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二胎難產

二胎難產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胎分娩時難產,第二胎也會難產嗎

第一胎分娩時難產,第二胎也會難產嗎?一般情況下,有過生產經歷的人,宮頸口就容易擴張,產程也就明顯縮短,生第二胎時順產佔大多數。所以,不必有太多的擔心,可以把自己的情況告訴詳細醫生,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分娩方式的建議。

二胎難產

第一胎難產,第二胎是否發生難產要視情況而定。如果第一胎是由於骨盆狹窄造成難產,那麼生第二胎時仍有這種原因存在,就有可能剖腹產。如果第一胎是由於宮頸擴張緩慢、宮縮差、胎心減速等原因造成的,而骨盆大小正常,那麼第二胎分娩時出現難產的可能性很小。

難產的原因

難產的原因和胎兒、產道和子宮收縮三者的互動息息相關。胎兒本身造成的問題是難產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情形是嬰兒的頭部太大,從超音波測量胎兒間頂距(BPD)可知頭部大小。 若BPD超過10公分,生產是比較困難的;超過10.5公分,陰道生產就幾乎不可能。

其它少數嬰兒難產原因包括腦積水、胎兒長腫瘤、連體嬰、巨嬰及胎位不正如:臀部向下、前額向下、後枕位、橫位等錯誤姿勢,也會導致分娩困難。不過,由於科技醫學的昌明,超音波的使用已普級化,胎位不正的問題都能在產前精確的掌握,而大幅降低了難產的發生率。

胎兒的平均體重爲3300~3400公克,太大的胎兒易造成產道的破裂及增加難產的機會。因此,準媽媽千萬不要以“提供胎兒營養”爲理由而對飲食毫無節制!懷孕期間,孕婦的體重增加宜控制在10~14公斤的合理範圍內。正常的生產胎位應爲頭位,才能順利生產。因此胎位不正如臀位、橫位等都會造成難產。

如何降低孕婦難產機率

1、及早發現不良因素。

難產的原因有時很明確,如比較明顯的骨盆異常和胎位異常,在產前檢查或臨產時即可發現並得到及時處理。所以在懷孕過程中,孕婦一定要在指定的醫院進行定期產前檢查。在這些產前檢查中,醫生會對胎兒在宮內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控,能夠及時發現孕婦本身是否存在可能造成難產的因素,一旦發現有異常的趨勢,醫生就可以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糾正。

2、均衡營養,避免進食太多造成胎兒肥胖。

胎兒太大,是現在導致難產的最主要原因。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都是獨生子,家裏都很寶貝。於是拼命給孕婦補充營養,導致孕婦胖胎兒也胖,給生產帶來很大困難。專家指出:懷孕期間,孕婦的體重增加宜控制在10~14公斤的合理範圍內。如果嬰兒頭部太大 (BPD超過10公分),生產將很困難,一旦BPD超過10。5公分,順產將不可能。所以,在孕期只要能均衡營養,保障胎兒發育所需的養份就夠了。

3、定期產檢,降低或消除母體和胎兒導致的難產因素。

產檢的作用一方面檢查母體是否有有關疾病,另一方面檢查胎兒是否發育正常,能有效對整個孕期進行監測,所以還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胎位不正是導致難產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產檢能早期發現,孕婦只要遵從醫囑,積極配合調整胎位,一般能在分娩時正常。如果孕期不做產檢,臨產了才知道胎位不正,對分娩的順利進行以及母體胎兒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孕婦應該定期產檢,及早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4、注重鍛鍊,助力分娩。

有些孕婦本身不愛運動,或者在孕期爲了胎兒安全儘量不運動,這樣是非常不可取的。專家提醒廣大的孕媽咪們,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在孕期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分娩是一項相當耗費精力和體力的運動,孕媽咪們應該爲了順利分娩積蓄能量。有些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沒有足夠好的體力來維持,導致分娩時間過長,從而造成胎兒缺氧。所以,在孕期準媽媽們還是多運動運動,加強自己的心肺功能及各方面的身體狀況,爲順利生產打好基礎。

怎樣避免難產

難產,不管對母親還是胎兒,都存在比較大的危害。而引起難產的原因也很複雜,有母親的因素,也可能是胎兒的原因。但是要避免難產出現,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就可以把預防工作做好,不要讓自己與胎兒受到難產的影響,從而危害到雙方的生命。

預防難產,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產前檢查,如果發現有異常問題應該及時處理以及糾正。不過,準媽媽一定要到正規的醫生做產前檢查,這樣才能夠保證得到專業醫生的指導。通常情況下,大約在預產期的前兩個星期,根據準媽媽的情況,醫生都會對她們的分娩方式有了一個鑑定的結果,這時,準媽媽們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剖宮產或者是順利,千萬不要固執的私自選擇哪一種分娩方式。懷孕期間積極做好各種篩查工作,特別是高齡孕婦,對血壓以及血糖方面需要密切關注。

準媽媽不但要把產前保健工作儘量完善。而且在臨近生產的時候,還要保持冷靜,不要整天緊張或者過份激動,更不能待在家裏不動。應該適當運動一下,維持放鬆、愉悅的心情。此外,要保證順利分娩,在生產過程中,也要與醫生默契、積極的配合,按照醫生的指導,正確用力,最大程度的避免難產情況,保證自己與胎兒的安全。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