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世間印象 > 從資料釋出到新篩查模式探索 康立明生物做對了什麼?

從資料釋出到新篩查模式探索 康立明生物做對了什麼?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因為發展期緩慢,結直腸癌經常被稱為最“笨”的癌,又因其發病機制相對清晰、可通過篩查早發現,被業內視作第二個可消滅的腫瘤。正基於此,不少國內腫瘤篩查企業紛紛投身於腸癌篩查實踐中,腸道腫瘤篩查賽道亮點頻出。

從資料釋出到新篩查模式探索 康立明生物做對了什麼?

近日,國內腫瘤篩查領先企業康立明生物就在其“腸道安心日”上釋出,的真實世界應用檢測資料。來自康立明醫學檢驗實驗室、部分自檢醫院、部分第三方合作機構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長安心共完成614740例檢測,其中可追溯資料398909例。長安心檢測結果陽性數26793例(陽性率6.72%),均建議進行腸鏡複查,其中11804例長安心檢測陽性受檢者進行了腸鏡複查(腸鏡依從性44.06%),一共發現8165例需要治療的受檢者,其中腸癌1632例、腺瘤3432例、息肉3101例,腸癌陽性預測值(PPV)13.83%,腸道腫瘤陽性預測值(PPV)69.17%,腸癌陰性預測值(NPV)99.9%。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釋出現場,康立明生物還將業界關注的腸癌檢測CT值研究成果一併向大眾分享。資料顯示,從可追溯腸鏡和病理結果的8776例長安心檢測陽性隨訪資料中發現, 當長安心檢測CT值≤31時,腸道腫瘤陽性預測值(PPV)為99%,約91%受檢者患腸癌;當31

據瞭解,超61萬例的檢測量離不開康立明全鏈條的支撐。經過8年發展,康立明已形成涵蓋腫瘤基因檢測相關原材料研發、生產、供應、服務的全鏈條體系,建立起以醫院為主渠道的專業市場體系,為新型篩查專案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為開展重大疾病防控提供高質量的公共衛生人群健康管理。

例如在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某腸癌篩查專案中,專案便打造出多方協作、專業互補、準確高 效、防篩診治康一體化的基層腸癌防控專案。據介紹,該專案由石灘鎮公共衛生委員會負責統籌管理、組織動員和落地執行,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負責技術方案設計、醫療質量控制、腸鏡診斷及治療和科普宣教,康立明生物提供初篩技術及執行協作支援。

作為專案參與者,周巨集鋒對新型腸癌篩查專案所體現出的記憶猶新。一是快,傳統篩查方式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石灘鎮用了7周就完成了50個村/社群8449位居民的初篩;二是腸鏡依從性高,傳統篩查專案腸鏡依從性只有28.53%[1],石灘鎮腸鏡依從性達73.03%,提升了1.56倍;三是早診率高,篩查共發現361例早期腸癌、進展期腺瘤及其它病變,早診率達96.3%;初步預估節省醫療經濟負擔超過6000萬元。

談到腸癌篩查關鍵,康立明生物創始人鄒鴻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 者採訪時表示,大規模的篩查對結直腸癌至關重要,只有做到“宣傳到位、有支付方、方法簡單”,才能夠行之有效。具體來講,一是認知度必須到位,需要政府、醫院聯合企業等多方機構持續號召、科普、進行有效推廣;第二,需要有更好的支付方式;第三,腸鏡因是侵入性檢查及過程較為痛苦,很多人較為排斥,可以選擇無創、簡便、價效比好的篩查方法。

由此看來,康立明生物已經走出了腸癌篩查的新模式,為國內腸癌的公共衛生篩查提供了新樣本。

[1]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5—2019年廣州市結直腸癌篩查不同初篩方式陽性人群腸鏡結果分析[J]. 中國腫瘤, 30(3):7.(文章來源:網際網路)

社會永珍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