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有慢性病坐飛機要注意哪些事情?

有慢性病坐飛機要注意哪些事情?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有着龐大的慢性病“病友羣”,以及爲了各種原因服藥的人羣,隨身帶藥、按時吃藥顯得尤爲重要。不過,按時吃藥這個好習慣也要“分場合”,愛旅行的人們就要注意了,什麼時候吃藥都好,坐飛機可不能亂吃藥,弄不好會讓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據澳大利亞解釋型新聞網報道,悉尼大學藥學專業副教授奈爾·威特近日就提醒了幾類人羣,包括正在服用激素類藥物、有心臟病、中風發作風險的人們以及習慣服用抗組胺藥物“助睡眠”的人們,坐飛機吃藥要謹慎。

有慢性病坐飛機要注意哪些事情?

乘飛機旅行爲什麼特殊

缺氧+血液流動慢+太乾燥

每天有超過1000萬人乘飛機飛往世界各地,雖然飛行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但無論旅程有多遠,飛行都有特定的風險。其一就是氧氣濃度,客機機艙內的壓力通常等同於一萬英尺海拔的大氣壓,在這個高度,有效的氧氣水平要低於地面上的氧氣水平。其二,畢竟大多數人坐的都是經濟艙,沒有頭等艙或商務艙那樣相對寬敞的空間,座位比較狹窄也怕影響到周圍乘客,我們會因爲缺乏運動減少了血液流動。其三,因爲空氣中溼度不足,脫水也是飛行中常見的“副作用”。

當這些“不利”條件結合在一起時,就會增加深靜脈血栓(DVT)形成的風險。血液循環分爲肺循環和體循環,其中體循環的靜脈分爲深、淺兩層,深靜脈位於深筋膜深面。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靜脈腔內異常凝結,阻塞靜脈管腔,阻礙靜脈迴流,可以引起肢體腫脹、疼痛等症狀,最常出現在下肢。出現血凝塊會導致血液流向肺部、心臟或大腦,進而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有慢性病坐飛機要注意哪些事情? 第2張

哪些人吃藥需要注意

服用避孕藥和激素類藥物的人羣

考慮到飛行本身就有造成“血凝塊”的風險,乘客在“按時吃藥”時就應該更加謹慎,別再服用任何可能進一步增加血栓風險的藥物了。

例如避孕藥物,一些品牌的女性避孕藥會增加形成血栓的機率,雖然增加風險的程度不大但也需要注意。此前,人們認爲主要的風險出自於雌性激素,但是研究人員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所有的避孕藥都有增加血凝的風險。同樣的,激素替代療法,特別是含有雌性激素的,或者一些生育藥物,也會增加血栓的風險。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如果服用了其中一種藥物並不代表你“不能飛”了,也不代表你一定要停止用藥。畢竟數以百萬計的女性服用了這些藥物也照常乘飛機出行,並沒有受到任何不良影響。

服用預防心臟病中風藥物的人羣

除了上述情況,本來身體就“有情況”的人也要提防血栓風險,這其中就包括患有2型糖尿病、心臟病的人羣,以及之前經歷過心臟病或中風發病的人。這些人肯定會注意服用預防心臟病、中風發作的藥物,爲了保險起見,最好在出行前諮詢一下醫生或藥劑師。

如果有出現血栓的風險,那麼可以選擇抗血小板的藥物。血小板的活化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血栓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爲了預防動脈血栓,抗血小板藥物很重要,可以阻止血細胞黏在一起,這類藥物包括華法林、氯吡格雷等處方藥以及低劑量阿司匹林等非處方藥。

有慢性病坐飛機要注意哪些事情? 第3張

服用抗組胺等致鎮靜藥物的人羣

許多乘客在飛行時都會出現睡眠問題,特別是動不動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本身座位狹窄就影響休息,再加上機內的噪音和可能出現的顛簸,讓很多人無法好好休息。帶着孩子的家長也會擔心孩子不睡覺、睡不好或者影響其他的乘客。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大部分人選擇了“硬扛着”,但是也有些人會求助於有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物,例如鹽酸異丙嗪,試圖靠它們換來幾個小時的睡眠,殊不知這真的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對於少數“心大”的家長,希望讓孩子這樣安靜下來,而澳大利亞醫學協會就特別呼籲家長不要考慮這種“方法”,不管是給孩子吃還是自己吃。首先,這種藥物有時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困勁兒全消,反而更精神了。另外,這種類型的抗組胺藥物會出現抑制呼吸的情況,在機艙這種低氧環境中,這種情況就相當危險了。

如果你的家庭成員真的需要在飛行中“鎮靜”一下的話,也不要使用抗組胺藥物。可以諮詢醫生或者藥劑師,尋求更加合適的藥物,例如處方類安眠藥、褪黑素,或者更加“天然”的解決辦法,例如纈草等。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