直氣壯的這樣回答, 會不會被認爲政治不正確呢?甚至是不是會有這樣的聲音被聽到呢?

也因爲這樣,不管是釣魚島還是獨島,關心的日本人並不多。但不關心這些,是不是就能證明他們不愛國?至少在日本,這不是一種衡量的標準,即便有球星抱怨以下,也只是一種聲音而已。但是至少從表面上看,他們更關心身邊的事情,要求停建核電站的抗議人數,遠遠要比右翼團體的集會多的多。

有怎樣的人,有怎樣的社會,日本人在變,那中國人呢?可惜,如果從遠處來看中國人,電視屏幕上扭曲兇狠的面容,只能讓人目瞪口呆。還好,身在其中,會看到那些在人羣中舉着牌子,事後收拾垃圾的廣州中學生們,這些人是中國的未來。

PS:有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社會。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