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中國式過馬路:不看紅燈湊一撮就走

中國式過馬路:不看紅燈湊一撮就走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式過馬路:不看紅燈湊一撮就走

中國式過馬路:不看紅燈湊一撮就走

最近“中國式過馬路”走紅網絡,所謂的“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紅綠燈是沒有關係的,只看人不看燈。據觀察,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一小時內有600人闖紅燈。

新聞解讀:

“中國式過馬路”誰都不是旁觀者

王玉初

國慶8天長假,全國發生6.8萬多起交通事故。儘管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有了大幅下降,但絕對數量仍夠嚇人的。爾後,公安部出臺“闖紅燈扣6分”等一系列新的規定,引得衆說紛紜。

事實上,道路的問題,不只是有車一族的事。行人抱怨司機橫衝直撞,甚至把斑馬線變成了死亡線。司機,也是怨聲載道,說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無視紅綠燈,隨意行走。網友抓拍到的場景,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交通管理部門,也是一吐子苦水,壓力重重。以我看,中國式過馬路,是病症,更是警示。

對於行人來說,是該多些自覺自律。過馬路時無視紅綠燈,只會給自己增加風險。讓行人自律,既要管理,亦要教育。我國不少城市下過大力氣整頓行人過馬路的行爲。諸如罰款,或者讓違規者當交通協管員,直到發現下一個違規者接替等。這在一段時期是有效的,但沒過多久又回到老路上來了。文明過馬路,要注重習慣的養成,小手拉大手,要大人做給孩子們看;更要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多一些較真的精神。

對司機來說,駕車行駛在路上,當然處於是一種強勢地位。毫無疑問地該對行人多一些避讓。唯有多些規則意識,多些對生命的敬畏,我們的道路纔會更暢通些,更安全些。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該是開車的行爲守則。

對行政管理部門來說,一系列嚴管措施的出臺,可以看得出是在想些辦法,努力把我們的道路安全打理得更安全、通暢。但對人們的行爲習慣,既要用法律法規加以約束,同時缺少不了道德的教化,以及一些及時的警示。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犯一次大錯之後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那樣,不但路上會亂成一窩粥,更會增加社會管理成本,甚至會製造出許多悲劇來。行政管理者,當守土有責,責無旁貸。

“中國式過馬路”,這種晾曬讓人感到臉紅,因爲誰都不是旁觀者。

撮堆過馬路別隻怪行人

對於事故頻發的地段,作爲城市建設的規劃部門和城市交通的管理部門也需要反思。城市道路的設計和建設,十字路口人流和車流區域的科學合理規劃,紅綠燈的時間間隔設計,都要進行統一的調配和佈置。公共交通的優先發展,城市地鐵的開發,適當的限號限行,倡導和鼓勵綠色環保出行,所有這些,無一不是我們需要考慮和改進的方向。在國外有些城市,在十字路口和公交車停靠點,這些人流車流的密集地段,特別多增加了一個車道,既有利於行人的上、下車的安全,又有利於車輛的快速通行,避免在路口造成擁堵。還有在處理人車關係上,實行的是行人優先原則,也就是車讓人,而不是人讓車。爲了方便行人過馬路,有的甚至設置了行人也可以控制紅綠燈信號。

對於“中國式過馬路”,不能一味對行人不守交通規則去加以指責。相反,如果我們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個角度來理解的話,那我們對這種中國式過馬路的方式,是不是應該多一點寬容?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在車流密集的,湊夠了一撮行人後,可以在交警或者協警的幫助下,臨時改變紅綠燈信號,讓行人安全、從容地過馬路。對行人橫跨隔欄,有沒有在設計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能不能多開點口子,方便行人。如果我們都能多一點人性化措施,那我們的交通事故就會大大降低。張玉臻

微言大義

@鄭徐慕雨:中國式過馬路,或者斑馬線是不需要實際存在的,只要你認爲那裏有一條斑馬線,無論它存在與否,你都可以直接穿過。

@JZbls:我執勤的時候就被這個氣死了…

@BBK213:都是無奈之舉,請問,跟車流同向,綠燈了,車直行的直行,右轉的右轉,我們要怎麼直行過馬路?這紅綠燈是給行人設的嘛?

@明志教育陳曉金:中國人的特殊心理,“法不責衆”。

@手協會長:毎天、每座城市、毎個可過和不可行人通過的路口都再上演。

@彥子窩窩:“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