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立春後乍暖還寒 還需要春捂

立春後乍暖還寒 還需要春捂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春後乍暖還寒 還需要春捂

什麼是春捂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春季穿衣應注意“下厚上薄”,把握“8、15”原則。如果晝夜溫差大於8℃,那麼上衣可以根據天氣狀況穿得稍微薄一些,但是下身衣物先不要減;如果每日平均溫度持續穩定在15℃以上,人體已能適應後就可以不“捂”了,以避免上火,血壓升高。

春捂要把握時機。在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是春捂的最佳時機。因爲許多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的發病高峯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因此,媽媽在冷空氣來臨的前一兩天就要適當給寶寶增添衣物了。

乍暖還寒宜捂“首足”

對於春捂,醫生的建議是注意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寒多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着宜“下厚上薄”,因爲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女性如果過早換裙裝,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不忙脫衣,“春捂”得法,可有效減少發病機率。

春捂要注意什麼?

減少衣服不要急

春季氣溫回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們常常不能準確預測氣溫變化,再加上氣溫可能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更容易導致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發生,甚至使原本身體的疾病更加嚴重。因此,不宜過早脫掉厚衣服,注意保暖。

“倒春寒”別小看

春季是常見病的多發季節,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類風溼關節炎等過敏性疾病,一遇到氣溫突變,或者粉塵飛揚,症狀就會出現;再加上“倒春寒”往往容易讓身體抵抗力下降,因此不可小視,應該在平時生活中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保暖適當莫捂過頭

生怕孩子着涼生病,父母們經常讓孩子穿着臃腫的衣服在戶外活動。年輕爸媽們更是用小棉被,把嬰幼兒捂得嚴嚴實實。醫生提醒父母,“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

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溫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適當減衣服。一般來說,春季可以讓居室溫度適當高一點,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