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滋陰平肝、鎮心安神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滋陰平肝、鎮心安神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來源:男爵風    閱讀: 9.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採用滋陰平肝、鎮心安神法治療慢性蕁麻疹14例,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小結如下。

滋陰平肝、鎮心安神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1 臨床資料

本組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齡最小9歲,最大74歲;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14年。所有病例均經多種抗組胺藥、鈣劑及中藥治療,9例發作時曾反覆短時使用皮質類激素。所有病例面板反覆出現風團、劇癢,退後不留痕跡,風團為白色或紅色,形狀不一,病程持續超過3個月,或反覆間斷髮作。

2 治療方法

採用滋陰平肝、鎮心安神法。處方:生地黃、何首烏、龍齒、珍珠母各30 g,赤芍、白芍、柏子仁各15 g,牡丹皮、茯苓各12 g,菊花、合歡皮、秦艽各10 g,蟬蛻6g。每日1劑,分2次空腹服,4周為1療程。夾溼者(風團色淡而現水腫)加澤瀉12 g,薏苡仁30 g;夾瘀者(風團暗紅或大片紫紅,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加桃仁、紅花各10 g,丹蔘15 g;食魚肉、蝦、蟹易誘發者,選加紫蘇葉、雞內金、山楂各10 g。所有病例診時停用任何抗過敏藥。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佈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癒:風團消退,臨床體徵消失,不再復發者。好轉:風團消退30%或消退後復發間隔時間延長,瘙癢等症狀減輕者。未愈:風團及瘙癢無明顯改善或消退不足30%者。

3.2 治療結果 經1~2個療程,治癒5例,好轉7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為86%。

4 病案舉例

鄒某,女,58歲,退休幹部。全身反覆出現紅色風團12年。患者12年前即將停經時,開始出現全身散在紅色風團,起初自服撲爾敏即可消失,但病情逐漸加重,稍食魚肉及辣椒、蔥、蒜等及服用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均能導致病情復發,平均15天左右即發作1次。刻診:患者全身散在紅色風團、瘙癢,夜間為甚,有的融合成片,心煩易怒,兩目乾澀,心悸頭暈,口乾口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數。西醫診為慢性蕁麻疹。中醫診為癮疹,證屬陰液虧耗,肝陽亢盛。治以滋陰平肝,鎮心安神。處方:生地黃、生何首烏、龍齒、珍珠母各30 g,赤芍、白芍、柏子仁各15 g,牡丹皮、茯苓各12 g,蟬蛻6 g,合歡皮、紫蘇葉、秦艽、雞內金各10 g。服藥7劑後,風團明顯減少,瘙癢大減,夜間入睡好轉。繼續服藥20劑,風團全部消失。後因吃魚、姜、辣椒,而在兩大腿內側出現2~3個風團,但不癢,照上方服藥3劑即消退。續進上方20劑,以鞏固療效,隨防半年無復發。

5 體會

蕁麻疹,中醫學稱之為癮疹。筆者治療慢性蕁麻疹,從“肝”入手,取得較好效果。肝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鬱,凡精神情志之調節功能與肝密切相關。慢性蕁麻疹病情反覆發作,由於瘙癢,夜間難以入睡,心煩意亂,而致肝失疏洩,肝氣鬱結,鬱久而化火,劫爍陰津,出現陰液虧虛,致心肝火旺,血熱壅盛,絡脈壅鬱;另方面,由於肝陰暗耗,肝陽偏亢,化風內動,故出現風團、瘙癢,並伴隨一系列陰虧、心肝火旺之徵。基本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生津;何首烏,《本草求真》雲:“入通於肝,為陰中之陽藥,故專入肝經,以為益血祛風之用”;珍珠母平肝潛陽,安神;赤芍、白芍一收一散,養陰柔肝,行血中之滯;菊花、牡丹皮、蟬蛻清肝熄風;龍齒、柏子仁、茯苓、合歡皮鎮心安神,共奏滋陰平肝、鎮心安神之效。

由於慢性蕁麻疹病程遷延,故宜堅持守方治療。日久則神安志定,肝氣調達,火降陰復,氣血和順,諸症消失。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