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名人 >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 戰爭之王常遇春怎麼死的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 戰爭之王常遇春怎麼死的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呢?兩個人都有着帶兵打仗的經歷,都是難得的將才,對於兵法的運用兩個人也是旗鼓相當,那爲何歷史上對徐達的稱讚更多,人們對他更熟悉,而對於常遇春的瞭解卻不如徐達呢?究竟他們兩個有何不同,爲何徐達更厲害呢?被譽爲戰爭之王的常遇春怎麼死的呢?下面小編爲你講述兩個人的區別之處。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 戰爭之王常遇春怎麼死的

明初建立大功的將軍中,徐達和常遇春(1330~1369)是其中最傑出人物。但徐達能夠成爲朱明王朝的第一開國功臣,並不只是因爲他是朱元璋的老鄉、少年時代的好夥伴。

常遇春不屬於24人的班底,他最初是土匪,用南京話說就是個活鬧鬼,他1355年才投奔朱。常遇春自視很高,稱給他十萬人就可以橫行天下,來了就要求當大軍先鋒。朱元璋率兵渡江奪安徽采石之戰,常遇春奮戈直前,敵接其矛,一躍而上。朱元璋從此對他刮目相看,以後多次安排徐常搭檔,二人智勇相當,但到後期,徐常還是搭檔,但朱已明確以徐爲主指揮作戰,常爲輔,徐爲統帥,常爲先鋒,聯稱徐常。

史書上認爲,常遇春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以個人武功而揚名的戰將,堪稱戰爭之王.

但是爲什麼,一個是帥才,一個只能是將才呢?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 戰爭之王常遇春怎麼死的 第2張

原因一,徐達善於學習——

徐達從小沒有機會上學讀書,但卻有着強烈的求知慾望。在連年征戰中,他虛心學習,向人求教,逐漸熟悉了兵書,加上戰爭熔爐的實踐,爲以後展示軍事才華奠定了基礎。

每逢帶兵出征,徐達常“延禮儒士,說古兵法”。歸朝又常“單車就舍,延禮儒生,談論終日”,因此熟知古代兵法,具有駕馭整個戰爭發展變化的能力和高超的指揮藝術,不僅作戰勇敢,“尤長於謀略”。

原因二,徐達善於採納合理建議——

每當臨敵作戰時,徐達總是與部將一起分析形勢,制訂作戰方案,其計謀往往高人一籌,令部將信服。

如洪武元年攻佔大都後,朱元璋令孫興祖留守,徐達與常遇春攻取山西。北逃的元順帝派王保保(擴廓帖木兒)自太原出雁門關,入居庸關攻北平。徐達聞訊,對諸將說:“擴廓遠出,太原必虛。北平有孫都督在,足以御之。今乘敵不備,直搗太原,使進不得戰,退無所守,所謂批亢搗虛者也。”於是,徐達引兵直趨太原,王保保急忙回師救援。徐達採納夜襲建議,一舉敗敵。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 戰爭之王常遇春怎麼死的 第3張

虛懷若谷,匯納百川,徐達在幾十年的戎馬征戰中,展現了長於謀略、料敵如神、指揮若定、所向必勝的軍事才能。應該說,徐常都是才智過人,但徐達是實踐經驗加理論素養,高出一截。

原因三,徐達的大局觀——

常遇春往往過於冒險、激進、缺乏戰略眼光,愛逞匹夫之勇,可謂無賴將軍.如北伐中的洛水之戰,常遇春撇開大軍,一人衝入敵陣,打亂敵陣。這樣的人,不會愛惜身體,後來終致“卸甲風”而早逝。

而徐達則言簡慮精,看問題往往高人一籌,特別能領會朱元璋強敵環伺下穩紮穩打的戰略意圖。徐達穩步推進,以控制局面。當提兵之時,令出不二,諸將敬若神明。

原因四,徐達治軍嚴明——

徐達帶兵以來,“在軍,令出不二。諸將奉持凜凜”。始終號令明肅,所到之處,百姓無擾。每攻取一個新的城鎮,徐達都重申軍令,嚴禁燒殺搶掠。凡違反軍令的,立即以軍法處治,早期還用蒸飯的甑蒸殺。克平江(蘇州),約束常遇春,犯三戒者殺,“掠民財者死,毀民居者死,離營二十里者死。”徐達率北伐大軍攻克元大都後,馬上派兵守衛皇宮大門,讓宦官看護宮女、妃嬪、公主,申明軍紀,嚴禁入宮侵擾。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 戰爭之王常遇春怎麼死的 第4張

馳騁沙場幾十年,徐達攻克都城兩座、省會三座,州縣城鎮數以百計。一路所經,百姓不受兵害。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爲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衆,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洪武二年病卒軍中,追封開平王。

朱元璋追封常遇春爲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曰忠武。配享太廟。朱元璋還賦詩,“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爲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此後朱元璋令宮廷畫師爲遇春公繪製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歷史上徐達和常遇春誰厲害 戰爭之王常遇春怎麼死的 第5張

常遇春逝世後,中國很多地方懷念他的功績爲他建祠祭祀。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20年)乾隆皇帝親筆御提“勇動風雲”四字,頒詔常遇春家鄉建開平王廟,三層大殿,巍峨壯觀。於乾隆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由尹繼善到懷遠常遇春祠堂安位主祭。其奉旨題聯一副:“將十萬衆之威名,常誦都人仕女;居七八分之功業,永留大地河山。”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