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男士護理 > 健康 > 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 識別抑鬱症特徵

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 識別抑鬱症特徵

來源:男爵風    閱讀: 4.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許多精神病學教科書和精神科專家都詳盡地描述了抑鬱症的臨牀表現,但對於多數醫生甚至是患者家屬而言,往往只留意了典型的症狀,對一些未被教科書或專家們強調的表現往往視若無睹。下面跟隨瞭解一下吧!

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 識別抑鬱症特徵

表情:眼無神采、面無笑容、語無笑聲

有人云:“若無煩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可見,人無煩惱,就會快樂。一般而言,如果一個人生活工作順遂,家庭關係和睦,他的情緒就應該是正常的,或者是愉悅的。他的眼睛應該是神采熠熠、目光炯炯,表情應該是自然放鬆、微有笑意,還可能時不時喜上眉梢、頻頻微笑,甚至發出爽朗的笑聲。反之,如果一個人無論是生活境遇真有難處,還是無端生出諸多煩惱,都算是心有煩憂。此時,他因心存慼慼,就會眼睛無光,或眼神迷離,滿面愁容,至少是不苟言笑,即或有曇花一現的笑容,也多是轉瞬即逝,或是一臉苦笑。所以,人的表情是內心情緒體驗的外在反映。若一個人有了抑鬱,必然在面部表情上有相應的反映,表現出眼神飄忽,笑容減少乃至消失,極少有心情舒暢的笑容,再沒有過爽朗的笑聲。

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 識別抑鬱症特徵 第2張

思維:總是倒黴、頻頻受氣、時常“可憐”

一般而言,如果一個人諸事如意,情緒良好、心情愉悅,就會對自身狀態和生存環境有信心,對自己和環境有滿意的評價,對他人也有足夠的善意和信任。這樣的狀態是可以通過其思維內容得到反映的。若一個人情緒不良,尤其是有持續的情緒低落,就必然對自身狀態和生存環境出現有偏倚、錯誤的認知和評價,這樣的認知與評價也可以通過其思維內容反映出來。一方面,他們對自身狀態的認知是消極、悲觀的,我將這樣的認知稱爲“倒黴蛋”性質的認知,即他會不知不覺或有意無意地把即將發生於自己身上所有事件都預斷爲最壞結局。甚至可以誇張地說,他們隱約中是相信他們走的是“喝涼水都會塞牙”的倒黴運。他們健康時疑神疑鬼,總懷疑或擔心自己會患上“不治之症”。而一旦身體不適,就預斷患癌,牙齦出血,也預測出逃不過患白血病的噩運。另一方面,他們對其周圍環境的人與事也持悲觀、消極的認知和判斷,我將這種認知稱爲“可憐蟲”或“受氣包”性質的認知。他們總是先入爲主地判斷他人對其有鄙夷之心、蔑視之態,也總是尋找支持其推斷的證據或信息,直至堅信他人對其不懷好意,進而發展爲典型的被害妄想。在他們眼裏,人人與其爲敵,個個包藏禍心。有時,我會對有這樣認知模式的人調侃說,“你看你混得這人緣兒,世上連一個對你懷有善意的人都沒有,真可憐。”試想,若全世界都與一個人爲敵,要麼就是這個人“十惡不赦”,要麼就是“洪洞縣裏無好人”,全世界別的人都是壞人,世上只剩下他一個好人。所以,“倒黴蛋”、“可憐蟲”心態反映的是悲觀、自卑的抑鬱性認知傾向,提示屬於抑鬱性的思維模式。

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 識別抑鬱症特徵 第3張

行爲:行事保守、動輒認輸、常感無能

精神狀態的正常人在面對挑戰時,就會根據勝算幾何做出選擇。如果成功概率略大,就可能迎難而上,搏取勝利。反之,如果勝算機會渺茫,就不會輕舉妄動,尋找其他成功的機會。一般而言,即使處於困境,他們也不會輕易認輸或言敗,只要有一分可能,都會竭盡全力,以求獲勝。而處於抑鬱狀態的人,因缺乏敢打必勝的信心,平時總是刻意規避困難和挑戰,唯恐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我將這樣的現象概括爲“輸不起”,即預測自己在任何博弈中都是敗局已定,根本不會應戰,或者略見敗象就落荒而逃。此時,他們會感到自己的無能和無奈,但往往會推諉責任,以避免承擔責任、受到批評和指責。可以這樣說,在行爲特徵方面,他們從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迎難而上”,卻總是“知難而退”、“不戰而降”。

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 識別抑鬱症特徵 第4張

那麼,如何區分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怎麼判斷我們自己是不是有抑鬱症?不要心懷忐忑,只要我們還有生存的慾望,有害怕抑鬱找上我們的擔心,那麼,就還來得及。抑鬱症也並不是不治之症。

最後,一份抑鬱症在線自測分享給大家。目前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抑鬱症自測,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這裏只是作爲一種參考和預警。

①是否幹什麼事情都不能專心;

②是否因心煩而睡眠很少;

③是否感到在各種事情上都不能發揮作用;

④是否對一些問題沒有能力做出決斷;

⑤是否總是處於緊張之中;

⑥是否感到無法克服困難;

⑦是否從日常生活中不能感到樂趣;

⑧是否不能夠面對困難;

⑨是否感到不高興和心情壓抑;

⑩是否對自己失去信心;

⑪是否認爲自己是無用的人;

⑫是否所有的事情都感到不值得高興;

每道題答案是“是”獲得1分,“否”不得分。當評分大於或等於4分,說明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已經出現問題,出現好好的關注一下了。如果自我感覺有類似症狀或者身邊的人出現這些情況,其實最好的辦法不是到處找自測題,也不是獨自擔心害怕,做思想鬥爭。更多的情況,我們還是應該藉助科學的方式和專業的醫療手段來確診。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